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守望 粟绿墙 ①猫儿岩并不高,海拔约九百米。从山脚到山顶,...

阅读下文,完成题。

守望

粟绿墙

①猫儿岩并不高,海拔约九百米。从山脚到山顶,一个多小时就足够了。我是带着一份敬重和好奇去拜访康德庆老人的。

②老人就住在快到山顶的南边一平台处。房子很简陋,竖条木板围成一个方形,上面盖了一层绿色的玻纤瓦。木屋就十来个平方,门侧有一个灶台,灶台旁便是一个仅能供一人使用的卫生间。我绕着小木屋转了一圈,只有小木屋的后边有一小小的坟堆,坟堆前立着“秦文之墓”,坟上长满了草,坟的四周站立着高低不齐的松树。

③老人把我领进了屋。我快速地扫视了一周,屋角的一堆胶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低下身子,看着这些已经磨破鞋底儿、但鞋帮还好的胶鞋,我已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我一双双地数着,一共有四十二双!我这时才下意识地深深望着德庆老人。老人已七十多岁了,皮肤粗黑,皱纹清晰,脸上写满了岁月留下的沧桑,而沧桑里却透着硬朗,透着一股执着劲儿。老人说,他在山上已四十多年了,他每天在山间重复地行走,生怕有人砍了这树,生怕有火毁了这林。老人还告诉我,他没有妻室儿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五保”老人。村上镇里曾多次要求送他到敬老院,可老人死活不肯。

④去年秋天,天刚下了雨。德庆老人早早起床后,开始了他日复一日的行程。他每天都会从山顶到山下,再从山下到山项,而且还要呈环状地巡视一番。那天,当他走到一坎边的时候,因不留神一脚踩滑,一骨碌滚了下去,幸好有一棵树把他挡住了,可他的额头却擦破了,鲜血流了出来。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胸部也有些疼痛。幸亏有一男人路过这里看见了他,便赶紧背他下了山,村民们立即把他送到镇卫生院。医生说,如果没有人发现,老人因流血过多有可能危及生命。

⑤德庆老人出院的那天,镇敬老院院长再三跟他讲,决不容许他一人再守山了。可老人却说:“猫儿岩是我的生命,离开了猫儿岩,我就会死去。”劝说无效而终,老人依旧又上了猫儿岩,依旧守着他那十几平米的小木屋,依旧守着猫儿岩的树木,依旧守着小木屋后的那座坟墓。

⑥其实,人是需要有寄托的。我对德庆老人有这样的寄托由衷地敬佩。每当夜深人静时,老人就会呆坐在小木座后的坟堆旁,他好像在与坟堆说着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⑦我是带着好奇听完老人讲这段故事的。

⑧秦文是猫儿岩村小的老师。全村老少无人不晓,是因为他的才毕,他的书教得好。村里的人讲,现在可盼来了一位好老师,我们要留住他。“文革”开始后,村里的醒目位置都要书写标语,村支书便请秦文老师去写。在村办公室外面的墙上,秦文写了一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第二天,村支书去检查,却发现秦文写的这副标语把“解”字写漏了,就成了“我们一定要放台湾”。这下可糟了,这可是政治上的错误,秦文也因此闯下了大祸。而这时候的康德庆,血气方刚,正是造反派的头头儿,他奉了上级命令带了一帮人把秦文老师揪了出来,那些造反派上去便是拳打脚踢。康德庆从内心来讲还是同情秦文的,眼看着他们对老师下手,欲上前制止,只见一个拳头刷地飞到了秦文的脑袋上,秦文“哎哟”一声便倒了下去,康德庆赶忙上去扶起秦文,可秦文却已说不出话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便咽气了。

⑨村里的人都纷纷谴责康德庆,康德庆便带人将秦文老师埋在了猫儿岩上。接着,康德庆便修了小木屋,他也守着这小木屋,守着秦文老师。

⑩“我对不住秦文老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德庆老人说。的确,这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又有着极好口碑的老师来说,他成了时代的牺牲品,但也有人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德庆老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几十年的忏悔故事,这也是他不离开猫儿岩的真正原因。

