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

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

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1.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1.(4分)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 2.(6分)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 ② 运用典故。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 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实的愿望成空做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来分析,上阙中,“几兴亡”陈述的是历史兴衰;“千古英雄成底事”描述了历史英雄已逝;“草”“茫茫”“霜”等词渲染了荒凉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感叹与思索。下阙可结合着“有意”“扫沙场”“击楫中流”表现了作者年轻时的远大志向;“空怅望”表现了作者终成一场空,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对赏析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知识积累,结合着具体诗句来分析,上阙可抓住描写的“平沙”“洗岸”景物特点,“草接天长”“霜”,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的惆怅、担忧之情,故此为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下阙,“馘名王”“ 欲上治安”等是历史典故,故运用的是典故的手法。“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这些都是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少年有意”“空怅望”从年轻时的志向与现实的理想落空进行对比,故运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燕荣,字贵公,华阴弘农人也。父偘,周大将军。荣性刚严,有武艺,仕周为内侍上士。从武帝伐齐,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高祖受禅,进位大将军,封落丛郡公,拜晋州刺史。从河间王弘击突厥,以功拜上柱国,迁青州总管。荣在州,选绝有力者为伍伯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奸盗屏迹,境内肃然。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畏若寇仇,不敢休息。上甚善。后因入朝觐,特加劳勉。荣以母老,请每岁入朝,上许之。及辞,上赐宴于内殿,诏王公作诗以饯之。

伐陈之役,以为行军总管,率水军自东莱傍海,入太湖,取吴郡。既破丹阳,吴人共立萧瓛为主,阻兵晋陵,为宇文述所败,退保包山。荣率精甲五千蹑之瓛败走为荣所执晋陵会稽悉平检校扬州总管寻征为右武候将军。突厥边,以为行军总管,屯幽州。母忧去职。明年,起为幽州总管。荣性严酷,有威容,长史见者,莫不惶惧自失。范阳卢氏,代为著姓,荣皆署为吏卒以屈辱之。鞭笞左右,动至千数,流血前,饮啖自若。尝按部,道见丛荆,堪笞棰,命取之,辄以试人。人或自陈无咎,荣曰:后若有罪,当免尔。及后犯细过,将挝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荣曰:无过尚尔,况有过邪!榜棰如旧。

荣每巡省管内,闻官人及百姓妻女有美色,辄舍其室而淫之。贪暴放纵日甚。是时元弘嗣被除为幽州长史,惧为荣所辱,固辞。上知之,敕荣曰:弘嗣杖十已上罪,皆须奏闻。荣忿曰:竖子何敢弄我!于是遣弘嗣监纳仓粟,得一糠一秕,辄罚之。每笞虽不满十,然一日之中,或至三数。如是历年,怨隙日,荣遂收付狱,禁绝其粮。弘嗣饥馁,抽衣絮,杂水咽之。其妻诣阙称冤,上遣考功侍郎刘士龙驰驿鞫问。奏荣虐毒非虚,又贼秽狼籍,遂征还京师,赐死。先是,荣家寝室无故有蛆数斛,从地坟出。未几,荣死于蛆出之处。

(《隋书·卷七十四 列传三十九 酷吏传》)

:伍伯,一种为官吏出行开道护卫的力役,文中指掌刑衙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见丛荆               次:驻扎

B 突厥                 寇:侵犯

C 流血                 盈:充满

D 怨隙日                 构:形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功授开府仪同三司        相如度秦王诈佯为予赵城

B 笞棰                  大王为此计

C 阻兵晋陵                会稽山阴之兰亭

D 上甚善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燕荣性格刚严,武艺高强,为官以严厉著称,管辖地区盗贼绝迹,百姓相安无事,隋文帝对其颇为赏识,还特地加以慰劳勉励。

