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②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③鲁叟乘桴: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1. 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1.比喻;用“苦雨终风”变晴,“云散月明”喻自己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挫折已终结,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 2.“九死南荒吾不恨”。人生态度:遭受人生打击,历尽坎坷艰险,仍心胸坦荡,乐观豁达。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背景,不然很难正确理解“苦雨终风”“云散月明”的喻义。此诗为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尾联推开一步,收束全诗。 “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然而“九死南荒”,全出于政敌的迫害;他固然达观,但也不可能毫无恨意。因此,“吾不恨”毕竟是诗的语言,不宜呆看。这句既含蓄,又幽默,对政敌的调侃之意,也见于言外。[3]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8分,翻译题10分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注:司马懿,字仲达。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出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军无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B、故常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                           拒:抵御

D、甚者至以为非仲达                敌:敌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势倾群臣下不忌                  爽籁发清风生

B 孔明移军                           奚适也?

C 不觉其言之发                         汤之问棘是已

D、 论者不此信,而信其谲        是臣尽节于陛下日长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4.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D、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D悦亲戚之情话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舟遥遥轻飏                                                 B问征夫前路

C眄庭柯怡颜                                                  D景翳翳将入

 

查看答案

对陆游六十二岁时写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A、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B、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给他抚慰,可见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

C、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细乳”即是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品茶

D、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查看答案

学校举行课本剧演出,主持人串联以下个节目的语句,说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第一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束。

串联词:__________。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A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相会如此甜蜜,张生与崔莺莺的长亭送别却是怎样的呢?

B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C世上的爱情故事有很多,欣赏了莎士比亚的爱情,还有谁的爱情在等着我们?

D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