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人不是生活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他人”组成的社会中。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人都会有所“感受”。

 

别人的感受 独木不成林,每个人都是木,是社会这个森林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置身于社会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别人都会有所感受。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而要进行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在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外出求学的学生在火车上买了人生中的第一罐健力宝却不知如何打开,邻座的阿姨以喝饮料的方式打开自己的健力宝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她用看似非常自然的方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不至于使他难堪。《家有儿女》中夏雪等人送给同学一笔钱来帮助他,却被拒绝。为不领自己好意而气恼的夏雪在母亲的提示下明白了自己的不当之处。帮同学的母亲寻找工作,找到了更好地帮同学的办法。帮助别人是一种好意,而帮助的方式如何却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在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采取适当的方式,在不使人难堪的情况下给予别人帮助。 在发生分歧与争端的时候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两家争地,宰相回诗,诗中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让家人醒悟,退让三尺。邻居见状,惭愧不已,亦让地三尺,两家之间便有了六尺的通道。从此,两家的关系不再是争地时的紧张,而是亲密无间。蔺相如因功拜为上卿,廉颇不服,出言相辱,最终因相如退让,终于醒悟,负荆请罪,两人握手言和。为什么选择退让反而赢得对方的理解而让对方亦退让?那是因为首先考虑了对方的感受!经常有人说:“不要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若真将自己的快乐建于别人的痛苦之上,看到别人痛苦的样子,自己内心又岂会真正快乐?古代怨怨相报不知何时了的悲剧一再上演,现在一言不和便恶言恶语拳脚相加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在发生分歧与争端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说不定错在自己,退一步便可海阔天空。 在日常生活中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曾看过一个公益广告,小朋友的羽毛球挂在树上,大哥哥轻轻一跃帮她们摘下;电梯间里一位婴儿正在母亲的怀里熟睡,一位打电话的女士轻轻用手捂住电话;公园的椅子上落了一张纸,小男孩把它放入垃圾筒……为别人考虑其实很简单,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灿烂的微笑便就可能使人们之间更和谐,使社会更和谐。 一位妈妈曾告诉孩子:“你的地板是别人的天花板。”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让这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股春风,吹遍社会吧! (评分标准:70分制:一类卷63——70分;二类卷52——62分;三类卷39——51分;四类卷21——38分;五类卷20以下。未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这个作文题目是要引导同学们思考“别人的感受”重要不重要,或者要不要在乎的问题。这个题目有三个特点: (一)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确立像“别人的感受很重要”或“要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样的观点,也可以确立像“别人的感受并不重要”或“何必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样的观点。 (二)有较强的思辨性。无论确立怎样的观点,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说出在什么情形之下,究竟因为什么。要注意:观点不能绝对化,要在某个层面上或有条件地进行立论。关于这一点,写议论文,举例以及论证分析尤其要注意。因为阅卷老师很容易由文中举的例子以及论证分析看得出你的立论是否辨证。 (三)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走极端,要么老是看别人的脸色,做什么事都要以别人的感受和评价为准绳;要么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别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结果都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甚至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作文题目,实际上是要同学们直面这些问题,理性地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 典型材料: 林志玲弯腰与男士合影 林志玲拍广告,在广告拍摄过程中,林志玲身旁的经纪人、助理也跟着忙前忙后,一直忙到到晚上七点,才结束工作。这时,林志玲一边和身旁的工作人员合影,一边非常温柔地和大家说谢谢。她穿着一双平底鞋,但是也有男士没有她个子高,林志玲则非常体贴地弯下腰来拍照。 有人就此评论她很嗲很高,但“谢谢”让人很受用,弯腰让人很感激。是个很懂事,很为别人考虑,很在乎他人感受的人,有明星的“范儿”。 乔布斯的两句名言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为别人而活?不要犹豫,这是你的生活,你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所束缚。给自己一个培养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做自己的老板! 韩寒的个性和张扬 自我、张扬是韩寒的代名词。我很羡慕他狂傲不羁的人生,但没有胆量去效仿他。很显然,他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不在乎媒体大众对他的批判抑是赞赏,他活得自我,他有自己的主张思想,不被别人所钳制。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8分)

复庵记

【清】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入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颠,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君之志也。

(选自《亭林诗文集》)

【注释】①中涓:太监②黄冠:代指道士 ③克:能够④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⑤泫然:垂泪

1.解释加点字(2分)

(1)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             (2)介子推之晋公子(      

2.从文中看,范养民本非道士,之所以弃家隐居,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3.作者把君的华山隐居与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采薇相比,又由“绵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13分)

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观身。《易》曰:“观我生进退。”欲观我生,此其资也。

予垂髫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xiǎn)所坏,不克有终。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小时种梧桐,树叶小于艾。簪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忘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启人语乎!

