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张缅字元长,车骑将军弘策子也。年数岁,外祖中山刘仲德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

张缅字元长车骑将军弘策子也。年数岁外祖中山刘仲德异之尝曰:“此儿非常器为张氏宝也。”齐永元末义师起弘策从高祖入伐留缅襄阳年始十岁每闻军有胜负忧喜形于颜色。天监元年弘策任卫尉卿为妖贼所害缅痛父之酷丧过于礼高祖遣戒喻之。服阕袭洮阳县侯召补国子生。

起家秘书郎出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断决允惬甚称赏之。还除太子舍人、云麾外兵参军。

缅少勤学自课读书手不辍卷尤明后汉及晋代众家。客有执卷质缅者随问便对略无遗失。殿中郎缺高祖谓徐勉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鹓行之首,宜详择其人。”勉举缅充选。顷之出为武陵太守还拜太子洗马中舍人。缅母刘氏,以父没家贫葬礼有阙遂终身不居正室不随子入官府。缅在郡所得禄俸不敢用乃至妻子不易衣裳及还都并供其母赈赡亲属虽累载所畜一朝随尽缅私室常阒然如贫素者。累迁北中郎谘议参军、宁远长史出为豫章内史。缅为政任恩惠不设钩距吏人化其德亦不敢欺故老咸云“数十年未之有也”。

大通元年征为司徒左长史以疾不拜改为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俄迁御史中丞坐收捕人与外国使斗左降黄门郎兼领先职俄复为真。缅居宪司推绳无所顾望号为劲直。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以励当官。

中大通三年迁侍中未拜时年四十二。诏赠侍中加贞威将军侯如故。赙钱五万布五十匹。高祖举哀。昭明太子亦往临哭。

缅性爱坟籍聚书至万余卷。抄《后汉》《晋书》众家异同为《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又抄《江左集》未及成文集五卷。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祖中山刘仲德异之          异 :认为……与众不同

B.自课读书                     课:检验、考核

C.虽累载所畜                   畜:同“蓄”,积聚

D.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    图:图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张缅美德的一组是(  )

为张氏宝也              丧过于礼 

随问便对,略无遗失     此曹旧用文学 

坐收捕人与外国使斗    性爱坟籍,聚书至万余卷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缅年幼时便很懂事。年仅十岁时父亲张弘策跟随高祖征伐义军他关心战事脸上的喜忧也会随高祖军队的胜负而显露出来。

B.张缅对父亲感情深厚。天监元年时任卫尉卿的张弘策死去后张缅因为父亲惨死而过度悲伤高祖派人告诫他不许这样做。

C.张缅非常孝敬母亲。他在地方为官时自己和妻子儿女都省吃俭用把省下的俸禄用来供养他的母亲和周济亲属。

D.张缅因为办案无所顾忌而被称为“劲直”之人。他死后,高祖很是伤心赐了很多财物昭明太子也亲自前往吊唁。

 

1.D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D项,图:绘画,动词,根据语境“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其形”是名词性,推断,“图”应该是动词,而D项将“图”解释为“图画”是名词,显然不通。A项为意动用法,B项,课:考核,如,有官无课,是无官也。C项,畜:通假字,通“蓄”。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直接表现张缅美德,①是刘仲德对张缅的夸奖,是侧面表现他美德;④是高祖的话,不能正面表现他的美德;⑤是张缅因事获罪。所以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本题的关键点是理解“缅痛父之酷,丧过于礼,高祖遣戒喻之”这句话,根据常识,行孝道是常理,高祖是不会做出“告诫他不许他这么做的”的决定的。B项说“高祖派人告诫他不许这样做”,属于曲解文意,原文是:高祖派人劝他,开导他。故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张缅,字元长,是车骑将军张弘策的儿子。张缅年仅几岁时,外祖父中山人刘仲德认为他与众不同,曾经说:“这个孩子不是普通的人,是张家的贵宝呀。”齐永元末年,义军起义,张弘策跟从高祖入京讨伐,把张缅留在襄阳,他当时才十岁,每次听说高祖军或胜或败的消息,内心的欢喜忧愁表现在脸上。天监元年,张弘策任卫尉卿,被妖贼杀害,张缅悲伤父亲死得很惨,服丧超过了常礼,高祖派人劝说开导他。守丧期满,继承洮阳县侯,召补国子生。 从家中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出任淮南太守,当时年仅十八岁。高祖担心他年少不熟悉吏事,就派主管文书封取郡曹的文案,看到他断决案件妥帖,很称赞他。回京后授予太子舍人、云麾外兵参军。 张缅小时候很勤学,自己考核读书所得,手不离书,特别精通东汉及晋代众家的学说。如果有客人拿着书求教,随问便答,基本上没有遗漏缺失。殿中郎这个位子缺人,高祖对徐勉说:“这个职位一直用有文才的人,况且在朝官行列的首位,应该仔细地挑选所任用的人。”徐勉举荐张缅来担任。不久,张缅出京担任武陵太守,回京后授予太子洗马,中舍人。张缅的母亲刘氏,因为张缅的父亲死时家庭贫穷,安葬的礼仪有不周之处,于是终身不居正室,不跟随儿子住入官府。张缅在郡所得俸禄不敢轻易使用,竟然到了妻子儿女不更换新衣裳的地步,等到还京时,都用来供给他母亲和周济亲属,虽然多年积蓄,一时便全被用尽,张缅的家中常常像清贫的人家一样空无所有。多次升迁担任北中郎谘议参军、宁远长史。出任豫章内史。张缅做官时实施恩惠,不因为有怀疑而反复调查,官吏百姓被他的恩德感化,也不敢欺骗,年高而见识多的人都说“几十年没有这样的人了”。 大通元年,被征入任司徒左长史,因为有病没有受任,改任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不久升任御史中丞,因收捕百姓与外国使者斗殴获罪,被贬为黄门郎,兼任早先的职位,不久又由暂时代理转为实授。张缅担任御史,审问处治案件无所顾忌,被称为劲直。高祖就派画工绘制张缅的图像放在尚书治事的官署,来勉励任职官员。 中大通三年,升为侍中,没有上任,去世,年仅四十二。皇上下诏追赠为侍中,加贞威将军,爵位像先前一样。赠送丧葬费钱五万,布五十匹。高祖高声痛哭以哀悼。昭明太子也前往吊唁号哭。 张缅生性爱好古代典籍,收藏的书达一万多卷。抄录《后汉书》《晋书》,指出众家异同之处,编撰成《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又抄录《江左集》,没有来得及完成。有文集五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C.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D.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就是,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没有承担起生活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背离了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B.文艺之所以不能照搬生活,是因为文艺创作体现着文艺家的主体性、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体现着艺术家对反映对象的发现和选择。

C.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顾及社会效益,这样才有可能改变文艺低俗化的状况。

D.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所以健康或不健康的文艺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文艺大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6分)

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今天从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自2013年起,各地各校将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公布测试总体结果并向学生和家长通报。

为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部从2013年起将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全面升级测试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省级教育部门将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确保测试数据100%上报。

“各校要开足上好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挤占体育课时,同时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检验学校体育成果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质量监控,提高测试科学化水平。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 以“时间”为开头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6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窗户。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 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

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⑥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③⑤④②①    D.④②①⑥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