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

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答案示例: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都会使作物减产。(“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作物减产”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概括使作物减产的因素。1-3句中,提到气温升高。第5句提到普遍缺水。最后一句,提到臭氧增加。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的句子按顺序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4分,只填序号)

①有了这根接力魔棒,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

②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

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

④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

⑤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

⑥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也是交班的嘱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5)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君子。(《论语·雍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独秀峰

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它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

(1)你认为诗歌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城。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以讨护儿为名,有众且一万,将袭洛阳。遂南渡河,从乱者如市。众至十余万。洛父老竞牛酒。玄感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悦。遂进逼都城。

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论者之项羽。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玄感弟玄挺中流矢毙,玄感稍却。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败。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而焚之。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注】①明公:对位尊者的敬称。②趣:奔赴。③脔(luán):把肉切成小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官,布耳目,                潜:暗中

B.玄感世国恩                    荷:承受

C.洛父老竞牛酒                  致:招致

D.论者之项羽                    方:相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在朝文武多是父将吏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B自非立效边裔,何塞责      犹不能不之兴怀

C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        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

D玄感弟玄挺中流矢        若望仆不相师,用流俗人之言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玄感以国家大义为重的一组是   

①遂与诸弟潜谋废帝         ②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

③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       ④至于富贵,无所求也  

⑤所当者莫不震慑           ⑥我不能受人戮辱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玄感做郢州刺史时狠抓吏治,了解下情,颇受到吏民敬服,因而被封为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B.杨玄感起兵早有预谋,在黎阳督办运粮时,他故意滞留粮食,又伪称来护儿谋反,毅然聚众起兵。

C.杨玄感利用督运的机会和天下思乱的民情,以救百姓之命的名义当众誓师,宣布起兵,受到民众的响应。

D.杨玄感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让弟弟杀死自己。死后尸身陈列三天又被碎割焚烧。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5.把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3分)

(2)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4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①自然在表面上似乎与人生相反,在本质上却正与人生相成。人若不接近自然,就难于真正了解人生。通常一般人总以为只要在社会上多酬酢,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就可以了解人生。我常说:要想真正了解人生,必须“深入无人之境”。所谓“无人之境”,是很可以耐人寻味的境界,其含义之一,应是自然。苏轼的名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指出要了解一物,便须超出那物。世俗一般人成天在人群中忙来忙去,反而不能认识人生的真面目。所以我们这里讨论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主旨虽在教人回到自然,但也未尝不是归根于认识人生。自然与人生间这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稍微了解辩证法原则的人,想来不难领悟。

②自然和物质不同,物质普遍系指科学上的概念,如像原子电子而言。人类回到自然,当然不是回到原子电子。物质有时是指物质文明,如像战争的武器、交通工具、工商业的货品,这也不是自然。它们是自然的征服,不是自然的本身。还有讲唯物史观的人,虽然注重物质,其实主要的是注重社会经济,这个意义的物质,和自然意义有所不同。

③所谓人类回到自然的自然,是指具体的、有机的、美化的、神圣的外界而言,这个意义的自然,可以发人兴会、欣人耳目、启人心智、慰人灵魂,是与人类精神相通的。这是有灵魂的自然。人生需要自然来作育,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自然是人生的“净化教育”。自然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④人类对于自然感觉有这样伟大的意义,乃是近代精神的特征。崇拜自然,回到自然,认自然是神圣,皆是代表近代精神的看法,对传统的精神,多少有些革命的意味。因为中古时代的人受神学观念的支配,仰望天国,悬想来世,反对世界,蔑视自然,同时受礼教法律的束缚,颇有矫揉造作,违反人性,不近人情的趋势。所以回到自然的运动,也就是一种摆脱传统的宗教和礼法的拘束,促人性自然发展的运动,在人的精神上颇有解放革新的力量。

⑤接近自然,对于人类的身心,有许多的好处。这一些好处可以包括在两个德文字(Enquickung和Starkung)里边。前一个字包含有使人新鲜、活泼,加强活动,恢复健康等意思。因此接近自然可以治疗文明社会里好些的病态。如像自杀、疯狂、虚伪、狡诈,在常常接近自然的农夫、农妇、渔人、樵子,就不会多有。后一个字包含有使人强健、壮旺,增加生命力量等意思。这一种效果,也只有在接近自然中才能找寻得到。就语言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矫揉造作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外交辞令、交际的工具,每每言不由衷,是在文明社会里,摆绅士架子的装饰品,根本是没有力量的语言。另外一种语言,是发乎本心,出乎真情,基于机体的真实需要而产生的语言,虽出言未必雅驯,但坦白率真,特别有支配行为和感动他人的力量。就一个民族来说,假如一个民族,还能够保持朴厚的天真,便是有元气、有精神、有生命力的民族。反之,假如一个民族,已经丧失掉纯朴的天真,只有虚伪的形式,没有诚朴的素质,专门注意仪式礼节方面的繁文缛节,这种民族,表面上也许文明,实际上就是生命力枯竭的民族。

1.为本文拟一个题目,最贴切的一项是   

A自然的力量                       B人类应回到怎样的自然   

C自然与人生                       D保持朴厚的天真

2.根据文章,下列事例不能印证“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的一项是   

A苏轼面对赤壁表达人生的见解

B梭罗在瓦尔登湖剖析自己的精神世界

C《水浒传》中林冲雪夜走投无路上梁山

D王羲之置身兰亭抒发人生感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能真正接近自然,就能顺利地了解人生、认识人生。

B.物质系指科学概念,不能与自然混同,但两者之间又有交叉的关系。

C.崇拜自然,回到自然,是不同于传统精神的观念,体现的是自然辩证法的原则。

D.如果一个民族要有生命力,就要去除繁文缛节,保持朴厚的天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