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5分) 一卷《红楼》触百思 王景山 伴随周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5分)

一卷《红楼》触百思

王景山

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

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

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恐怕就鲜有人知了。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至近3年来,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独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姐专事录音记录……

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周汝昌作的这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

(节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注】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别号触味道人,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周汝昌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喜欢“国货”和民族风俗、建筑、音乐等,而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B.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的学术生涯,突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也表现出他精研学问、痴迷红学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C.尽管生于乱世,但周汝昌自幼好学,醉心文学艺术,勤于精读细敲,他日后取得的卓越成就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无关系

D.周汝昌毕生致力于欧楷笔法、唐人写经、右军《兰亭》,并创立了周体法书,他的很多书法研究成果受到鉴定书家的肯定。

E.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周汝昌在燕大图书馆发现了《咏芹诗》,并撰写文章发表,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

2.周汝昌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说明。(6分)

3.周汝昌步入研红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4.周汝昌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当代“红学泰斗”。为什么他能在红学研究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②书法方面:创立周体法书,研究成果受鉴定书家的肯定。③红学方面:《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47部。(6分。每点2分,概括出一方面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或举出每一研究领域的两个例子来说明也可。照抄原文没有概括的视情况扣1—2分。注意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二、三、六自然段内容,若有学生答案概括出“古典文学或诗词方面”,并举出最后一段的诗来说明,可给1分;没有概括只举例,或有概括没举例,不给分。) 3.①母亲的影响,常听母亲讲《红楼梦》故事,看到古本《石头记》;②胡适的影响。对胡适考证文章的查证让他兴奋,胡适与他书信交往;③对中华文化的喜爱,《红楼梦》是中华文明的真命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注意第四自然段的提示能找到前两点原因,而第三点要特别关注八、九自然段中周汝昌的自我解说。 4.①个人的禀赋: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②他人的帮助:得到了解或研究红学的母亲、兄长及胡适的帮助。③执著的态度:对红学研究的专注、痴迷,甘受挫辱,失聪失明却坚持研究。④深厚的学识: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研究红学基础。(8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答案中前面的角度概括没有答出不扣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据,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D项“毕生致力于”有争议,居原文第三段可知。A项“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准确。将可能性当作必然性,把自己的主观推断当作客观事实,原文是“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E项“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无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没有这样说,“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也不太准确,原文是“四兄周祜昌嘱周汝昌查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首先要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然后对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本题的答题区间有:一、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二、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原文“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是答题的关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虽是谈自己的看法,但观点必须从文本中得出。应从周汝昌成长经历中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就是本题答题的依据。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5分)

距离

安晓斯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真争气。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

从此,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张叔还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钱。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楚雪家里人说,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擦啊,虽然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打来电话了。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听着火车上来回吆喝的卖饭声,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

下了车,儿子已经在出站口等了。到了一家宾馆。张叔说,咱不住这里,我和你妈就在你那住一夜,看看孩子就走。儿子的双眼就湿湿的。

饭后,张叔和张婶就和儿子一起去看孙子。进了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亲家,都来了。很亲热的声音。楚雪,快来,你爸妈来了。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张叔和张婶就知道一定是亲家母了。换了拖鞋,儿子就拉着张叔和张婶在一个紫光灯下照了一会。

有了孩子,我们从外面回来都要照一会儿,杀菌效果很好的。还是那个女人亲热的声音。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张叔就拿出那两个红包来。张婶就说,楚雪啊,这是给你的,10001元,在咱农村老家叫万里挑一。这是给孩子的,8800元,咱老家叫宝贝蛋蛋。别嫌少,是爸妈的一点心意。

闲聊了一会,张叔和张婶就提出想看看孩子。亲家母就说,好不容易哄睡了,脚步轻点儿,咱去看看。轻轻地推开卧室的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罩着粉红色蚊帐的婴儿车。距离一米远时,张婶想上前抱抱孙子,亲家母就拉住张婶说,咱今天就不抱了呵,就看看。哄孩子睡着不容易。张叔和张婶就隔着那个粉红色的小蚊帐,在朦朦胧胧中看见了孙子红朴朴的小脸蛋儿。

