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即对于中庸的解释。孔子尝说:“过犹不及。”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民族精神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应是“中庸”。

B.“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包容。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D.“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所以对中国人有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下列对中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眼里,中庸与中行具有同一含义,是一种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B.中庸是“执两用中”,认为“不及”与“过”都不好,要恰到好处。

C.“中庸”观念在现实中很有道理,但它也可能会使人囿于传统,不利于开拓创新。

D.“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要坚决摒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C.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1.D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结合原文可知,D.因果颠倒。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D.“要坚决摒弃”错,文中只是说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有利有弊,对传统文化还是继承发扬,取其利去其弊。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 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C.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短暂和无常之感。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B.宝玉初识黛玉便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回答刚念了《四书》。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黛玉说没有,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便摔那玉。

C.《祝福》中特意寻来听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的人们,《药》里把夏瑜被害作为闲聊谈资的茶客,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的精神特质是麻木冷漠。

D.《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桑地亚哥这一形象彰显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美洲巴塔哥尼亚附近的大海里,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向海岸。

B.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

C.从整个宇宙来看,不但地球景色迷人,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有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D.我想,妈妈对于自己不能有一个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有一个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的儿子而困惑不解。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至于婚丧大典,那就更须表演得特别精彩,连笑声的高低,与请安的           ,都要恰到好处,有板眼,有分寸。姑母和大姐的婆婆若在这种场合相遇,她们就必须              ,各显其能,用各种笔法,              ,打败对手,传为            

A.深浅           出其不意      声东击西              美谈

B.轻重         出其不意      旁敲侧击              佳话

C.深浅        出奇制胜      旁敲侧击              美谈

D.轻重            出奇制胜      声东击西              佳话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歆享       膏梁       鞭笞      湮没无闻

B.晕眩       战栗       聒躁      刨根究底

C.甬路       瓦楞       厮打      铩羽而归

D.搁置         脚踝       草窠      再所不辞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纨(kù)      (bí)荠       (pù)晒       (sā)手人寰

B.(kuǐ)步       (chānɡ)女    (yàn)          (tún)狗彘

C.孝(tì)        (xiánɡ)序    ɡuàn)         (qì)而不舍

D.(fān)篱       (qūn)巡      (xuàn)涡         (xǐ)不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