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小狗包弟(节选) 巴金 一个多月前,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小狗包弟(节选)

巴金

一个多月前,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和狗的事情。据说艺术家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他给人揪回来,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我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包弟在“我”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在“我”“半靠边”时,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最后被打断了后腿,才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B.包弟把巴金一家人当做亲人,当主人不在家时守候在门前,多令人感动!当主人回来时,与主人亲热,仿佛老朋友重逢一般,多么懂感情的小狗。

C.当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时,小狗包弟就成了“我”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我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被红卫兵抄走。

D.送走包弟后,“我”下班回家,虽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但因为它毕竟离开了“我”家,我便感到轻松。

E.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后,“我”便又怀念包弟。

2.从文中看,包弟是怎样的一条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3.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要从那位艺术家的遭遇开篇?(6分)

4.作者为什么以一条小狗反映“文化大革命”的现实?这是什么手法?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8分)

 

1.B 3分 D 2分 2.(6分。定义3分,分析3分。要求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包弟是一条日本种的,聪明可爱,听话忠诚,有情有义的黄毛小狗。当他有所求时,就会作揖。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告知主人,忠于职守而并不讨人厌,当客人来时,懂得讨巧,为大家带来欢乐。当主人不在家时守候在门前,多令人感动!当主人回来时,与主人亲热,仿佛老朋友重逢一般,多么懂感情的小狗。 3.(6分,每1点2分。要求言之成理,语句通顺)①先说别人的故事,然后引入自己的故事,具有引入、铺垫的作用。②与后文“我与包弟”的故事形成照应。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与狗的故事,都说明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文革”造成的人祸惨烈,这类事在全国十分普遍,从而深化了的主题。 4.(8分。“手法”1分;表述4分,其中每点1分,符合下述要求1分;“启示”3分,其中每点1分,符合下述要求1分。要求:言之成理即可;评分重点放在表达上,一是结构清晰,二是有理有据。层次不清,或泛泛而论,字数过少酌情扣分。) ①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让人看到“文革”的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了“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②通过包弟的遭遇,看到一个作家是如何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③通过小狗的遭遇,唤醒人们的自我反省意识。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写作启示:①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②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D项,“我”“轻松”的原因表述不够明确;A 项,描述的是艺术家遇到的狗;C 不是怕狗被抄走;E “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不对。所以选B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变型题,分析包弟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等总体上把握包弟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包弟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塑造了一个听话懂事乖巧的小狗形象。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也就是回答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一段和全文的关系是怎样的。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在形式上,先言其它小狗,再写自己的小狗,很明显是引入话题,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从下文叙述的内容来看,也起着照应作用。在内容上,可结合着写作意图分析,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与我和狗的故事,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深化了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相对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先概述小狗的遭遇以及我的小狗包弟的遭遇,然后自然引出社会现实,从而表现出了社会主题。以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写法。第二问,可联系现实并结合自己的感悟来阐述启示。可从现实意义和大众命运的角度来阐述。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2)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对“真的猛士”的要求是“                                   。”

(3)成语“图穷匕见”出自《荆轲刺秦王》,课文中的原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诗中的“我”“姑娘”,形象鲜明,请你任选一个对象,根据诗作,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若能简要的分析更好。(5分)

2.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试指出本诗所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增目项王      数:shuò 屡次

B.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班人。若,你们

C.人如恐不胜      刑:用刑

D.还霸上   军:驻扎,驻军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C.鸿门宴会上,范增反复提醒项羽控制刘邦未果,紧急招呼项庄进帐舞剑,寻机杀掉刘邦。

D.樊哙闯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他手握剑柄跪直身子,头发直坚起来,瞪眼看着樊哙,眼眶都要裂开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节选)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

1986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2001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下列对“863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促成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B.这是在邓小平批准的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基础上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C.这是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的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D.1986年3月启动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1957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坚定地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于是,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

B.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有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国度的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C.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D.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到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3.根据原文内容和结构,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

B.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首尾圆合型结构。

C.“飞向太空的航程”既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也喻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D.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1999年“神州”一号发射并成功返回仅仅经历了7年,但从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却经历了33年,就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经济实力有限尘封了中国的飞天梦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上海交大数学系蔡申瓯教授,曾在开学典礼的演讲中指出:“我经常看到同学们不停地和手机交流,课下如此,课上也如此。这些媒介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了零碎的小块,从而没有了静心深入思考的时段。想想,我们真有那么多的话要跟人说吗?想一想,我们说的话是否有一定的内容,还是琐碎无聊之事。”他希望学生不要被手机控制生活和时间,他建议同学们“醒着的时候,每天把手机关一两个小时”,不分心地思考一些问题,专心地深入一些知识,静心地体会一下感情的波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议论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