第二天一大早,哭了一夜的张叔和张婶就来到了火车站。离开宾馆时,张叔没有告诉儿子。他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了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

张叔对张婶说,看出来咱儿子有多难了吧。张婶流着泪点点头。哎,老头子,我眼神儿不好,你到底看清楚咱孙子没有?张叔没说话,大把的泪涌了出来。

(选自《小说选刊》2013年第1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张叔和张婶每天唠叨要去看孙子,这既表明了对孙子的牵挂,对晚辈的疼爱,也暗批了他们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

B.儿子说在城里找了个对象,是独生女,家里条件不错,这些话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为写“距离”埋下伏笔。

C.小张结婚前后,几次拒绝父母的探望,声称要回家看看,并要求翻盖新房,实际这都是小张的借口,他并不真想回去。

D.张叔和张婶的亲家——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从骨子里就没看得起张叔张婶,小市民的庸俗心态比较重。

E.小说结尾,张叔和张婶的眼泪令人心碎,小说安排这样的结尾,既感动了读者又巧妙地暗扣了题目,发人深省。

2.小说开篇就写“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张叔和张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叫“距离”,请结合全文,谈谈本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距离?(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2)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1.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从全诗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人。为诸生有盛名,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年五十有二矣。张差梃击事,刘廷元倡言疯癫,刘光复和之,疏诋发讦者,谓不当诧之为奇货,居之为元功。昌期愤,语朝士曰:“奸徒狙击青宫,此何等事,乃以‘疯癫’二字庇天下乱臣贼子,以‘奇货元功’四字没天下忠臣义士哉!”廷元辈闻其语,深疾之。给事中刘文炳劾大学士吴道南,遂阴诋昌期。时方授检讨,文炳再疏显攻,昌期即称疾去。天启元年还朝,一燝以次辅当国。其冬,首辅叶向高至。小人间一燝于向高,谓欲沮其来,向高不悦。会给事中孙杰承魏忠贤指,劾一燝及周嘉谟,忠贤遽传旨允放。昌期急诣向高,力言二人顾命重臣,不可轻逐,内传不可奉。向高怫然曰:“上所传,何敢不奉?”昌期曰:“公,三朝老臣。始至之日,以去就力争,必可得也。若一传而放两大臣,异日天子手滑,不复可止矣。”向高默然。昌期因备言一燝质直无他肠,会顾大章亦为向高言之,一燝乃得善去。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昌期愕然曰:“谁为此言以误公?可斩也。”向高密具揭,请帝允忠贤辞,忠贤大愠。会有言涟疏乃昌期代草者,忠贤遂深怒不可解。及向高去,韩爌秉政,忠贤逐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及涟、光斗,爌皆具揭恳留。忠贤及其党谓昌期实左右之。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五年春,以汪文言狱词连及,削职提问。忠贤恨不置。明年二月,复于他疏责昌期已削籍犹冠盖延宾,令缇骑逮问。逾月,复入之李实疏中,下诏狱。四月晦,毙于狱。

(节选自《明史·缪昌期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光复和之,疏诋发讦者    讦:攻击。

B.谓不当诧之为奇货,居之为元功  元:原来

C.廷元辈闻其语,深疾之   疾:痛恨

D.小人间一燝于向高,谓欲沮其来  沮:阻止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

B.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

C.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

D.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缪昌期正直敢言,挺身揭露丑恶。张差梃击事,刘廷元等欲以“疯癫”掩盖真相,缪昌期对朝士直言揭露,受到刘廷元之流的打击报复,称病去官。

B.缪昌期赤胆忠诚,诚心挽留贤良。魏忠贤指使人弹劾刘一燝和周嘉谟并准许上报,缪昌期急劝叶向高以自身去就力争阻止,后来使刘一燝免遭流放

C.缪昌期嫉恶如仇,尽力去除奸佞。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叶向高认为魏是难得的能扶正皇帝的人,缪昌期力言反驳,致使叶密请皇帝准许魏忠贤辞职

