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豉(gǔ) 盛筵(yàn) 猥以微...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gǔ)      (yàn)   以微贱(wěi)      井(yīn)

B.育(jīnɡ)       (xǐ)         刘病日(dú)        朔(huì)

C.(zì)         求(qí)         过蒙拔(zhuó)      (yè)

D.(hái)     流(chuān)   气息奄(yǎn)       怨(mái)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豆豉(chǐ)盛筵(yán)窨井(yìn)。B.矜育(jīn) 刘病日笃(dǔ) D.湍流(tuān)埋怨(má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40分)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清·张潮《幽梦影》

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

②自选文体,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飞湍瀑流争喧豗,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间关莺语花底滑,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                     ,不尽长江滚滚来。

8.                     ,潦倒新停浊酒杯。

9.                     ,蓝田日暖玉生烟。

10.此情可待成追忆,                    

1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0分)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 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分)

3.颈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18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B.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有以:有什么办法

C.王何必曰利      必:必然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遗:丢弃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何以利吾国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3)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

浮士德小插曲

秦牧

当报上登出歌德故居被毁,那千万人凭吊的小住宅变成一堆瓦砾,而且,屋前象征和平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时,一个曾在德国留学的朋友惘然地告诉我,他和一本德文《浮士德》的美丽悲哀的故事。

他十几年前在德国一个拍卖场上发现一本精装的早期出版的《浮士德》,里面有异常精美的十帧插图,这本书许多名人曾经阅读过,老威廉皇帝读完之后在上面签了一个名字。

显然的,这是一本名贵的,甚至有点古董气的书。公开拍卖开始了,大家都想要这本书,于是我们这位朋友和许多德国人竞争着,起初他出几个马克,以后人家加到几十个马克,最后他出到七十几个马克,势在必得,但那些德国人竞争的热情也未稍减。

忽然,拍卖员把铃一摇,笑着宣称道:“这位东方朋友看样子很喜欢这本书,我们大家不如本着地主之谊,让给他罢!”那些竞争者们听了热烈鼓掌表示同意,于是这位留学生以七十几个马克买了那本宝贵的书。

回国后不久战争爆发,这位朋友在战场上,每次躲空袭,什么东西都不带,口袋里却藏着那本书,但在一次大规模的轰炸下,他受了伤,那本书也被炸得粉碎。……最后的结局使我们想起歌德的故居和那株染了血的老橡树。

这位朋友叙述这段故事,不胜感慨的神情和声调,使我想起他大概将终生不忘歌德的《浮士德》,那本书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书的精神已经感染了人。歌德的故居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新的德国能够更重视歌德的遗泽,一如新俄时代印着更多的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一样,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白骨销毁了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亚历山大城的火,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这种精神离开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躲藏在人们的脑中、心中、舌尖上,向同一生活阶层的人辗转传达,机会一来,又体现于简帛、芦叶卷、纸张中,想到这一层,我真要发狂地想到我们现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里面就有古贤哲们当年身体中的一滴泪水、一粒元素细胞,我们现在的一个思想、一阵感情、一种潜意识,都曾经受过无数古人的感染……想起这一层,我们真是喜悦而又颤栗。“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西方的法西斯毁了歌德的故居,东方的法西斯铲平了鲁迅坟头的碑碣,行为如出一辙;但可断言,坟里的人如果有知,决不为自己悲,坟里的人如果能冷笑,那种冷笑一定充满了坚决与轻蔑。

(选自《秦牧杂文》)

1.第一自然段画线句中的“美丽悲哀”如何理解?(2分)

2.从全文看,作者详细叙述《浮士德》一书拍卖的经过有什么作用?(4分)

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4分)

4.文章题为《浮士德小插曲》,别有深意,请从字面和深层两方面分析这个标题的含义。(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