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①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②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案堵”:安居,“案”通“安”   ②“徵”:即“征”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3分)

A父老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

B沛公其计                     然:认为……是对的

C沛公又不受                   让:责备,责怪

D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   内:通“纳”,接纳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

A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为所虏

B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亚父

C沛公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沛公言报项王

D沛公从百馀骑,驱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当时项王的兵力有四十万人,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人,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

D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恼怒,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4.翻译下面句子:(6分)

(1)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3分)                                                              

(2)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3分)

 

1.C 2.D 3.D 4.(1)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 (2)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 【解析】 1. 试题分析:让:推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且:况且/将要;B与:和/给;C以:因为/把;D之:动词,到。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是在“接到曹无伤的报告”之前。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持:拿来、送来。飨:犒劳。(2)从:使……跟随。谢:道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大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刘邦)的军队就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乘白车驾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轵道,亭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轵音zhǐ〈纸〉)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本来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况且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他,这么做不吉祥。”于是把秦王交给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在关中称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的秦朝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是要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使他不至于与沛公一起送死,趁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因而有机会让项伯向项羽说了一番道理,项羽这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是带着樊哙、张良去的,才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步余马于兰皋兮,                   。(屈原《离骚》)

(2)不见复关,             (《诗经·氓》)

(3)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4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5)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6)总角之宴,                     。(《诗经·氓》)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纪念刘和珍君》)

(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纪念刘和珍君》)

(9)                   ,三岁食贫。(《诗经•氓》) 

(10)               ,靡有朝矣(《诗经•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生活在黑暗之中,你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说:“我痛苦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瘫子相比,我能走路。”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洪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吉林省抗洪救灾纪实

这是一个悲情的夏天。

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席卷了吉林人民生活的家园。一排排房屋倒塌,一片片树木、庄稼连根拔起,上百万人含泪大转移……

扛起责任的担当

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暴雨引发的山洪裹挟着树木和泥沙,从山上咆哮而下,打破了黑土地的宁静。

7月27日晚至28日,吉林遭遇强降雨,降雨强度创下历史极值。永吉县朝阳站监测结果:2小时突降164毫米超强特大暴雨,3天降了335毫米。

暴雨引发了洪水。永吉县口前镇全城被淹,桦甸市一些村庄在洪水中消失,安图县万宝镇成为“孤岛”……

饮马河告急、温德河告急、第二松花江全线告急……

白山水库告急、丰满水库告急、石头口门水库告急……

长春告急、吉林告急、延边告急、白山告急、通化告急……

党中央、国务院对吉林省抗洪抢险工作极为关切,胡锦涛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指示。8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吉林省考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实地察看松花江流域汛情,深入灾情严重的永吉县城。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统一指挥,科学部署,团结奋斗,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

挺起坚强的脊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28万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公安民警,还有无数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成为抗击洪水的中流砥柱。

8月1日,建军83周年,永吉县殡仪馆,两名普通解放军战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

他们分别叫李守信、刘磊。7月29日,他们已经连续参加三次突击救援,又听说有任务时坚决请战。在永吉县灾区渡河救援被困群众时,冲锋舟侧翻,他们不幸落水,壮烈牺牲。

同李守信、刘磊一样,还有一位人民解放军军官的名字,被人民深深缅怀。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

7月30日,关喜志正在哈达山水库奉命执行打捞化工原料桶的任务。突然间洪水上涨,舟桥失去控制,以极快的速度向闸门冲去。情急之下,关喜志大喊一声“跳”!舟桥上的官兵迅速跳入江中,在湍急的水流将落水官兵卷向水闸的危急关头,关喜志还不时将身边的战友推出水面。最后,四名战友获救,而关喜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关喜志、李守信、刘磊三名解放军战士“抗洪救灾勇士”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军民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岗位、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英勇奋斗。

燃起重生的希望

8月6日,吉林省首个灾后重建的村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两江镇西江村正式异地动工。就在9天前,全村2 256人眼睁睁地看着汹涌的洪水摧毁了自己的家园,村庄几乎夷为平地。

损坏的电力设施修上了,冲毁的道路接上了,倒塌的电信设备安上了。洪水退到哪里,维修人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自来水来了,灯亮了,路通了,手机信号有了,阳光照进了灾区群众的心头。

“发这么大的水,我们没有哭的。不哭是因为心里有靠山,政府不会让我们饿着。”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红新村农民严兴全,一边从淤泥中寻找着能用的东西,一边说。

