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4·13”哈尔滨火车脱线案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3哈尔滨火车脱线案成功告破。因为吴振金破坏铁轨并非临时起意,整个事件只有他一人完

成,所以在警方拿出的诸多证据面前,他最终供认破坏铁轨的事实。

B.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大型明星真人秀父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节

目火爆的原因是人们对“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长期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C.“人肉搜索”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的损伤,这与传统的

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D.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

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A项强加因果。 C搭配不当,应该是“物质的损失和精神的损伤。 D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

并要他赶快请客。

B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

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C 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

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D.虽然,职责特到部门,也是希望铁路运输前进,不过,与其求全责备铁道部,不如个个都当诸葛

亮,为铁道建设和铁路客运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霄   踯躅(zhí zhú  绰约(zhuó   扁舟子(piān    震古烁今

B宣泄   绸缪(chóu miù 戎马(róng   捣衣砧(zhēn)    豆蔻词工

C.危樯   迤逦(       荠麦       玉簟秋(diàn    列却霹雳

D坐镇   潺湲(chán yuán 碣石(jié      玉搔头(sāo     云栈萦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散尽千金济英才

                ——追忆邵逸夫先生

17中午,站在写有“逸夫楼”三个字的大楼前,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校长乐平海心中感慨万千:“多亏了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学楼,经受住了芦山强烈地震的考验。”这一天,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7岁。

“逸夫楼”见证慈善一生

  虽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邵逸夫的长相与生平,但或多或少都听过或见过“逸夫小学”、“逸夫楼”等由他捐助的设施,这些见证了邵逸夫慈善为怀的一生。

  苏州大学姜礼尚教授曾与邵逸夫先生有一面之缘。时任苏州大学校长的姜礼尚教授回忆说,1992年自己随受捐赠学校代表团前往香港参加捐赠仪式,和邵逸夫有了一面之缘。“邵逸夫先生虽然做了这么多慈善,也有很高的社会威望,但为人十分低调。”姜礼尚说,但邵逸夫先生的亲和力很强,在晚宴上主动与代表团代表们合影。

  邵逸夫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支持内地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据教育部消息,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先生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元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邵逸夫奖”媲美诺贝尔奖

  邵逸夫先生长期支持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发展,也关注人类科学进步,创举之一是设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该奖项成立于2002年,设有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以及数学科学三大奖项,单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足以媲美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邵逸夫奖”自2004年起已颁奖10次。有人拿了“邵逸夫奖”之后就拿了诺贝尔奖。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先生于2004获得首届“邵逸夫数学奖”。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与高校合办艺员培训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初,邵逸夫先生向当时的国家教委提出,希望在内地选择一所大学创办电视演员艺训班,吸收内地人才,进行培训后进入香港无线电视(TVB)工作两年。这一设想得到国家教委的支持,最终将合作点定在了邵逸夫先生曾经捐赠过的华南理工大学。

  据参与该项合作的鄢秋萍老师回忆,艺员培训中心面向内地招生,由香港无线电视提供资金支持,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内授课,双方邀请艺术专家对学员进行授课与培训,经过培训的艺术人才以及电视技术人员可以进入TVB工作。一直到1996年共举办了近10期培训班,培养出邵兵等一大批演艺人才。

逸夫先生一路走好

  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传到先生在故乡浙江多次捐助过的浙江大学,许多师生和校友纷纷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表示哀悼和敬意。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韦路说:“邵逸夫的名字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向邵老致敬!”

  淮阴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朱延华翻出了一份20年前的校报,上面在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我校“逸夫图书馆”落成》,编辑是朱延华。朱延华说:“‘逸夫图书馆’建成,从校长到学生精神都为之一振,这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东南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小男表示,斯人已逝,福泽后人,东南大学师生将永远感念这位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慈善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景泰教授说:“2007年,我亲自参与了逸夫基金投资我校300万元港币的项目,沈航师生会永远铭记这个名字。”

  同济大学档案馆馆长朱大章说:“近20年来,‘逸夫楼’一直是同济利用率最高的建筑之一。”网友“啖月忽律”说:“我在‘逸夫楼’里扯过皮,拿过奖,看过毕业典礼,读过书。愿老人家走好!”

  “我们会永远感谢邵先生捐资助教的千秋功业,勤勉求是,严谨治学,为国为民,前行不辍。”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顾玉林说。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传记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主标题“散尽千金济英才”突出主题,副标题“追忆邵逸夫先生”补充传主,两者结合,塑造了捐资助学的邵逸夫先生的伟大形象。

B.文章开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校长乐平海心中感慨万千”这段文字既引出下文对邵逸夫先生的介绍,有统领了全文,点出主题。

C.邵逸夫先生长期支持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发展,关注人类科学进步,创立了“邵逸夫基金”和“邵逸夫奖”,迄今捐款金额达到了475亿元。

D.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传到邵逸夫故乡的浙江大学,许多师生和校友纷纷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表示哀悼和敬意,这是因为邵逸夫先生曾多次捐助过这所大学。

E本文叙述了较多人物对邵逸夫先生的评价,这是对传主的侧面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2.邵逸夫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6分)

3.文章中的四个小标题有怎样的作用?试结合文章的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4.古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豪迈,今有邵逸夫先生“散尽千金济英才”的慈悲为怀。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就“千金散尽”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2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3)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庭芳①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     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告别。②元丰三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