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周末放学之后,校门口自成一景,请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周末放学之后,校门口自成一景,请你具体描绘这一场景,并加以评价。

要求:①描写要细腻,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积极,表达得体。

③不少于150字。

 

“零零零……”响亮的放学铃响起,打破了寂静的校园,更打破了劳累沉闷这把囚禁着我们的活跃的心灵的枷锁。随着老师的一声“放学”,漫漫人海便从四面八方涌出,一出学校大门,就投入到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有的同学则不紧不慢的走着,手里还捧着一本书,正读得津津有味,不时的发出咯咯的笑声。有的则与其他同学勾着肩,搭着背,不住的聊着天。还有的呢,似乎是有什么事情,急匆匆的往家里奔去。不久,学校就仿佛被水泵抽空了一般,再也没有喧闹的声音。空荡荡的校园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解析】 试题分析: 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杯茶

 

之前未想到茶会与我结缘,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

②小时候家境清贫,母亲每次去茶叶店买茶,买回的都是一包包廉价的茶末,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喝茶时就是鼓起腮帮吹一吹杯中的那层碎末的,以为茶的颜色天生就是黄色的。对于茶的所有认识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

③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这么浑浑噩噩地喝了许多年的茶,有一天来了一位朋友到我处作客,坐下来就说,新茶上市了,你这儿有什么好茶?我想当然地从抽屉里取出一袋茶叶,指着标签上的价格说,这是好茶。没想到朋友喝了我的茶后面露尴尬之色。我失望地说,这茶还不算好?朋友说,应该是好茶的,不过,你是不是把茶跟樟脑放在一起了?

④我记不得那包茶叶是否真与樟脑同处一屉了,但朋友端着茶杯欲饮又止的表情使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我第一次认识到嗜茶者的这一常识:茶是有好坏之别的。

⑤朋友中有许多热爱品茗集茶的,其中又有江苏茶、安徽茶、龙井茶等各派之分。我以前听他们对自己钟爱的茶大肆赞美时,常常不知所云,但后来身不由己地受了影响。某一个安静的春夜,捧住一杯新沏的春茶,突然对于茶的美妙有了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顿悟,茶的无可比拟的绿色,茶的无可比拟的香气,果然就在手边,果然就在嘴里。从此便放不下手中的一杯清茗。

⑥喝茶之事从来不是为了发幽幽思古之情,喝茶是自我款待的最简捷最容易的方式。喝一杯好茶,领略茶中的绿色和香气,浮躁蠢动的心有时便奇异地平静下来,细细品味了竟然怀疑这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绿色仙药,它使我们在纷乱紧张的现实中放松了许多,就因为注水泡茶的一个动作,就因为举起茶杯时的一种期待,就因为杯中的那点绿色,那缕香气。

⑦喝茶之事似乎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有时透过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绿色的芽尖,你可以轻易地获得对水泥墙钢条窗外的山野自然的想象,想象万树萌芽,想象雨露云雾,想象日出日落时的大片大片的绿色世界。在人们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里,这样的精神漫游或许也算一种享受了。

⑧我后来再也没让我的茶叶染上樟脑味,许多朋友告诉我保存茶叶的方法,或入铁罐,或入冰箱,或者用牛皮纸封贮。我每年春天都在家里为那些新摘的茶叶寻找它们的居所。它们的居所马虎不得,因为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两个“从未想到”开篇,既暗示了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昔日饮茶之事。

B第④段中“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一句,主要表明了作者一次对不住朋友就终生记挂在心上的特点。

C⑤⑥⑦三段层层递进地表明自己新的饮茶观,也写出了作者对纷乱紧张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

D文章尾段作者为新茶寻找居所,既与首段中的“重要的意味”相呼应,又给读者以启发和联想。

E作者的饮茶观之所以发生了改变,是因为他生活空间的日益狭窄,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2.第④段“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一句中,“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3.第①段中说“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这“重要的意味”指的是什么?(4分)

4.联系全文,分析结尾句“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的作用。(5分)

 

查看答案

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建立国度之多,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渐渐被老成持重,忧患重重的顾虑所取代,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审美中那种大刀阔斧,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引自《六朝美学》)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宋朝时,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也都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可从服饰的演变中体现出来。

B.各朝各代的任一时期的服饰风格,都能透露出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C.明代因为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

D.宋朝服饰设计取纯朴淡雅之美,是受到了当时程朱理学这一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E.封建社会末期,留学生学习西洋文化,崇洋媚外,因而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

2.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或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惯束罗裙半露胸”,唐朝女子衣装开放程度令现代人也望尘莫及,这显示出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之高,女权得到充分尊重。

B.唐代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堪称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它引领的时尚潮流致使奇禽异兽绝迹,造成一场生物界的巨大灾难。

C.从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可以看出服装对中国古人审美意识的影响,比如六朝“清瘦”的服装特征影响了当时的清谈风尚。

D.服装设计师们只要能够抓住时尚的脉搏,跟随时代的潮流,就一定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3.唐代前期向后期转化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审美倾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查看答案

用诗文原句填空。(8分)

①李白、杜甫、白居易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当之无愧。李白,始终蔑视权贵、不向权贵折腰,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

杜甫,悲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于是他在《登高》中吟诵:“                

                 。” 白居易,关心下层人民的疾苦,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于是他在《琵琶行》中悲叹:“                                     !”

②“鹏程万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1分)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诗歌一、二句用“桃李”比喻南国佳人容貌如花开般鲜妍,光彩照人。

B诗歌三、四句“朝游”“夕宿”进行对比,表现了主人公闲散、寂寞的生活。

C诗歌五、六句中“薄”的意思是轻视,“谁为”即“为谁”,宾语前置。

D诗歌七、八句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短暂、容颜易老的无奈。

E这首诗通篇以美人作比,意在表现诗人恃才傲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

2.对下列诗评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诗评:清代张玉榖说:“此诗伤己之徒抱奇才,仆仆移藩,无人调护君侧,而年将老也。通

体以佳人作比,首二自矜,中四自惜,末二自慨,音促韵长。”(《古诗赏析·卷九》)

A张玉榖认为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是因为自己才美却不被看重,恐湮没于世而嗟伤。

B张玉榖认为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佳人的“自矜”之情,意即为貌美而自负。

C张玉榖认为曹植和佳人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故诗人以佳人作比。

D这首诗清丽自然,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确如张玉榖诗评所言。

3.这首诗的五六句是如何体现“自惜”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取材于辛弃疾《美芹十论·察情第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