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在众目睽睽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在众目睽睽的地方,没有人去摘花;而在没人注意的角落,就有人偷偷摘花,把公共资源占为己有。

对此现象,人们展开了一场讨论。

甲:趁着没人注意就偷花,是缺乏“慎独”的表现,应该加强道德自律教育。

乙:如果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安上摄像头,那也就没人敢摘花了,关键还在于加强监督。

丙:监督是有效的,但是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安上摄像头,那样社会成本太高了。社会运行的基础还是靠绝大多数人的“慎独”。

丁:监督必不可少,在重要的地方一定要安装摄像头,使潜在偷花者无机可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为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监督虽好,慎独更妙 桃花如霞,梨花似雪,杏花若锦,迎春欲睡,月季初醒,芍药绚烂,牡丹富贵,海棠已醉……突然,一只不文明的手伸过来,折走了美丽的花,真是大煞风景!有人说要监督,有人说要慎独;我觉得,加强监督虽好,提倡慎独更妙。 监督不监督属于外因,慎独不慎独则是内因,内因是关键。摄像头再多,小贼们不还是想方设法在镜头下作案吗? 孔子曰:“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儒家一直主张君子慎独。《礼记•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在独处时,也不能离开正道。正如刘少奇所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汉代王密以十斤黄金向杨震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义正词严地拒绝:“天知,神知,我知,你知!” 所以说,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元代大学者许衡因此青史留名。“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普陀寺豫通大师最终千古流芳。 慎独像一面盾牌,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糖衣炮弹。慎独像一条忠犬,可以帮助我们预警精神之敌。慎独是一剂良方,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社会风气。 人生如酒,或可口,或浓烈,或芳香,慎其独也,它可以变得更醇厚;人生如画,或素雅,或黯淡,或明丽,慎其独也,它可以变得更美丽;人生如歌,或悲戚,或低沉,或高昂,慎其独也,它可以变得更动听。 慎独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做坏事,正如朱熹所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二是继续做好事,正如《淮南子》所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也就是在独自一人时,总能正道直行,不要说一朵花了,就是十斤黄金也不会去碰。 当慎独的君子越来越多,未来的中国将越来越美。阳春三月,我们将看到“人面桃花相映红”而看不到摘花的人,我们将看到“梨花院落溶溶月”,我们将看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我们将看到“沾衣欲湿杏花雨”,我们将看到“鸟自无言花自羞”…… 【解析】 试题分析: 这则材料提供了一个关系型的话题“慎独和监督”,写作立意的角度可以谈论“慎独”的重要性,也可以强调“监督”的重要性,也可以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慎独,即是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具体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 “自律”是属于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范畴的东西。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对的。但我们的社会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我们工作的着眼点,也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人类的全部历史证明,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而纪律和法律是建筑在古代哲学家“人性恶”理论基础上的。纪律和法律就是“他律”,或者说主要是“他律”。“他律”是属于法制范畴的东西。我们要建设一个健全稳定的法制社会,缺少了“他律”是绝对不行的。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忽视或者排斥“他律”即异体监督,就是“人治”。“人治”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序和混乱,这也是无疑的。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以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共同把我们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嘴上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动上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鱼肉百姓”;嘴上说“密切联系群众”,行动上却是“密切联系帮派”;嘴上说“艰苦奋斗”,行动上却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学员们高质量的演唱水平、导师专业指导的同时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使得《中国好声音》刚刚播出就广受好评,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在滕王阁盛会上,王勃一挥而就,《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D、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长廊曲桥、以及  邻的云墙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次也更分明。因此,对于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样,景物就给人以开朗中不失收敛、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游园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目不暇接。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 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2分)

语病处: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亚父之死

房占民

月上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大帐里,酒香流溢。亚父范增与项王对饮。亚父分析着当前的战情,项王不置可否,脸沉似水,亚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

蚊虫舞,不时有巡营的兵士从帐前走过。

大王,您有心事?

