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青春总会在不经意间引领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青春总会在不经意间引领我们深情地眺望:春之妩媚、夏之热忱,秋的萧瑟、冬的沉寂,都是迷人的风景。一场细雨,一条幽径;一篇文章,一首歌曲;一声问候,一次跌倒……所有的日子,都是我们用青春编织的风景,所有的风景都丰富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青春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思考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青春的风景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风景;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 青春的风景灿烂地犹如初升太阳的面纱,灵秀地犹如崖一边的一枝百合,热情地犹如一株红色的玫瑰,散发着撩人的芬芳。她——让我如此深深着迷。 青春的风景,我们的社会需要你,你的旺盛的精力,你的聪明的才智,你的无私的奉献,让全世界呈献一片光明,让人们的心灵一片澄澈。我们的科技进步需要你,你的对胜利的执着,你的对自己的无比的自信以及不懈的努力,帮助我们推进了文明。 因为有了青春的风景,在生命的鸿沟前,我们不再退却;因为有了青春的风景,在坠落的边缘,我们始终有挣扎的力量;因为有了青春的风景,在充满荆棘的坎坷路上,我们的心头始终有胜利殿堂阳光的照耀;因为有了青春的风景,在失败的低谷,我们给自己再来一次的机会。 如果没有青春的风景,珠穆琅玛峰上不会有人类的足迹;如果没有青春的风景,西藏高原不会有长年驻守的绿色身影;如果没有青春的风景,人类队伍将犹如钝头的箭。真的不敢想象,没有青春风景的世界,会多么寂静无声,多么枯燥乏味。 不要责怪自己的轻狂,那是年轻最明亮的标记;不要自卑自己的浅薄,经过岁月的打磨,你会得到满载的智慧和经验。 青春的风景里不要有放纵的欲望,那犹如一滩旋涡,会将青春的我们转入无底深渊,青春的风景里应该有我们掌握准方向,勇敢起航的形象。 难忘青春的风景里那些有着共同的思绪和情怀的知己。我们曾一同祈祷: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满阳光;我们曾坐在石阶上,面对蓝天,共同规划我们未来的蓝图。昨天和明天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懂得抓住今天把握现在才是明智的选择。 青春的风景里难忘那些昔日的对手。我们常常会为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会为谁考第一而暗自较劲。他们曾给我带来过不少烦恼,也带来过不少快乐。他们是我的竞争对手,可又暗暗地不让别人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让敌意有如过眼烟云,伸出彼此的手,握紧令人羡慕的韶华与纯真。 青春的风景里难忘那些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的朋友。偶尔的一笑,一声问候,一个动作,在记忆中都铭刻为永恒。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世间却有着永恒的友谊。 青春的风景里没有腐朽,没有倒退。青春的风景里生命焕发着迷人的光彩,直教日月黯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命题作文,题目是立意的关键,材料提示考生立意的角度,总体来说,审题难度不大。从材料来看,“一场细雨,一条幽径;一篇文章,一首歌曲;一声问候,一次跌倒……”都是风景,再结合题目来思考,“青春的风景”应该是美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选美比赛、健美比赛和各种什么秀;“青春的风景”是最具活力,也最具有创造力的,由此可联想到那些在年青时就作出巨大贡献的名人、伟人;“青春的风景”又是纯洁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那些锒铛入狱的年青犯,青春需要正确的导航……总之,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可以写自己的所见,也可以写自己的所感,只要是围绕“青春的风景”来写,立意积极向上都是符合要求的。从文体上来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

守望

粟绿墙

①猫儿岩并不高,海拔约九百米。从山脚到山顶,一个多小时就足够了。我是带着一份敬重和好奇去拜访康德庆老人的。

②老人就住在快到山顶的南边一平台处。房子很简陋,竖条木板围成一个方形,上面盖了一层绿色的玻纤瓦。木屋就十来个平方,门侧有一个灶台,灶台旁便是一个仅能供一人使用的卫生间。我绕着小木屋转了一圈,只有小木屋的后边有一小小的坟堆,坟堆前立着“秦文之墓”,坟上长满了草,坟的四周站立着高低不齐的松树。

③老人把我领进了屋。我快速地扫视了一周,屋角的一堆胶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低下身子,看着这些已经磨破鞋底儿、但鞋帮还好的胶鞋,我已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我一双双地数着,一共有四十二双!我这时才下意识地深深望着德庆老人。老人已七十多岁了,皮肤粗黑,皱纹清晰,脸上写满了岁月留下的沧桑,而沧桑里却透着硬朗,透着一股执着劲儿。老人说,他在山上已四十多年了,他每天在山间重复地行走,生怕有人砍了这树,生怕有火毁了这林。老人还告诉我,他没有妻室儿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五保”老人。村上镇里曾多次要求送他到敬老院,可老人死活不肯。

