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卫 玠 从 豫 章 至...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看杀卫。”

《世说新语·容止》

 

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卫玠从豫章到建康,人们久闻他的大名,纷纷前观看,围观的人像墙一样堵得水泄不通。卫玠早就体弱多病,经不住劳累,最终酿成大病身亡,当时人们说卫玠是被人看死的。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君②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君之甚。”左师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赵太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赵惠文王死后,子孝成王被立为君,因年少,由威后执政。

②长安君:赵太后最小的儿子的封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之所使之               恣:肆意

B.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微独:不仅,不但

C.老妇辇而行               恃:依靠

D.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     郄:病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赵太后“疼爱儿子”的一组是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写的是历史事件,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变化的发展过程。

B.触龙之所以能劝说成功,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外,还在于他深切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立论的正确,确实是出于为国家的真诚,确实是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

C.赵太后作为一国之主,她掌握着赵国的最高领导权。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她急忙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能够帮助她度过危机,说明她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魄力。

D.触龙说自己幼子虽然“不肖”,但还是“窃爱怜之”。他认为太后疼爱燕后超过了疼爱长安君。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日食饮得无衰乎?(3分)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3分)

(3)今媪尊长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领袖”考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常见“领袖”一词,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作名词时表示“同类人中的杰出者”“楷模”。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张角,钜鹿人,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为后汉末年黄巾贼之领袖。”作动词时词义是“做他人的楷模、为他人作表率”

“领袖”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实际上是“衣服的领和袖”。如《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郢人”,《汉书音义》作“獿人”。服虔曰“獿人,古之善涂塈者,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有小飞泥误著其鼻,因令匠石挥斤而斲之。”(《庄子集解》)在服虔注中,“领袖”与前文“广领大袖”相对应,表示“衣服的领和袖”意思甚明。

“领袖”为什么能表示“同类人中的杰出者”呢?让我们首先探讨一下组成这个词的两个字的意义和作用。“领”的本义是“脖子”。如《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毛传“领,颈也。”按照认识规律和词义引申规律,衣服挨近脖子的部分也可称为“领”即“衣领”。如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我们今天所说的“袖”上古称为“袂”。汉代以前的“袖”是袂(衣袖)之长于手、反屈至肘的部分,相当于戏曲中的“水袖”。上古时“袂”为衣袖总称,说“袂”可以包括“袖”,说“袖”时只指局部,不能指全部的袖子。如《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即狐皮的衣服袖上接了一段羔皮的袖头。《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王“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此句中“袖”即指袂之长于手的部分,因为是接上去的,就被拽断了。汉代以后,“袂”字逐渐消失,衣袖统称为“袖”。

“领”和“袖”之所以在文献中常常连称,一是因为在衣服的制作上二者都是另加的部分,又都起装饰的作用,二是因为二者都有特别的作用,提起领子,整件衣服就可以顺当地提起, 《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所谓“提纲挈领”即提住网的总绳和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袖则常用以挥动示意并能表示礼节,《易经•归妹》王弼注“袂,衣袖,所以为礼容者也。”孔颖达疏“所举敛以为礼容。”

由于“领”和“袖”在衣服上有重要作用,从而引申出“同类人中的杰出者”的比喻义。“领袖”的这个比喻义与组成这个词的两个词素义已不直接相关,两个词素已凝固而不可分,我们无法将表示“杰出人物”的“领袖”拆开用两个词素义的加合理解,因此,我们认为“领袖”已经由并列短语演变成为一个双音词。“领袖”成词的时代发生在两晋时期。

我们现在用“领袖”指称“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此义是从“同类人中之杰出者”引申而的,早在明清时就已见用。《明史•曹于汴传》“时绍徽、应甲附魏忠贤得志,必欲害于汴,属其党石三畏以东林领袖劾之,遂削夺。”

1.下面关于“领”和“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领”字出现较早,最早在《诗经》中已有使用,“领如蝤蛴,齿如瓠犀”中的“领”即指人的脖颈。

B.“袖”字最初是指袂中长于手,反屈至肘的那部分,如《左传》中“余狐裘而羔袖”中的“袖”就是。

C.“领袖”连用最早见于《庄子》,该书记录“郢人”(“獿人”)“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

D.“领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常见在“同类人中的杰出者”或“做他人的楷模”等义项上被使用。

2.下列关于“‘领’和‘袖’在文献中常常连称”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领”和“袖”都是衣服的重要构件,都是另加的部分,且都有装饰性。

B.“领”和“袖”各自有特殊的作用。

C.“领”和“袖”由其本义引申而的比喻义,让其最终合变成一合成词。

D.“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让“领袖”更加不拆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两晋时,“领袖”虽然有“楷模”的义项,但也见有“为后汉末年黄巾贼之领袖”,可见其感情色彩尚不全是褒义。

B.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有“左手把秦王之袖••••••自引而起,袖绝”的记载,此句中“袖”即指袂之长于手的“水袖”,因为“袖”是另接上去的,所以易“绝”。

C.“领袖”一旦当做“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看待,它就已成合成词了,因为它的意义和其中两个语素的意义不再直接关联。

D.“为后汉末年黄巾贼之领袖”和“属其党石三畏以东林领袖劾之”的“领袖”同中有异,因为它们都不再是并列短语。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提到贾宝玉含玉而生,称其奇异;因为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言论,冷子兴称宝玉为色鬼”,而贾雨村则认为宝玉是情痴情种

B.《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的残忍捉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

C.《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这是符合后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的。因此,过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巩固其政治,而尊之为“圣人”。

D.在《哈姆莱特》的第五幕第二场的比剑中,相继死去了五个人:王后中毒而亡,雷欧提斯、国王、哈姆莱特被涂毒的剑刺死,有着古罗马精神的霍拉旭后也喝下毒药追随哈姆莱特而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时他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对于读者说并不熟悉。

B.采用这种方法,人数不宜过多,以四五人到六七人即可。

C.殷代的社会,已达到使用大批奴隶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D.贾宝玉由于生活在祖母的溺爱里,尤其是生活在女性包围的环境里,这里有“高贵”的小姐,也有“卑微”的丫头。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了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      。朝霞仿佛格外      这湖上的晨光,它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      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       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

A.眼眸      喜欢        倾注        多姿多彩

B.眼睛      喜欢        倾倒        绚丽多彩

C.眼眸      垂青        倾倒        多姿多彩  

D.眼睛      垂青        倾注        绚丽多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