B 某次燕荣鞭打一人,那人辩解说自己没有犯罪,于是燕荣答应他如果他下次再犯错,就宽恕他不施以惩罚,后他再次犯错,虽然别人替他求情,但那人仍然遭到鞭打。

C 后燕荣每次巡视幽州境内,听说官吏百姓的妻子、女儿有长得美丽的,就住在那家把这些女子奸污,贪酷暴虐放纵任意,一天比一天厉害。最终因他的暴虐凶残、贪赃污秽而被隋文帝赐死。

D 元弘嗣被任命为幽州长史时,害怕被燕荣所侮辱,所以坚决推辞。隋文帝下诏书想要庇护元弘嗣,却反倒招致燕荣的刁难、毒打和关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荣率精甲五千蹑之瓛败走为荣所执晋陵会稽悉平检校扬州总管寻征为右武候将军。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3分)

及后犯细过,将挝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技术风险与知识博弈

现代科技带的技术风险分为技术本身和使用者两类原因。技术本身的原因主要是技术的局限性、不成熟,没有开发出和安全技术相配套的技术等。技术使用者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者操作不当,忽视、粗心或不会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但在现实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更多一些。我们无权要求科学家为我们提供完全确定的知识与安全的技术,但若科技工作者不是过分相信其知识和技术的确定性.而是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加以关注的话,就有可能减少技术风险导致的伤害。

技术风险本质的根在于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科学理性,坚信只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坚持科技至上论、科技万能论。这种片面的乐观主义导致科技发展缺乏应有的规范和预警。科学技术不受限制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但同时也使这种控制达到极限,因为由这种控制所产生的是新的意外后果,即产生各种风险和危机。

现代化初期,人们总是试图利用科技手段定位并控制风险,通过进一步发展技术规避风险,消除不确定性,认为只需掌握更好的技术、知识、方法,并且更准确地重建联系和模型,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我们真正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为了执行和完成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超乎寻常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类世界,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另外,在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方面,又往往会陷入风险循环论的怪圈。用技术手段和方法化解风险、危险,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这种多元复杂背后的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问题不容忽视。

技术风险的问题与技术政策密切相关.而技术政策的最终形成是多方知识博弈的结果。传统技术政策注重促进技术,而较少关注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对于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是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针对技术变迁对人的安全、健康、环境、工作和更新的社会模式的影响,相应的应对系统显得迟钝而滞后,以至于很少能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工具理性垄断着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专家们控制着社会的技术选择,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制定,而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则因为知情不充分而被剥夺了参与评论的机会。(摘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作者张彦,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技术风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风险是指因受技术局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的风险,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B.技术风险包括技术本身的风险和技术使用者方面的风险,风险减少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科技工作者能对技术的不确定性的关注程度有必然的关系。

C.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因素较技术本身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观使得科技发展缺乏规范和预警.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和危机。

D.技术风险的相关问题与多方知识博弈之后形成的技术政策密切相关,多方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对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技术风险的两方面原因中,技术使用者如果在使用技术时操作恰当,重视或会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也能够减少风险伤害。

B.利用科技手段控制、规避风险,在现代化初期产生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的复杂化,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C.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的同时,必须重视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的出现,因为技术风险有时候会落入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的怪圈。

D.现代科技条件下,既要注重技术,也要注重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其应对系统甚至要超前考虑,提供真正对技术进行改革的机会。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从某些方面说,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比技术本身的原因要多。科学家如果能及早关注某些技术的不确定性,就有可能减少这些技术对人类的伤害。

B.现代社会技术风险是技术发展中的客观产物,但通过运用技术方法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就可以规避风险、化解危险。

C.利用科技手段定位并控制风险,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D.对技术风险的预警、控制和治理,体现了人类应对技术风险的智慧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更多地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做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都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查看答案

请根据文段所给情景,展开想象,补充对话。(6分)

在一片沼泽地里,农民特意种植了芦苇,打算在秋天收割编成苇席。在芦苇丛里有一根竹子,这根竹子向旁边的芦苇抱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芦苇却笑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过了几天,农民把这根多余的竹子给拔掉了。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5分)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裂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