1.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1)知时务(               (2)桐字已如许            

2.与“予特表而出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

C、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D、恍惊起长嗟。

3.翻译(6分)

(1) 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2) 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忘之矣。

4.作者为什么说“欲观我生,此其资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6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释】苗发、司空曙均为李益的诗友。

1.此诗巧于构思,全诗皆围绕□□二字展开。(1分)

2.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借风以寄思情是一种比兴手法,“风”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

B、“开门复动竹”是诗人的幻觉,是“临牖思悠哉”的结果。

C、以露滴润泽绿苔的清幽环境,渲染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

D、诗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十分细微:由惊而思,由思而疑。

3.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3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任选5句)(5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                    ,晋代衣冠成古丘。

(3)楼船夜雪瓜洲渡,                     

(4)                    ,吾将上下而求索。

(5)君子喻于义,                      

(6)叫嚣乎东西,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以简驭繁

沈致远

①围棋发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流行,逐渐流传到东亚诸国,成为东方文化之构成部分。

②围棋之特征:规则最简单,变化最繁复。可与象棋作一比较,象棋有七种不同棋子,计及对弈双方共十四种,而围棋只有黑子白子两种。象棋七种不同棋子走法规则各异,围棋子“众生平等”,弈棋规则可归结为一句话“被围住的子拿掉”。相比之下,两者规则之简繁立见。象棋之棋局变化固然繁复,较之围棋则小巫见大巫。实际上,围棋是所有棋种中棋局变化最繁复的。1996年IBM的“深蓝”电脑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全世界有几百位顶尖电脑专家研究下围棋的程序,至今仍无法让电脑胜过有段位的围棋选手,遑论冠军。

③电脑对付不了围棋,原因在于运作方式。电脑仗其巨大容量和速度,效法“竭泽而渔”,考虑所有走法以评估棋局。国际象棋的棋盘有8×8=64个格子,布下棋子后还剩32空格,所有走法总数虽然很多,电脑尚能对付。现行围棋盘则共有19×19=361个位置。围棋高手一般在心中评估20步棋后才决定落子,20步棋所有走法总数大致相当于地球所包含原子之总数!“泽”变为“汪洋大海”,难怪电脑对付不了。围棋高手是怎么对付呢?他们“见鱼才撒网”,靠的是知己知彼自主判断,只评估20步棋双方之可能走法以决定最优对策。此法不能保证每局必胜,经验丰富之围棋高手可常胜。舍繁就简,人脑比电脑聪明。电脑为何不向围棋高手学习?电脑缺乏自我意识,无法进行自主判断。

综上所述,围棋之哲理可归结为“以简驭繁”:以简单规则驾驭繁复的变化。棋局如是,万物皆同。以简驭繁可对科学思想提供启迪。

⑤生物学在19世纪前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植物1095种。瑞典植物学家林耐的植物分类学包括成千上万种植物,再加上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学家穷毕生精力也难窥全豹,这是生物学之复杂性。英国出了一位达尔文,他乘“小猎犬号”周游世界,对所到各地的生物物种进行调查,回去后又考察了一些家养动物。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认为现有物种均由少数祖先逐步进化而来,揭示出千万种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论使生物学大为简化,以简驭繁初试身手!一百五十多年来,经过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现代进化论已发展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贡献最大的是摩尔根之基因论,以及沃生、克利克揭示出去氧核糖核酸(DNA)之双螺旋结构,将基因之物质载体落实到分子水平,发现生物之遗传密码均由A、C、G、T四个核苷酸“字母”拼写而成。所有物种千变万化无比复杂之形态性状,竟然可归结为四个“字母”之不同序列,以简驭繁大放异彩!

⑥达尔文等人可能并不了解围棋,他们从以简驭繁获得启迪源于万物皆同。                     

⑦科学家违反以简驭繁将付出沉重代价。弦论在“教主”威腾率领下,拥有千员猛将,发表万篇论文,经历两次革命,领万物之理一代风骚。遗憾的是,弦论既无与实验符合的理论结果,也提不出可供实验检验的预测。难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批评弦论说:“你们提不出预测,只会找借口。”现实的空间只有左右、前后、上下3维,而弦论却基于多维空间,最初是25维,后来又改为9维,威腾再加1维为10维;究竟是几维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是多于3维。从3维到多维,这已是舍简就繁。弦论提不出可供实验检验的预测是因为有太多预测,令人无所适从。打个比方:一位名为“弦论”的考生扛着大麻袋去应试,名为“实验”的考官出一考题,他从麻袋中倒出无数纸片,对考官说:“答案全在这里,你自己挑选吧!”这样的人能被录取吗?弦论之症结在于:反以简驭繁之道而行之。

⑧引用爱因斯坦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的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不愧为大师,爱翁对以简驭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节选自《文汇报》2013115)

1.第②段加点词“小巫见大巫”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结合相关语段,简述第④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

3.概括第⑤段的段意。(2分)

4.下列语句重新组后插入文中第⑥段的空格处。最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3分)

①规律肯定比现象简单,否则要它何用

②复杂现象遵守简单规律

③道理很简单

④科学家从千变万化之现象背后深入下去

⑤这就是以简驭繁

⑥发现其共同适用的规律

A、②,⑥。⑤。④,③: ①?

B、③:①?④,②,⑥。⑤。

C、③:④,⑥。①?②,⑤。

D、④,⑥。②,⑤。③: ①?

5.下列对“以简驭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高明的棋手善于以简驭繁取得胜利。

B、最简单的规则蕴涵了最繁复的变化。

C、科学家的研究显示了以简驭繁的结果。

D、科学的进步往往体现了以简驭繁。

6.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既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也有类比论证、引用论证,请结合文章任选两种论证方法加以说明。(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