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化经典阅读(4分)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文化经典阅读(4分)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1)为了避免百姓犯上作乱,有子提出了“务本”的主张。这里的“本”对于所有人而言即“        ”的修养。对于君王而言,则是“        ”的态度。(请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2)以上两则材料都共同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治国理念?(2分)

答:                                                                        

                                                                              

 

(1)孝弟、孝慈(各1分,未用原文词语不给分) (2)①为政以德(礼);②正人先正己。(各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国学经典语句含意的题目,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正确翻译,通晓文意,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文意。 参考译文: (1)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灵曰:“将军欲杀纪灵耶?”布曰:“非也。”灵曰:“莫非杀大耳儿乎?”布曰:“亦非也。”……灵曰:“若此则杀灵也?”布曰:“无有此理。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吾今为两家解之。”灵曰:“请问解之之法?”布曰:“我有一法,从天所决。”

文中的“大耳儿”指的是谁?吕布的解斗之法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回答。

答:                                                                        

 

 

                                                                              

 

查看答案

填空题。(6分)

(1)曹操以          为借口,攻打徐州。救完北海相        的刘备也引兵相救。太守陶谦欲让徐州,刘备推辞。刘备写信给曹操望其撤兵,曹操因        攻击后方而退兵。陶谦再让徐州,刘备坚辞。后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2)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但是因为没有曹操的公文,各关守将均不予放行。于是关羽就保护二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勇闯洛阳关          等五座关口。斩了                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一路追寻刘备。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督邮巡查,刘备因未向督邮行贿而遭陷害。张飞气愤不过,饮酒后怒鞭督邮。关羽劝杀督邮,弃官归乡另图大计。刘备只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并未杀督邮。

B.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术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却因官阶太小遭袁绍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备热酒一杯,关羽斩了华雄而回,其酒尚温。

C.董卓在凤仪亭见到吕布和貂蝉幽会后,要杀吕布。王允和貂蝉趁机离间二人,吕布顿起杀心。王允令李肃假传圣旨说天子将禅位于董卓,将董卓骗进城中刺死。

D.下邳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吕布恳请刘备说情,刘备漠然不应。吕布欲降,刘备以丁原、董卓之事告诫曹操。吕布绝望不语。曹操遂下令缢死,并枭首。

E.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知遇之恩,先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诛文丑,但绝不背叛刘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②徙倚:徘徊。③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志:纪念。②扶风:即凤翔府。③忭(biàn):高兴,喜欢。④荐饥:连续饥荒。⑤襦:本意短衣,此处代表所有的衣服。⑥伊:语助词,无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示不忘      一:一致      B.始官舍        治:修筑

C.以客而告之      属:叮嘱      D.而盗贼      滋:增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为休息之所        以为流觞曲水      B.既而弥月不雨      既而儿醒

C.官吏相与庆于庭      夫人之相与          D.又从而歌之        从而师之

3.下列能体现苏轼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     )(3分)

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④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⑤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⑥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3分)

答: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3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