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7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

古代诗歌阅读(7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从这些景色可看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寂静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C、诗人在归鸟的鸣叫声中,无奈地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D、本诗以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政治上被贬官后的豁达洒脱。

2.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4分)

 

1.C 2.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解析】 1. 试题分析:可从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的角度分析,C“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心情也不好的郁闷心情。所以选C。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网”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网”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网”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从“网”的有形和无形思考,联系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考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知安吉州。

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

大兵至,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曰“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阁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淮西运辖                 迁:迁徙                

B咸淳末,知安吉州            除:任职

C有掠人货财其主谢过而还之者  诣:到   

D大兵至,其东西门             军:驻军

2.以下各组句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

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人皆倒囷以应之

A     B     C     D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良淳是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世的操守。出仕后,所到之处以干练有治理才能著称。

B分宁,是江西的大县,习俗喜欢喧哗和攻击别人,赵良淳治理该县,没有使用刑法和杀戮,任用胥吏选取忠厚孝顺的百姓,亲自尊敬礼遇他们,将分宁治理得政绩斐然。

C范文虎派使者拿着书信来招降良淳烧掉书信斩杀了使者。元兵来到,赵良淳率领众人守城,晚上不回家就露宿在城墙上。

D赵良淳斥众人,让家里人出去躲避,自己却不愿逃跑,苟且偷生。两次自尽,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2)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阁自经。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语句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B.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夫晋,何厌之有? D. 是寡人之过也。

2.下列加点的古今词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

C. 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D.              去,离开;

3.下列加点实词在句中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A函陵,秦军氾南    军:动词,驻军,驻扎   

B越国以            鄙:名词,边邑            

C与郑人             盟:动词,订立盟约;建立同盟      

D 共其乏困             乏困:名词, 缺少的东西

4.下列加点词活用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B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C若不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D越国以远(鄙,使……成为边邑)

5.通假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B共其乏困 (共,通“供”)

C何厌之有? (厌,通“餍”,讨厌)

D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中国文化从理想型文化转向世俗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出现了闲暇。闲暇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是和工作相对的,闲暇时间是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它属于现代中国都市生活中的社会时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闲暇时间的出现,首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其次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制度变化有关。如果我们把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加以比较,可以发现,过去劳动时间比闲暇时间更重要,但现在的情况似乎颠倒过来了。各种公休日,已经使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加,过去工作是中心,好好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如今努力工作,好好休息,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大量闲暇时间的出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一些统计数据表明,在闲暇时间里,除了饮食和继续教育外,绝大多数时间已经被娱乐活动所主宰。和具有宗教传统的其他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世俗的现世精神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休闲性的文化活动。

但当闲暇时间占据重要位置时,一种时间的压力也就形成了。这一种心理的时间压力,它以物理时间表现出来。在一个时间紧迫无暇休闲的状态下,人是不会有任何怎样打发时间的疑问的。但当时间变得充裕而不知该如何度过时,时间就具有一种心理的压力。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化中,一些人对所谓“找乐和逗乐”的文化动向深感不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闲暇的时间压力的必然要求。于是,无聊也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应运而生。从个体角度说,无聊给自己带来的是一种选择的要求,即通过对某种活动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无聊状态。心理学实验表明,感觉刺激剥夺的状态是一种极其难以忍受的状态。这表明,如果人的心理机能在闲暇时间压力给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某种需求,某种把文化活动向休闲娱乐方向转变的必然倾向。文化接受者(受众)对文化生产的要求,已经完全不同于理想主义文化中那种激情的工具主义的文化,而是需要更加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消费。因为闲暇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充分的放松和享受。这样一来,闲暇时间的压力,就转化成一种对消费行为类型的压力和强制。过去那种以崇高为特征的文化,那种以精神的超越的痛感升华为标志的文化,显然已经不能作为基本形态而存在。一言以蔽之,闲暇的时间压力最终转化为对世俗性、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需求。

(节选自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

1.关于“闲暇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闲暇时间是指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它在现代中国生活中的社会时间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科学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制度变化,这两方面带来了闲暇时间。

C.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相比,在过去是后者更重要,而现在的情况是前者变得更重要了。

D.闲暇时间大量增加,使我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改变,并由此导致了我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2.关于闲暇的时间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当闲暇时间占据重要位置时,人们就产生了怎样打发时间的疑问,时间就具有了一种心理的压力。

B.当时间变得充裕而不知该如何度过时,无聊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就应运而生了。

C.闲暇的时间压力,给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是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消费需求。

D.闲暇时间的压力,使过去那种以精神的超越和痛感升华为标志的文化已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闲暇时间里,人们已经完全被娱乐活动所主宰,世俗的现世精神把人们引向休闲性的文化活动。

B.出现所谓“找乐和逗乐”的文化动向,正是闲暇的时间压力的必然要求,人们没必要对此感到不安。

C.闲暇充分放松和享受的基本性质,决定了闲暇时间的压力,必然转化成一种对文化消费行为类型的压力和强制。

D.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出现了闲暇,这自然使人们抛弃了过去那种以崇高为特征的文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9月19日,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登陆纽交所,上市挂牌交易,马云正式成为中国首富。现在的一切与他对梦想的执着密不可分。

对于梦想,马云曾说:“人可以十天不喝水,七八天不吃饭,两分钟不呼吸,但不能失去梦想一分钟。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因为这代表着对未来没有希望。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有梦想就不在乎别人骂,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最后会坚持下去。”

有老朋友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年难熬的日子,然后才有今天的辉煌。你真不容易!”马云说:“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日子一成不变,还坚持几十年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

马云的“梦想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6分)

雨巷   康桥   橘子洲   大堰河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