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段二】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 甲 )只用( 乙 ...

【文段二】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 )只用( )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丙)。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 ),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1.空格( )( 乙)和(丁)中恰当的词语是(   )(2分)

密密麻麻、 繁复笔画      细密

疏疏朗朗、 少数几笔      细微

密密麻麻   繁复笔画      细微

疏疏朗朗、 少数几笔      细密

2.填入空格( )中最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磨损    B剥蚀   C剥落    D绽裂

3.从全段看,最后一句中的“制作方法”具体指的是(    )(2分)

掐丝、涂料、烧制和打磨

点蓝、烧蓝和打磨

景泰蓝的特殊工艺过程

以上几项都概括得不对

 

1.B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选用词语的能力。“密密麻麻”和“疏疏朗朗”是一组反义词,从甲处的上文“一般是繁笔”可知,甲、乙两处应分别选用“疏疏朗朗”和“少数几笔”。从丁处的上文“小块面积小”一语可知,丁处应填“细微”一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区别近义词语的能力。答题时可从组成词的语素、词的适用范围、程度深浅等角度,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丙处的上文说“打磨的时候着力重”,那么,“着力重”会使“色料”产生什么结果呢?显然,“色料”不会“磨损”,也不会“剥蚀”,更不会“绽裂”,只有可能“剥落”。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语段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归纳语段所讲的内容。在语段所写的文字中,“景泰蓝要涂上色料”一句讲的是“点蓝”;“其次”一句讲的是“烧蓝”;最后讲的是“打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

【文段一】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1.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单举例说明。(2分)

2.文段划线部分有什么作用?(2分)

 

查看答案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             ,报养刘之日短也。

(3)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

(4)《诗》三百篇,               

(5)夕阳古道无人语,           

(6)           ,善假于物也。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8)仰之弥高,         。(《论语·子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10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3分)

2.请分别从修辞和炼字角度赏析颈联。(4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19分)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注: 耆硕:年纪大,品德好。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石纪之而还         :铭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3分)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3分)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分)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2分)

 

查看答案

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B.夫晋,何厌之有?              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C.吾属今为之虏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