④去年秋天,天刚下了雨。德庆老人早早起床后,开始了他日复一日的行程。他每天都会从山顶到山下,再从山下到山项,而且还要呈环状地巡视一番。那天,当他走到一坎边的时候,因不留神一脚踩滑,一骨碌滚了下去,幸好有一棵树把他挡住了,可他的额头却擦破了,鲜血流了出来。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胸部也有些疼痛。幸亏有一男人路过这里看见了他,便赶紧背他下了山,村民们立即把他送到镇卫生院。医生说,如果没有人发现,老人因流血过多有可能危及生命。

⑤德庆老人出院的那天,镇敬老院院长再三跟他讲,决不容许他一人再守山了。可老人却说:“猫儿岩是我的生命,离开了猫儿岩,我就会死去。”劝说无效而终,老人依旧又上了猫儿岩,依旧守着他那十几平米的小木屋,依旧守着猫儿岩的树木,依旧守着小木屋后的那座坟墓。

⑥其实,人是需要有寄托的。我对德庆老人有这样的寄托由衷地敬佩。每当夜深人静时,老人就会呆坐在小木座后的坟堆旁,他好像在与坟堆说着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⑦我是带着好奇听完老人讲这段故事的。

⑧秦文是猫儿岩村小的老师。全村老少无人不晓,是因为他的才毕,他的书教得好。村里的人讲,现在可盼来了一位好老师,我们要留住他。“文革”开始后,村里的醒目位置都要书写标语,村支书便请秦文老师去写。在村办公室外面的墙上,秦文写了一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第二天,村支书去检查,却发现秦文写的这副标语把“解”字写漏了,就成了“我们一定要放台湾”。这下可糟了,这可是政治上的错误,秦文也因此闯下了大祸。而这时候的康德庆,血气方刚,正是造反派的头头儿,他奉了上级命令带了一帮人把秦文老师揪了出来,那些造反派上去便是拳打脚踢。康德庆从内心来讲还是同情秦文的,眼看着他们对老师下手,欲上前制止,只见一个拳头刷地飞到了秦文的脑袋上,秦文“哎哟”一声便倒了下去,康德庆赶忙上去扶起秦文,可秦文却已说不出话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便咽气了。

⑨村里的人都纷纷谴责康德庆,康德庆便带人将秦文老师埋在了猫儿岩上。接着,康德庆便修了小木屋,他也守着这小木屋,守着秦文老师。

⑩“我对不住秦文老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德庆老人说。的确,这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又有着极好口碑的老师来说,他成了时代的牺牲品,但也有人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德庆老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几十年的忏悔故事,这也是他不离开猫儿岩的真正原因。

此刻,阳光直直地照在猫儿岩上,鸟鸣滤过温馨的山风,拂过屋前的沉寂。猫儿岩在五彩的阳光下,静静地为大地而歌。而守候他的人,却默默地将良心和意志随着时光的流逝,飘向更远更远的地方。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10期,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2.第③段中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老人的一堆胶鞋?(4分)

3.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子。(4分)

4.简要分析第⑥-⑩段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并分别谈谈它们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7分)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节选自《荷塘月色》

1.有人评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一个奇特的比喻,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请结合语境,简要解释“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的含义。(3分)

3.为提倡阅读文学经典,学校语文组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假如你作为代表应邀参加这次活动,请你给大家推荐一部文学经典。要求:体现所推荐文学经典的内容及自己的阅读收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背诵篇目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3)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陶潜《归去来兮辞》)

(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

2.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注】①荆扬,吴国的荆州和扬州。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为乡曲所              称:称道

B女指浚告母,邈遂      妻:以女嫁人

C将欲其所欲              济:救济

D参访吴楚同异          数:多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浚作大船连舫          ②蒙冲斗舰以千数

B①其木杮蔽江          ②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①又画鹢首怪兽船首      ②不拘于时,学

D①帝深纳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现王浚有奇略”的一组是( 

①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②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③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  ④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

⑤且观时运,宜速征伐          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 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浚博通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后来却改变志节,专门疏通关系谋取名利,花费巨资实现自己的大志

B.羊祜以深交知己对待王浚,羊祜的侄子羊暨却认为,王浚为人志向太高,奢侈不节,不能单独担当大事,对他应该有所抑制。

C.巴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孩多不愿养育,王浚担任巴郡太守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全救活了数千人。

D.晋武帝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王浚造连舫大船,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驰马来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3分)

2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3分)

(3)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