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

(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B.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参加了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A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B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D 文不加点: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故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分)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 清新爽口, 去污洁齿力强, 而且不损伤牙釉质, 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 深受消费者喜爱。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 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 并进行技术分析, 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D.当今的世界, 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 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飞虎将军” 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 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 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 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 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 中日之战一触即发, 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 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 他的朋友, 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 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 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 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 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 当即决定留在中国, 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 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 他要为中国, 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 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 训练飞行员, 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战术, 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 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 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 1940年10月, 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 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 志愿队组建成功, 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爆发, 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 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 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 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 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 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 陈纳德深受感动, 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 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 飞虎队 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 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 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 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 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 将会在次日, 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 务必严加戒备。 果然不出所料, 23日开始, 日军连续空袭仰光, 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 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 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 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 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 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 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 同年12月, 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 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 生死与共, 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 陈纳德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 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  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正如他所说的, 我虽然是美国人, 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 大家共患难, 同生死, 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陈纳德去世后, 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 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 七个中文大字。

(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

相关链接

抗战初期, 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 态度, 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 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 但陈纳德拒不执行, 他斩钉截铁地说: 日本人离开中国时, 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 (百度百科)

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表现, 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 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 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

1990年, 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 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 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 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

(《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 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 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 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 陈纳德认为, 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C 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 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D 作为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 陈纳德曾经登上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

E 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 作出杰出的贡献, 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

2.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材料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6分)

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 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后面题。

耳边杜鹃啼

午夜梦回, 睡不着觉时, 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 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 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 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 不胜凄断, 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 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 。年年二月起, 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 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 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 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 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 的鸣叫, 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 有人叫映山红 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 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 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 我在浅水湾头, 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 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 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 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 产卵在地上, 等到其他鸟类出去觅食, 剩下空巢, 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 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 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 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 显得不负责任, 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 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 使蜀人悲子鹃鸟鸣 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 听到这种啼声, 常常动起思家归心, 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 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 古今公认, 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 姑姑 也有人听出是姑乎, 姑乎 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 姑虎 且凭这啼声, 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 潮州家喻户晓, 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 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 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 工艺精湛, 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 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 而杨梅开花在夜间, 开完便谢, 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 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 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 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 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 遇见一只老虎, 嫂子惊得昏了过去, 及醒来, 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 姑姑 后来叫得精疲力竭, 发现小姑的鞋子, 知为虎所噬, 于是啼叫姑姑 变成姑虎 姑虎 因怕回去婆家责骂, 叫至吐血而死, 死后化成鸟, 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 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 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 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 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 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 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 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 我们同情其故事, 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 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 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 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 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 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 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 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 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 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 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 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 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 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 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 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 的思乡愁绪。

E 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 形象鲜明, 内涵丰富, 可读性强。

2.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 的故事, 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3.联系全文, 简要分析“杜鹃啼” 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6分)

4.选取一个角度, 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 的原因加以探究。(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 ________”将作者归心似箭的感觉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表现不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4)《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既表达了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也是下文作者“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可谓一笔双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8分)

登楼感怀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2.“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