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与郑人盟                说:高兴。

B.且君尝为晋君矣                赐:恩惠。

C.唯君之                        图:考虑。

D.晋函陵                        军:军队。

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之力不及此       B约为婚姻

C若亡郑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无理于晋                 以: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B若不阙秦,将取之           焉:那里、怎么,表反问的语气词;

C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这样,代指上文的事;

D还也                     其:还是,表商榷的语气词。

5.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壮也,犹不如人                  B.邻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

6.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

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7.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

A……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许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代灭亡郑国)烦执事。

C若舍郑以为(之,代郑国)东道主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出使的人来来往往,(我们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现在危急,请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1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就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对秦实在是非常不利的。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修筑防御工事拒守。

D.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

C.晋文公认为,没有郑文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

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

 

1.D 2.C 3.C 4.C 5.D 6.C 7.C 8.B 9.B 10.D 11.A 【解析】 1. 试题分析:军:驻扎。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济:渡河。本题考查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活用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其基本义、活用义及相关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夫人:古义,那人; 今义,一般人的妻子。B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D行李: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古今异义词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古今异义词加以分类整理,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牢固掌握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然:然而。表转折。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D.与例句都是助词,的。A.主谓之间,取独。B.主谓之间,取独。C.宾语前置的标志。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A.烛之武,B晋惠公,D.秦伯。本题考查对省略句的掌握情况。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C项应为“若舍郑以(之,代郑国)为东道主”,省略的是“以”的宾语,“为”后没有省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句子开头省略“秦国”,当补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逐一对照,得到答案。D项原文意思是,秦军欲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B.秦退兵后,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伯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是讲仁义的。D.晋文公还认为,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又名《春秋左氏传》,它与《谷梁传》《公羊传》被称为“春秋三传”,相传《左传》的作者与《国语》同为汉末史官刘向。

D.《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我国古代东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查看答案

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很讲究礼貌。比如,在提及对方使表示恭的言辞。这是交际的需要,也是文化修养的体现。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下面四句话用在信函中讲究礼貌的一句是(    )

语境:学生会准备举办“中华传统礼仪”专题报告会,宣传干事给前来作报告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发去信函。

A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B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C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D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查看答案

下列所给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字多义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安土重迁”的“安”表示“安于、习惯于”的意思,        的“安”表示“安定”的意思;再如“立竿见影”的“立”表示“使竖立”的意思,        的“立”表示“建立”的意思;又如“情急智生”的“情”表示“情况”的意思,        的“情”表示“感情”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字多义的现象。

A惶悚不安           茕茕孑立            情理难容

B安然无恙           茕茕孑立            情随事迁

C安然无恙           标新立异            情理难容

D惶悚不安           标新立异            情随事迁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为刀徂,我为鱼肉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海桑田             沧海一栗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C、变徵之声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垂泪涕泣

D、发尽上指冠            就车而去  一去兮不复反    周密详尽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夜(zhuì)        (chēn)目     (quē)秦      (lù)力

B.以(xiǎng)读者   火)       (guī)视    wèi) 之奈何

C.(pì)益            (pǐ)         (bàn)       叱(chì)骂 

D.不(dì)         (zhāo)服     (xiào)     é)  (j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