项王无语,脸色愈加阴沉。

您累了,咱们改日再议吧。亚父起身作揖。

等——等——项王把手一挥,战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动。烛火在风里摇摇晃晃。

你,年事已高,我看——项王的话没有说下去,可亚父明白,项王是想把自己赶走。瞬间,亚父感觉苍老了许多。他踉踉跄跄地离了大帐。夜深了,灯火里,一片静寂。

亚父,谋于人臣,多次献奇策,楚军因之战无不胜。项王愈喜之、愈忧之。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赶走亚父的是吕马童。

吕马童,项王的乡人,幼年的玩伴,战场上曾替项王挡过一箭,项王视之为亲信。

彭城一战后,项王带兵围汉于荥阳,项王派吕马童入汉,陈平用反间计。

吕马童回项王:亚父已生二心,不可用。

亚父走了,走时,他眼望项王那如山的背影,心如刀割,老泪纵横。

月挂中天,如盘,兵急走。

垓下,项王心力交瘁。鼾声时而疾如奔矢,时而缓如清溪。不知觉中来到一处所在,高崖危耸,松涛震耳,有阴森的凄号声从渊里传来。那云雾缭绕之处,一独舟无所凭依般从渊里渡来,渐近渐明,那摆渡人,神似了亚父范增,正琢磨该如何对话之际,崖壁忽然向斜刺里倒去。项王一惊,口喊,亚父救我——睁眼一看,帐中灯火还明。虞姬卧在身边,温柔地望着他,轻轻地说:大王,亚父已经死了。

项王知道,亚父在去往彭城的路上,已经死了。项王眼里有泪,未滴下,心里痛。

月下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兵少食尽。汉军及各路诸侯将项王围得水泄不通。楚歌声起。闻者垂泣,项王看了一眼自己心爱的虞姬,悲饮酒,歌数阕。虞姬散乱的发在血液里铺开,裙裾掩去了她梅雪般的芬芳。项王泪如雨注。最后破喉之泣定格了项王这一生爱的记忆。

项王上马,八百人突围,疾走至乌江畔,只余二十骑。此时,从江心渡过一船,定睛一看,是项王的故人乌江亭长。远远地便招呼项王上船渡江。项王仰望微明的天空上的那一淡白月痕,又看了一眼远处追来的汉军,慨然长叹:我少年离乡,有八千兵士相随,而今,二十人,二十人啊!我,我还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说罢,早已盈眶的泪再也止不住,风中传来了乌骓马的嘶鸣。

项王双膝一软,跪在了江岸。

老伯,项羽无能,向江东父老谢罪了。说着,项王的头如鸡啄,片刻,额上血肉模糊。

兵士们望着浩渺的江面,皆泣不成声。

项王大喝,快渡江,善待乌骓!声音在江面上飘荡。

小舟越行越远,渐消失在了清晨的江雾里。

项王对敌汉军,疲力挣扎,可手中剑依然若梨花雪舞,在空中上下翻飞,近之者死,触之即亡。再加之项王雷霆般的怒吼,一时之间,汉军竟无一人近前,尤恐避之不及。

项王视敌军中有一熟悉面孔。竟是乡人吕马童!

项王一怔,左肩就中了一剑。项王定睛细看,没错,是吕马童。

吕马童,我待你不薄,你何至于此?

吕马童不答,口里只是不停地喊着,杀项羽,封侯王!项王怒从中来,二目灼灼,望着吕马童,大有恨不能撕之而后快之意。他虚做手势招他近前,吕马童不进反退,口里仍喊着:杀项羽,封侯王!

项王再不等待,一跃而起,剑在吕马童面门前一晃,顿时血花四溅,吕马童的半张脸就开了花,吕马童颓然倒地。项王瞧着呻吟的吕马童,把剑往颈上一放,对着天空大喊:亚父,我来了。

忽停,又喊,天亡我也!三声过后,自刎而死。

吕马童得项王一躯体,汉王封他为中水侯。

项王哪里知道,汉王用反间计,厚赂吕马童,为防项王再度起用亚父,吕马童暗暗使人尾随范增,在一僻静之所,暗箭射亚父,谎报称亚父死于恶疾。史云:疽发背而死。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重点叙写项羽之死,却以“亚父之死”为题,意在强调亚父之死是项羽兵败而亡的重要原因。

B.为厚赂所惑,吕马童背楚附汉,又以暗箭射杀范增,追杀项羽,其奸滑不忠反衬了亚父的赤胆忠心。

C.文章写虞姬之死,不仅映衬出项羽的侠骨柔肠和英雄末路时的悲凉无奈,也给故事带来几分凄美。

D.项羽乌江自刎前大喊三声“天亡我也”,把失败归罪于上天,可以看出他至死未能认识自身的错误。

E.文章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既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也使得故事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2.画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在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3.请根据文本,探析叙写项羽梦境的用意。(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5分)

(孟子曰:)“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谈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设:邪僻,不正。

(1)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谈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2)孟子为什么说自己“好辩”是“不得已”的?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囿:园林。②刍荛:割草砍柴。③雉兔:捕鸟猎兽。④郊关;这里指梁惠王的国都郊区。

(1)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2)请结合上述有关“囿”的文段,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