D.缪昌期刚正不阿,不惜身死冤狱。他因不肯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同情、保护贤良大臣,遭到魏忠贤等人的忌恨,被罗织罪名下诏狱,最终死在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昌期急诣向高,力言二人顾命重臣,不可轻逐,内传不可奉。(5分)

(2)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涌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和“部分地区有重度霾”等报道,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尤其是霾的问题。

霾和雾有所不同。“雾”是一种自然天象,古人有“薄雾浓云”“雾失楼台”之类吟咏,从诗画的角度看,雾柔美、朦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虽说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天象,却全然无此美感,而且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现代辞书因此释义为“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按当下民间流行的通俗说法,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

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这是霾给人的一种很形象的视觉感受:阴沉沉的,灰蒙蒙的,满天烟尘。近来竟与“雾”组合成“雾霾”而频频见诸报端。词典中不见“雾霾”这个词,只有“霾雾”(如《后汉书·郎凯传》“霾雾蔽日”)和“风霾”(如《魏书·崔光传》“昨风霾暴兴”),此外还有“尘霾”“沙霾”“黄霾”等。虽然词典中不见“雾霾”一词的身影,但它却在2013年“荣升”为年度热词。

从形式上看,热词“雾霾”是旧词“霾雾”的倒序,但词义的重心却因此起了变化。“霾雾”原是“夹杂有尘霾的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就成了“霾”。

“霾”并非新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和“贞兹雨不霾”之类的记载,可见霾很早就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了。前人对霾的认识,从《尔雅》到《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释义几乎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汉刘熙《释名·释天》的释义相对比较全面:“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雨”在这里读为yù,作动词“降下”讲,意谓大风扬起的尘土从天而下就是霾。因为空中满是尘土,所以刘熙说霾的天象是“晦”,天色像物体被蒙上了尘土一样昏暗。《晋书·艺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满天尘土的“霾”,与雾不同,可以持续多日,甚至长达一个月。《元史》也有至元六年(1340)腊月“风霾蔽都城数日”的记载。

“霾”字从结构上说,是“从雨貍声”。义符是“雨”,说明是一种天象无疑。只是为何要叫“霾”?表声的“貍”是否也有什么特殊含义?

《字汇补·雨部》说:“霾,与埋通,瘞(yì,掩埋)也。”“霾”之尘土蔽物,有似掩埋,所以古籍多有借作“埋”的,如《楚辞·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之“霾”。“霾”与“埋”是可以互相通用的。“貍”现在的读音是lí,是“狸”的异体字,指一种野猫。原来的读音为mái。原来,表示掩埋义的汉字,最初并非“埋”,而是“貍”。据说,“貍”之有“埋”义,是因为野猫善于藏伏的缘故。后来,又另造“埋”字,于是“貍于草中”就变为“埋于土中”,“埋”也由此替代了“貍”,而成为表掩埋义的规范字。

就“霾”字而言,之所以借“貍”表声,恐怕也是因为“貍”原有的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吧。

(选自2014年第7期《咬文嚼字》,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霾是一种天象,它不仅毫无美感,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介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污染

B.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的问题,由此可见,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的身体健康

C.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霾的这些称号与霾给人的视觉感受有很大关系。

D.“雾霾”是个新词,在以前的词典中见不到它。但“雾霾”近来频繁兼职报端,并在2013年成为年度热词。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雾与霾虽然同是自然天象,但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雾柔美朦胧神秘而霾没有雾的这种美感

B.热词“雾霾”与旧词“霾雾”,虽然只有次序的颠倒,但词义重心却因此起了较大的变化

C.“霾雾”是“夹杂有尘的霾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成了“霾”

D.“霾”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的记载。这说明“霾”在商代就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尔雅》《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它们对“霾”的释义几乎是一样的

B.《晋书·艺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这句话意思是说,“霾”尽管持续时间长短不同,但尘土中夹杂着未能湿透衣服的小雨

C.“霾”是个形声字,义符为“雨”,说明是一种天象,声符为“貍”,说明“霾”的读音

D.“霾”借“貍”表声,除了取其声音外,也可能是因为“貍”有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