8月3日,记者在去桦甸二道甸子镇的路边看到,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几个农民驾驶手扶拖拉机在耕作。“把地清理清理,能种点什么种点什么。”被洪水重创过的二道甸子镇,已经重新升起了炊烟,有人在做饭,有人在修理被洪水冲倒的栅栏。一对夫妻用自行车推着仅存的几件生活用品返回家园,车筐里的孩子睡得沉静香甜。

老人们说,洪水过后,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

1.文章在“扛起责任的担当”部分连续使用了11个“告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文中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这篇新闻纪实着重写了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为什么在文章结束时却描写了“车筐里的孩子睡得沉静香甜”,“老人们说,洪水过后,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4分)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爱与宁静曾经来过

张丽钧

雨季来临前,我们照例去楼顶检查一下避雷针。

同行的有一位专业人员。他指着避雷针的针尖部分对我们说:“你们看,这避雷针上有多么明显的引雷痕迹啊!这说明在去年的雨季它很尽职地工作,多次将本可能击中这栋高楼的雷电吸引到导体棒上,再经由导线导入大地,从而使这栋高楼免遭雷击。”听他这样一讲,我们不由肃然起敬,围着那枚不起眼的避雷针饶有兴味地观赏起来。

我看着那细细的针体,怎么也不敢相信它曾引走过那么多可怕的雷电。如果它有知,那么,它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是惊惶的呢,还是从容的呢?在闪电鞭笞天地,炸雷横扫乾坤的一刻,人与鸟与兽,能逃匿的都逃匿了,只有这小小的避雷针只身站在高处,招手吸引雷电,在遭到命定的电灼雷击之后,依然挺立着,安然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

我让视线移开了一些,一低头,居然发现避雷针旁水泥楼顶的缝隙里长着一棵不知名的小草,而那小草上,赫然开着一朵淡黄色的小花!我俯身仔细端详那小花,发现它是复瓣的,花蕊小得几乎看不见。与它对视的瞬间,我突然就微笑了。我想,这个画面可真富有禅意啊! 它在这个初夏的黄昏撞上了我的心怀,要指望我用自己的智慧去解读它

我得说, 面对这个美好的画面我有些自愧 。如果把我的肉身比喻成一座建筑,我又何尝不需要一枚神奇的避雷针呢?我的雨季均衡地分布在四季,电闪雷鸣是我人生气象的常态。似乎想都没有想过要避雷,“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歌里不就这么唱的吗?雷电袭来,就豁命地迎上去,痛了,伤了,哭了,忍了,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或者说,一直以为用血肉去亲吻剑锋是一种逃不掉的宿命。每次检点伤痕,都生出怨艾与哀怜,怨艾命运,哀怜自我。肉身被摧毁了一万次,每次都是抓住一根稻草挣扎着侥幸逃生。

从今天开始,可不可以试着为自己安装一枚避雷针?不以硬碰硬,不闪避逃遁,雷电袭来,就巧妙地将它引入广袤的大地,只把闪电看成一次心动,只把雷鸣看成一句表白,巧妙地,将扫荡整个生命的惊悚与战栗置换成针尖那么大的一丁点痛苦;最重要的是,在雷电呼啸着经过的地方,还要竭力雕琢出一朵惊世的小花,越是与苦难比邻,越有心思扮美素淡的光阴,借一朵随时可能凋零的微笑告诉世界,爱与宁静曾经来过。

我愿从所有的过往岁月中,抽出一根灵透的金属之丝,以境界为砧,以胸襟为锤,淬以智慧之火, 精心打造我生命的避雷针 ;还要提了感恩的喷壶,每日浇灌那一颗遗落在水泥齿缝间的种子,直到看它开出惊世的花朵。

(选自《散文》2009年19期)

1.它在这个初夏的黄昏撞上了我的心怀,要指望我用自己的智慧去解读它。”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文中说,“面对这个美好的画面我有些自愧”,作者感到“自愧”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如何理解“精心打造我生命的避雷针”?结合文本加以概括。(4分)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近期,一位复旦附中高二男生关于“男孩危机”问题的研究论文《一个男孩眼中的“男孩危机”》,引起人们对“男孩危机”的警惕。男孩危机是一个提出已久的课题,在中小学时期班里的尖子基本都是女生,班干部名额也基本为女生所占。

俗话说,“穷养儿,富养女”,而今在发达城市,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一样地“富养”,这不利于男孩的成长。但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穷养儿,富养女”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当今社会,女孩和男孩一样,都要有自立能力和开拓精神,而刻意给男孩的成长制造“磨难”,似乎也没必要。

1.画线句有两处语病,请改正。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男孩危机”这种状况。

3.你认为该“富养儿”还是“穷养儿”?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