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4)羽扇纶巾,谈笑间,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6)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8)楚天千里清秋,                          

(9)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1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暮霭沉沉楚天阔 重湖叠巘清嘉 一蓑烟雨任平生 樯橹灰飞烟灭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赢得仓皇北顾 水随天去秋无际 知者不惑 少者怀之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霭”、“ 巘”、“蓑”、“樯橹”、“消”、“赢”、“知”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浣溪纱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是纳兰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为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亡妻之痛,试选择一种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才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已知朴    雅:向来、平日 

B.非当世之务   独:只,仅仅           

C.数大臣问治道   顾:顾虑       

D.故相李谷第     过:拜访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才智”的一组是(  

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  

  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历法等,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师改造得大路通畅,

  壮伟宏阔。 

C.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世宗征伐并州回

  来后,王朴最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D.王朴视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

  死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3分)

                                                                                         

(2) 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每小题2分)

新儒学与书院讲学

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科举制度之功效,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同时亦因印刷术发明,书籍传播方便,更使文化大流益易泛滥,渗透到社会的下层去。到五代、宋初,雕版印刷术正式应用到古代经典上来,书籍传播日益推广,文化日益普及,社会阶级益见消融。

到了宋代,新儒学崛兴。他们讲的是万物一体之道,故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们的工夫则从“存天理,去人欲”入手。他们的规模与节目,则为古代《大学》篇中所举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他们大率都像范仲淹那样,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他们都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他们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忱的书生。这一派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他们之间出过不少有名的学者,最为后人敬重的,则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

与这一派儒学相随并盛的,则有“书院制度与讲学风气”。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规制颇为详备,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立学校有名无实,严肃的讲学风气,掌握在佛教的寺院里。宋、元、明、清四代的书院制度,则是一种私立学校而代替着佛寺严肃讲学之风的。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最重要的是藏书堂,其次是学员之宿舍,每一书院,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为之年时举行祠典。可见书院规模,本来是颇模仿佛寺而产生的。稍后则几于通都大邑均有书院。有的亦由政府大吏提倡成立,或由政府拨款维持。但书院教育的超政治而独立的自由讲学之风格,是始终保持的。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尤其如宋、明两代常常采取私家书院规制,模仿改进。但从大体说来,一般教育权始终在书院方面,始终在私家讲学的手里。我们可以说,自宋以下一千年的中国,是平民学者私家讲学的中国,教育权既不属之政府官吏亦不属之宗教僧侣了。

说到讲学的风气,最先亦由佛寺传来。宋、明儒的讲学,与两汉儒家的传经,可说全属两事。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儒的讲学风气,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自北宋二程以下,讲学风气愈播愈盛,直到明代王守仁门下,如浙中之王畿,以及泰州之王艮,他们的讲学几乎全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同时又因为他们号为“新儒家”,讲的多注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因此他们常常不免要牵涉到政治问题。如是则私家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冲突。因此宋、明两代,亦屡有政府明令禁止书院讲学与驱散学员等事,宋代的程颐、朱熹,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斥与压迫。最显著的如明代末年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团体,而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虽多半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声势。因此我们若不了解此七百年来新儒家之精神与其实际的活动,我们亦将无法了解近代中国文化动态之枢纽所在。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对文中叙述的“新儒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儒学产生在唐以后的中国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之后。

B.新儒学以天下为己任,其成员是一群在政治上具有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

C.新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衰替,一直延续了七百年的时间。

D.新儒学使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更加普及与深入。

2.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的教育,先经过国家的公立学校的发展,然后是公立学校有名无实,教育转到佛寺的寺院里,最后发展为私立学校而代替佛寺教育。

B.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原因是这些地方远离尘嚣,便于学生读书,同时书院选址又体现出新儒学高雅的鉴赏品味。

C.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的书院,一般都有藏书堂,有学员宿舍,还常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

D.私人建立的书院牢牢控制着中国古代的教育大权,私塾取代公立学校,成为自宋至清一千年来的中国唯一的教育形式。

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院讲学所带有的宗教精神,必然发展到让文化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

B.书院讲学所关注的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常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子。

C.汉儒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而书院讲学颇带有宗教精神,多与政治相冲突,屡屡遭到排斥与压迫。

D.从书院讲学开始的东林党,本身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团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西林寺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隐含丰富哲理它使我们领悟到:一方面,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另一方面,有时置身太近,反而无法认清事物的真貌。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3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9)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11)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简析文中第11段“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2.赏析第16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答:                                                                      

 

3.作者从一场戏说起,阐述“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请分条概括作者所阐释的理由。(6分

答:                                                                      

 

4.龙应台在她的《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一文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你通过《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一文能看见哪些感动?(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