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西戏剧悲喜差异及其成因 饶芃子 中西戏剧结构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西戏剧悲喜差异及其成因

饶芃子

中西戏剧结构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悲剧的创作上。西方的悲、喜剧是泾渭分明的,悲则一悲到底,喜则皆大欢喜;而中国戏曲则难分难解,忽悲忽喜,喜乐相间,纵使是大悲的戏,最后也总得带点团圆的色彩才收场,显得迂回曲折。一部堪称杰作的《牡丹亭》,评论家在它“悲剧乎喜剧乎”的问题面前莫衷一是,无可奈何,致使它既不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所收,亦不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所容,因为全剧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但又自始至终洋溢着喜剧的气氛。这不仅体现在结局上,且体现于全剧,体现在悲剧主人公身上。这不得不令以西方戏剧理论作为衡量中国戏剧标准的评论家头痛。

不把悲、喜绝对化,这是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在文艺创作上的表现。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商周时《易经》就提出了阴阳交感产生万物的思想。以后,在哲学上、美学上、文学上,这种相对的概念成对成对地层出不穷:刚柔、虚实、动静、通变、偏正、收放、抑扬、疾徐、哀乐、心物、形神、文质……《老子·二章》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这些相对立的范畴是相济相和的。所以古代艺术极强调形式结构的奇正相间、收放相间、虚实相间、起伏相间、疏密相间、曲直相间、动静相间……以达到一种“中和”之美。戏剧悲喜相间结构正是这一参差变化的结构规律的具体体现。

从艺术传统看,中国古典戏曲比西方戏剧更具娱乐性和消遣性,它源于民间,必然要满足平民百姓消闲娱乐的需要。来看戏的人不是来听取一番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更多是来“图个乐子”,且大多数戏剧是在逢年过节、喜庆吉日、迎神赛会时演出的,如若一悲到底,人们难以接受,所以总得来点科诨杂耍,甚至在迭宕曲折的悲、欢、离之后,如不能真“合”,也常常以幻想的形象来个“合”的结局,以求获得情感心理平衡。

西方的悲剧极少亮色的结尾(当然有例外,如《熙德》),就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也都是在血淋淋的惨状中拉上幕布的。而中国则不然(当然也非全部,但却是主导的),赵氏孤儿大仇得报;赵玉娘夫妻团圆,一门旌奖;白蛇、许仙最终皆得正果;窦娥沉冤昭雪,冤魂得到慰藉;娇娘、申纯亦化作鸳鸯长相厮守等等。反正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心理定势。

中国文学与政治道德伦理的关系极其密切,一切以是否“有补于世”为准绳。在真、善、美中,西方强调的是真与美的结合,而中国强调的是“美善相乐”,即把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合一,达到“原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政治效果,追求尽善尽美。西方则强调文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仿、再现和反映,注重艺术的认识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生进行探索。所以,在西方,“戏剧艺术就在于把现实搬上舞台”,而“戏剧作品是一种模拟,说得确切些,它是人类行为的肖像;肖像越与原形相像,它便越完美,这是不容置疑的”。而我们却把戏曲当做“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药”。在戏剧的审美过程中,中国人是爱憎强烈、倾向鲜明的,他们不仅要欣赏一个故事,还要知道作者的评价和感受,而不像西方那样,作者愈隐藏愈好。所以,中国戏曲并不注重刻画复杂的性格,更不会无所褒贬,戏剧冲突也多是美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正反两面的斗争,安排一个惩恶扬善的结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有王法,暗有鬼神”,“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告诫人们要在现世做个好人。

1.下面对中国戏剧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戏曲结构迂回曲折,纵使是大悲的戏,最后也总得带点团圆的色彩才收场。

B 中国古典戏曲更多是“图个乐子”,所以没有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

C 中国的古典戏曲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一种“中和之美。

D 中国的戏曲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告诫人们要在现世做个好人。

2.对中国戏剧特点形成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戏剧悲喜相间结构是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体现。

B 因为中国古典戏曲大多数是在逢年过节、喜庆吉日、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所以如若一悲到底,人们难以接受。

C 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定势是中国戏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最后以大团圆收场的主要原因。

D 中国文学与政治道德伦理的关系极其密切,所以,中国的戏曲要达到“原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政治效果。

3.下面对中西方戏剧差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方的悲、喜剧是泾渭分明的,悲则一悲到底,喜则皆大欢喜;而中国戏曲则难分难解,忽悲忽喜,喜乐相间。

B 中国古典戏曲源于民间,要满足平民百姓消闲娱乐的需要,因此,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点,西方戏剧则不然。

C 西方的悲剧极少亮色的结尾,中国悲剧则是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

D 西方戏剧强调的是真与美的结合,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仿、再现和反映。

 

1.B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所以没有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中的“没有”太过绝对,“图个乐子”和“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作答步骤:①浏览全文,整体感知→②逐题逐项,“归位比较”→③排除选项,得出答案。注意:“比较”得出的结论必须遵从原文观点或作者意图,而不是考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判断。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主要原因”错,前后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原文是“反正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心理定势”,可见并非“原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B项,“西方戏剧则不然”错,原文说“中国古典戏曲比西方戏剧更具娱乐性和消遣性”,可见,中国古典戏曲合西方戏剧都具娱乐性和消遣性,而中国古典戏曲的娱乐性和消遣性更强一点,而不能说“西方戏剧则不然”。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作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行”、“引”、“吟”均为古代乐府诗歌体裁,其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如《长恨歌》《兵车行》《李凭箜篌引》《游子吟》。

B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的两大流派;前者作品气势豪迈奔放,意境雄浑开阔,以苏轼、辛弃疾、姜夔为代表。后者作品委婉缠绵,刻工精细,以柳永、李清照、周邦彦为代表。

C 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D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和欧洲的每一次对望、对话,不仅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也相互影响。

B “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C 余额宝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去年6月发行的一款互联网货币基金,到今年2月底,其投资者总人数已经突破8100万人次。

D 2014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B 《诗经》中的《卫风·氓》一诗,给我们展示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婚姻悲剧,信誓旦旦只不过是一时的甜言蜜语。

C 曹植的《七步诗》,展示的不止是才情,还有那煮豆烧萁的悲哀。

D 陶潜归隐田园之后,过着焚琴煮鹤的生活,远离尘嚣,何等快意,何等潇洒。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恻隐之心   汪洋恣肄    沿木求鱼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B 诲人不倦    越俎代疱    贻笑大方    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C 弃甲曳兵    时过境迁    河辙之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 前合后偃    纵横捭阖    不容置喙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乱(sāng)  欢(xuè)   逶(yí)    然(qiǎo)  停杯投(zhù)

B (tāi)   练(gàn)   珍(xiū)   兰(liǎo)  渔阳鼙鼓(pí)

C 红(yān)   舟(piān)  噪(guā)   沙(tīng)  钟鼓玉(zhuàn)

D 然(hōng)  潺(yuán)  玉(diàn)  干(chè)  弹枪(sǎ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