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B.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C.近两年,我国专利申请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望文生义,风声鹤唳,前秦符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B项,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C项,使用对象不当,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D项,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面对众人的夸赞,这位年轻的歌手表示,自己还在学习阶段,完全不能和那些音乐前辈_______

②神话能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迷信则使人们相信“妖魔鬼怪”,可是总有人区分不开,将二者_______

③今天的写作条件,和鲁迅几十年前开始从事创作时相比,是不可_______了。

A.混为一谈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B.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C.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同日而语  D.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熊庆来:像数学一样一丝不苟

①熊庆来(1893—1969),云南省弥勒县人,数学家,教育家,曾任教清华大学,后任云南大学校长。

②在关于熊庆来的文献中,被广为提及的事情只有一件:他对学生华罗庚的知遇。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凭着对一篇数学论文的赏识,便决定聘请只有初中文凭、在乡下小店做店员的华罗庚。

③这件事情如此著名,几乎掩盖了熊庆来的其他生平。在他曾经执掌的云南大学,曾有学生在对华罗庚表达景仰的同时却问道:熊庆来是谁?

④这名世界函数数学领域的大师、中国数学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在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数学先驱”多年以后,被人遗忘。

⑤其实,熊庆来爱惜人才,早有名望,不少穷苦学生都曾受他资助。在云南教书的时候,他常寄钱给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严济慈,即使是自己没有钱的时候,也要托妻子去把一件皮袍子典当,换钱寄去。

熊庆来教授学生,十分认真,连批改作业也一丝不苟。用毛笔红字将作业中的错误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碰到好的作业,则大笔一挥,写个“善”字,一脸满意。

⑦可以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是他自认为平生最幸运的事情。即使在任校长的最忙碌之时,他也要每周亲自为学生上几节课。而每到年节,他常把单身教员请到家里吃饭。

⑧即使到不能教学的时候,他也要想办法把教授和学生们叫到自己家里来,办起现场讨论班。

⑨儿子熊秉明回忆,父亲熊庆来“平实诚笃”,他举止言谈缓慢而持重,不善词令,生活恬淡,与一切娱乐和享受都无缘。

⑩不过,恬淡也分场合。在一次讨论会上,他曾就学生要不要参加运动的问题,和闻一多意见发生碰撞。这个搞数学的人显然不懂政治。他坚持认为,要救中国的积弱,学校师生就应“每人守住他的学术岗任,兢兢业业地去做,而不应当驰心于学术以外的事物”。

碰到该坚持的事情,这位总是一脸和气的数学家,总是显示出他的刚硬来。有人评论,他的这个特性,正如他所爱的数学一样,一丝不苟。

比如学术独立,是熊庆来一贯的坚持。在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前,他和当地官员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校务行政省政府不加干予”,学生入学须经考试录取,不能凭条子介绍。

再比如,主持校务多年,熊庆来十分重视清廉。每年新生考试前,不少人托人情,送礼,他都原物退还。有一年,熊庆来赴法国,向教育部申请了1万美金的款项,准备为云南大学添购数学书籍。不料后来因云南大学解散,他也就此留在美国,生活非常拮据,他却始终没有动用这笔款项一分钱。直到几年后,一位在法进修的云大医学院毕业生回国,他才把这笔钱所购得的图书交给学生,转交云大。

校长工作繁忙,熊庆来经常顾不上回家吃饭,有时候需要打电话连叫三四次。然而他却不肯放下自己手头的学术工作。他的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以上。有时候,熊庆来本已经上床躺下,却忽然想到文章中写错了一个字母,担心第二天会忘掉,便连忙穿好衣服,起来修改,这才放心入睡。

等到年纪大了,他因为脑溢血而半身不遂,右手不能写字。为了工作,他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就用这只半残的左手,他整整写了20年的研究论文。碰到撰写外文稿,他只能缓慢地用左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打字。有一半以上的论文就是这样写成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语言典雅华丽,从不同方面突出了熊庆来先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辉煌丰硕的学术成果。

B熊庆来先生爱才惜才早有名望,华罗庚、严济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都曾得到过他的大力资助。

C熊庆来先生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仔细,一旦发现错误,就一一圈出,并加以改正。

D熊庆来先生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到底,从不妥协,办事讲原则,不徇私情,廉洁自律。

E熊庆来先生对学术研究一向执着,一丝不苟,才思敏捷,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

2.本文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熊庆来先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6分)

 

 

3.本文最后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2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3)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生于忧患》)

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  《出师表》)

6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7)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8)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9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10)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   购求:重金求取

B.间至雁门北口                       间:道路中间

C.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   判:兼管

D.身被数十创                         被:遭受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3)

①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⑥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3.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B.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C.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D.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业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同伴多一倍。一生都在疆场厮杀,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无敌”。

B.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恰逢契丹侵入雁门关,杨业率军大败契丹军。

C.杨业说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但监军王侁认为杨业有其他的意图,杨业为表明清白决定首先出战。

D.潘美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守到巳时,之后王侁派人打探消息,听说杨业兵败,立即指挥军队退却。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绚丽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瞩目的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C“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D 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一句诗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C.明代陆时雍的话和《文心雕龙·明诗篇》可以表明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为“从重性情到重声色”。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格律体走向自由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要完美统一起来,就能真正成就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