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梅埋下头,她咬了咬嘴唇皮,额...

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梅埋下头,她咬了咬嘴唇皮,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她慢慢地说:“我并没有恨过你,不过我害怕多跟你见面,免得大家想起以前的事情。”

“梅”嘴里的“你”指的是谁?“以前的事”又是什么事?

 

“你”指的是觉新。(1分)觉新与表妹“梅”青梅竹马,倾心相爱。(1分)因为觉新的继母与梅的母亲打牌起纠纷,亲事搁浅。(1分)他屈从于父命,用拈阄儿的方法定下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1分)而梅也含恨出嫁继而守寡。(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填空。(8分)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问征夫以前路,                   

(2)携幼入室,             

(3)                       ,或植杖而耘耔。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

(4)临帝子之长洲,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陈情表》李密

(6)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7)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8)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瑶瑟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①瑶瑟:对瑟的美称。②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③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1.读过此诗的人,一般都认为,十二楼中月自明一句中的字用得很有情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4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木假山记

【宋】苏洵

(1)木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汾,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2)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其理似不偶然也

(3)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孽(niè):树木的嫩芽。②拱(gǒ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 汾(fén):水边。④岌()然:高耸的样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    胜:副词,尽

B.则疑其有存乎其间              数:名词,定数

C.若有以其旁之二峰              服:动词,服从

D.岌然决无阿附                  阿附:动词,逢迎、依附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或孽而殇                  二虫又何知

B.漂沉汩没湍沙之间                极娱游暇日 

C.而后得至乎此,其理似不偶然也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D.非徒爱之又有所敬焉              觉今是昨非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木假山记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

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

C.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

D.作者对木假山的,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4分)

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4分)

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1)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⑶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⑷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⑹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⑺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的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⑻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⑽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⑾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是其具体表现。

B.陈寅恪先生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等方面,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最大,而关于学说思想方面,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许不如佛道二教。

C.作者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文化分为两部分,并认为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D.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在于它“知”与“行”背后的伦理色彩,即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

2.关于佛教文化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佛教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B.佛教文化不是本土文化,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因此它不会对中国人的行产生影响。

C.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D.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这是在中国浓厚纲纪色彩的文化的要求下,不得不歪曲原意以求生存。

3.根据文本信息,下列理解和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但他并不反对将文化再划分出一个深义的文化。

B.基督教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是“鬼学”,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冯友兰关于不同文化的认识与孔子不谋而合。

C.深义文化是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它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

D.虽然基督教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剧烈冲击,但中国文化最终也不会由注重“人”转而注重“天”“鬼”。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卡西莫多在乞丐们进攻被镇压后发现爱斯梅拉达不见了。其实那天夜里爱斯梅拉达因害怕再次被捕,被甘果瓦和黑衣人骗上了船。上岸后她才发现黑衣人是克洛德。克洛德意欲占有爱斯梅拉达,遭到顽强的反抗,这激怒了克洛德,于是他将爱斯梅拉达交给痛恨她的修女。 (《巴黎圣母院》)

B.阿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是律师维克菲的女儿,她最后与大卫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的气氛。(《大卫科波菲尔》)

C.高老头是个面条商,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很想通过女儿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但在他病入膏肓之时,连女儿也抛弃了他。他几个女儿的婚姻表现出了金钱的魔力,也不无讽刺意味地表现了当时新老贵族之间的矛盾。(《高老头》)

D.刘姥姥进稻香村,被鸳鸯插了一头菊花。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以为是公子书房。在秋爽斋吃早饭时,凤姐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里史无前例的大笑。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一笑。(《红楼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