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以统一全国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制订与之相类似的“言同声”的政策。为什么?同声难,同文易。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而以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却很难具备这一优势。因此,不论发音差异多大,只要识别出汉字字形,就可能领悟其意义。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者闽南、台湾,用方言与当地人交流很困难,然而只要写出字形,就基本没有障碍了。汉字可以记录言语,却又超越言语乃至时空,极有助于以文化育天下的伟业。我国方言众多,然而地无分南北,时不论古今,文化主脉,千秋一系,沛然而下,浩浩如江河,至今不衰,汉字之功可谓大矣!

立形见意,其“形”必然复杂:点画种类以十计,部首数量以百计,单字总数以万计。但复杂而不紊乱,殷商时期的数千单字就已基本形成体系。此后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最终凝定为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其中有古(篆)、今(隶、草、行、楷)之分,又有主流字体(篆、隶、楷)和辅助字体(草、行)之别。古今、主辅之间,看似差异很大,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大多数单字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及演变理路。今文字中,隶、楷、行虽然已失去“视而可识”等直接摹写自然而来的形体特点,但大多数合体字仍保持以部首统领事物类别等方式,存在“察而见意”的可能。许多部首如“水(氵)”、“手(扌)”、“草(艹)”等所属之字,读者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只要知道部首的意义,仍可大致判断其物类归属。即使是形体变异最多的草书(特别是狂草),许多常用部首和字形也还是有迹可循的,因而历代流传至今的草书字迹,大多数都可以识读。

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为汉语文学的一些独特体裁和手法奠定了基础。以骈文、对联等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语句对称,不仅音美、义美,而且排列形式也非常美观,至今很难找到相应的外文表现形式。一些具体的文学创作技巧,更是直接依托于汉字字形,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下联都以“火、金、水、土、木”为部首,“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将“破”“枯”拆解为“石皮”“古木”。

立形见意,使得汉字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字形体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现在普遍使用的人称代词“她”以及许多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都是古代所无而近人创造出来的。当然,造新字要求谨慎,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字的主要呈现方式无非是刻、铸或写等,以写为主。汉字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汉字在视觉形式上具有两个潜在的特点:一是基本合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二是可塑性强。前者利于实用,后者利于创造,巧妙集于一身,再加上毛笔等特殊工具,于是形成了文字书写中的一个“例外”——书法艺术。这是汉字在记录言语和传播信息的功能之外滋养出的一朵极其绚烂的艺术之花,不仅与诗、画等一同成为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更堪称世界艺术之林中独一无二的奇葩。

(节选自叶培贵《智通天地道洽人文——汉字之美与书法之魅》,2013年8月28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汉字“立形见意”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和“言同声”的政策,因为汉字“立形见意”,有利于文化育天下的伟业。

B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

C汉字“立形见意”,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闽南、台湾,用方言交流困难,只有识别出汉字字形,才可能领悟其中的意义。

D汉字“立形见意”,是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可以记录语言,却又超越语言乃至时空,使我国文化主脉,千秋一系,至今不衰。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以及演变理路。

B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使汉语的文字作品,语句对称,音美、义美、排列形式美。

C立形见意使汉字造字方法具有强大的创造力,现在普遍使用的人称代词“她”以及许多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都是近人创造出来的。

D汉字有两个特点:一是合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利于实用;二是可塑性强,利于审美。这两个特点加上毛笔等特殊的书写工具,形成了文字书写中独特的书法艺术。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今的汉字,尽管已失去“视而可识”的形体特点,但多数合体字仍有“察而见意”的可能。

B汉字许多部首的所属之字,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也可以由部首的意义来大致判断其类属。

C就创作技巧而言,“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依托于汉字字形,而,“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则是依托于字义。

D汉字书法是由汉字视觉上的两个潜在特点和毛笔等特殊工具共同形成的,它堪称艺术奇葩。

 

1.B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A没有推行 “言同声”的政策。C.“只有识别出汉字字形,才可能领悟其中的意义”说法绝对化。D应该是 “可塑性强,利于审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都”扩大了范围,原文说的是“大多数单字都”。 B “汉语的文字作品” 扩大了范围,原文的相应范围是“以骈文、对联等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 D原文说“汉字在视觉形式上具有两个潜在的特点”,“后者利于创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C“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是直接依托于汉字字形的典型例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教无类”体现了一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博大胸襟。他的学生贵贱贫富同列门墙。孔子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出生于平民阶层。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子夏“家贫,衣若悬鹑”,子路的出身是“鄙人”。

B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它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C《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编纂的《文选》一书,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誉为“五言之冠冕”。

D韦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他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二人并称“温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就觉得世界变得完全透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对美德与陋习、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贱都非常熟悉;而且这一切,甚至还不只这一切,都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的。

B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传闻,给神农架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的兴趣浓厚。

C微信作为一种基于手机端的通讯软件,以个人关系为核心,通过强关系与弱关系两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与生产。

D《乌布西奔妈妈》以波澜壮阔的气势记叙了满族先世女真乌布逊部落的一位女萨满——乌布西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热情讴歌了她一生为部落呕心沥血,最后统一东海诸部,开拓东海海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我常想,我们就像       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我们以为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我们

         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事实,因为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⑵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     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     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A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原谅      满意     

B自以为是     自鸣得意      宽恕      满足

C自以为是     自鸣得意      原谅      满意

D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宽恕      满足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蜷缩     磐石      俨然      万户侯       乍暖还寒   

B犒劳     寥廓      愁怅      霎时间       揭杆而起    

C营利     侈谈      箫瑟      殊不知       烩炙人口    

D谛造     藩篱      指摘      不更事       夙兴夜寐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练(ɡàn)     (jiè)        (chuānɡ)伤    (xǐ)不前

B(cuò)折     (niàn)       (zhuō)      放浪形(hài)

C(cǔn)度     (miào)误       (kuàng)     图穷(bǐ)见

D(shuò)漠    (bǔ)         (qiǎo)然         (kǎi)系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