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恣意 虎视眈眈 迁徒 暴殓天物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恣意   虎视眈眈   迁徒   暴殓天物

B.陨落   蓬荜生辉   针砭   流言蜚语

C.赡养   毛骨悚然   烦燥   蓬头垢面

D.寒暄   好高骛远   松弛   如火如茶

 

B 【解析】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迁徒”中的“徒”应为“徙”,“暴殓天物”中的“殓”应为“殄”。C项“烦燥”中的“燥”应为“躁”。D项“如火如茶”中的“茶”应为“荼”。所以选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这首外国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捷克)塞弗尔特

请再向冬天道声好,

再向融雪鞠个躬!

半边儿春天已从高处降临我们这里:

瞧那地平线花开,蓝色的风磨在转动。

 

好像刚从床上爬起的孩儿,

睁开惺忪的睡眼,

在白蒙蒙的晨曦中,

望着妈妈的面孔。

他那总也看不够的妈妈呀,

怎能不乐得对她欢唱,微露笑容!

A.诗的首节写春天的降临。前两句写春天对冬天的感谢,两个“再”字强调了感谢之情,这种写法实在新颖不俗。

B.第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春的降临,“半边儿”点明了此春乃初春。

C.第二节写初春的美妙。诗人别出心裁,用“孩儿”和“妈妈”作喻,虚实结合;特别是“妈妈”与“孩儿”对望的神态,将初春的美妙可爱、诗人的爱“春”之情表达得既深刻又委婉。

D.这首小诗运用拟人、比喻、象征的手法,使其意境高远,想象瑰奇,清新脱俗。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内容的解说,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台湾)席慕容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A.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C.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规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妆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人更苍老。

 

查看答案

阅读小诗《红叶》,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受。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外国十四行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老橡树

乔尔丹诺·布鲁诺

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

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

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于衷,

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

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

使它丰腴而有灵性,

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儿

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

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

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注: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为维护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于1600年2月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殉难。

A.开头两句,诗人怀着崇仰的感情为“老橡树”写意,它高大参天又脚踏实地。“老橡树”是为真理而战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化身。

B.诗中所写的“风神”“冬天”都有象征性,让人想到扼杀科学和真理的邪恶势力严酷而猖狂,但布鲁诺没有因此而退缩和屈服。

C.诗的最后六句深化了主题,布鲁诺从老橡树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事业扎根在科学和真理的沃土中,定会结出硕果。

D.全诗以老橡树豪迈的自白结尾:“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誓言。

 

查看答案

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一节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着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