此刻,阳光直直地照在猫儿岩上,鸟鸣滤过温馨的山风,拂过屋前的沉寂。猫儿岩在五彩的阳光下,静静地为大地而歌。而守候他的人,却默默地将良心和意志随着时光的流逝,飘向更远更远的地方。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10期,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2.第③段中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老人的一堆胶鞋?(4分)

3.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子。(4分)

4.简要分析第⑥-⑩段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并分别谈谈它们的作用(6分)

 

1.交代了拜访的对象和心情,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统领全篇);(2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2.运用细节描写,凸显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及在山里守望的时间之长,(2分)增强读者对老人的敬重和好奇之心,引出下文内容。(2分) 3.连用三个“依旧守着”构成排比,增强语势,(2分)突出老人不畏惧困难、坚定顽强的守望决心,进一步深化 “守望”的意义。(2分) 4.(1)7-9段是记叙,全方位记叙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读者了解老人守望墓地的具体原因;(2分)(2)“我对德庆老人有这样的寄托由衷地敬佩”,是抒情,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及其品质的敬佩之情,吸引读者。(“叙事议论之中包含着对老人浓浓的敬佩之情,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类似的表述也可给分)(2分);(3)第⑩段在叙事的基础上议论,对老人的几十年的忏悔给予了高度概括和评价,揭示了他守望的真正原因。(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看,画线句子交代了访问对象是康德庆老人,并表达出对老人的敬重和好奇。从结构上看,“去拜访”引出下文的内容,说明下文都是访问得来的,所以是统领全文;“好奇”则设置了悬念,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写作手法的把握,所以考生解答时应首先指出第三段的这部分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达作者某种情感。老人的胶鞋“已经磨破鞋底儿” “一共有四十二双”表明老人走的路多,而这路又极艰难,说明山里条件艰苦,而老人在山里的时间很长;“吸引了我”“我一双双地数着!”则表达出作者对老人敬重。从结构上看,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也起到了吸引读者引起下文的作用。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要从手法和内容两个角度解答。第5段画线句子从手法上看“依旧……依旧……依旧……依旧……”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排比的作用是加强语势,增加感染力;后三个“依旧”后面都有一个“守着”,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突出了老人不畏艰难坚定守望的决心,从突出主题的角度看,则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首先考生应明确,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每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对照文本逐段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分别如下,描写: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对人、事、物、景等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记叙:通过叙述和交代,把人物和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抒情: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抒发的感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说明:对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阐述。议论: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发表的见解,目的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事、物的意义,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7分)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节选自《荷塘月色》

1.有人评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一个奇特的比喻,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请结合语境,简要解释“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的含义。(3分)

3.为提倡阅读文学经典,学校语文组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假如你作为代表应邀参加这次活动,请你给大家推荐一部文学经典。要求:体现所推荐文学经典的内容及自己的阅读收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背诵篇目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3)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陶潜《归去来兮辞》)

(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

2.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注】①荆扬,吴国的荆州和扬州。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为乡曲所              称:称道

B女指浚告母,邈遂      妻:以女嫁人

C将欲其所欲              济:救济

D参访吴楚同异          数:多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浚作大船连舫          ②蒙冲斗舰以千数

B①其木杮蔽江          ②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①又画鹢首怪兽船首      ②不拘于时,学

D①帝深纳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现王浚有奇略”的一组是( 

①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②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③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  ④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

⑤且观时运,宜速征伐          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 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浚博通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后来却改变志节,专门疏通关系谋取名利,花费巨资实现自己的大志

B.羊祜以深交知己对待王浚,羊祜的侄子羊暨却认为,王浚为人志向太高,奢侈不节,不能单独担当大事,对他应该有所抑制。

C.巴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孩多不愿养育,王浚担任巴郡太守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全救活了数千人。

D.晋武帝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王浚造连舫大船,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驰马来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3分)

2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3分)

(3)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动以朝廷为

B①邻厚,君之薄也             众士仰慕,若水归海

C秦伯,与郑人盟      亮见权于柴桑,权曰

D还也                   可怪也欤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B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C故兵法忌之,曰“必上将军”    D首尾相接,可烧而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为全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B佚之狐力荐烛之武时对郑伯说的话,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C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委婉曲折,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

D本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辩艺术,作为一篇论说文,却写得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紧扣读者的心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