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离异 王安忆
小孩子的时间都是放大的,所以,在我们五年级的时候,看刚进校的新生,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幼稚了。在我们这所校舍十分紧张的小学里,教室都是一室多用。我们班级的一间,在中午散学后,就做了一年级生的饭厅。
总共大约有二十来名学生,中午家中无人,就在学校吃饭,由一名卫生老师,到里弄办的食堂打来饭和菜,分给他们。所谓卫生老师,就是学校医务室的一名医务员,粗通保健常识,主要用来应付学生紧急发生的事故,其实也要兼做一些杂活。这名老师年届中年,戴副眼镜,显然不是个干活利落的人,每每忙得汗流满面,眼镜落到鼻尖上,头发黏在腮上。尤其是分菜,眼睛没有准头,总是一碗多一碗少,再将多的舀给少的,少的又成多的了。终于分停当,她便袖手坐在讲台边上,监督小孩子们吃饭。小孩子们一律低了头,努力地扒饭,咀嚼,可怜他们连筷子都捏不牢呢,饭菜也不一定对他们的口味,但他们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他们的定量吃下去,最终完成任务。
我们下了课后,总不急着回家,而是拥在窗口,看小孩子吃饭。然后,慢慢地,我们便潜进去帮着分菜分饭。那位老师对我们的擅自插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她不好派我们工,但我们的帮助很是有用,解决了她的困难。有一次,她主动从小孩子们的伙食中,取出一块面包让我们几个分食,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于是,再渐渐地,我们得寸进尺地,开始给小孩子们喂饭。他们和我们显然要比和老师亲近,因我们没有老师的威仪,他们喊我们“大姐姐”,很依赖地望着我们,我们给这一个喂饭时,那一个还流露出妒意。所以,我们很忙乎,往往耽误了自己回家吃饭。
我们喂饭最多的是一名女生。她个子挺高,比同龄的男孩子几乎高出一头,皮肤特别白皙,长脸,尖下巴,短发,她显得有些大,属于那种从小就有淑女风范的女生。她吃饭最慢,而且勉强,就好像没有什么食欲似的,总也不能将她的那份吃完。给她喂饭也很困难,倒不是说她不听话,相反,她很合作,一勺饭送过去,她极力张大了嘴含进去,然后开始咀嚼。她咀嚼的过程很长,中途几次下咽,都难以完成。最后几乎是直着脖子将这一口东西吞下去,看了也叫人不忍。有几次我们没了耐心,放下她,照顾另一些孩子,这时候我们看见她的眼光,她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们才知道她格外地需要我们。
在这漫长的喂饭过程中,我们会问她一些问题,她显然是想留住我们,生怕我们丢弃她,就很积极地回答我们。她说话的声音尖而细,就像唱歌的人用的假声,并且很急骤,有一点类似聋子听不见自己声音的说话,无法调节音高与频率。从此来看,她大约是很少开口说话、与人打交道的。本来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和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话题呢?可是不曾想,事情竟变得严肃了。好像是问到她的妈妈,她的回答忽然令人费解起来,似乎是,妈妈走了。走呢,也不是一般地走,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内容:她夜里被吵醒,有一具烟灰缸敲碎了另一件什么东西;还有一日,一名什么亲戚上门;再有,谁的哭泣。最终,有一日,她从幼儿园回家,那时,她在幼儿园的大班,路上,父亲对她说,妈妈走了。她说着这些的时候,嘴里始终含了一口饭,她几乎是带了一种急切的心情,尖着声音快快地说。当我们劝她慢些说时,或者咽下饭再说,她并不听,依然径直地说下去。然后,就有很细的泪珠沿着她秀气挺直的鼻梁,缓缓地流下来。饭已经全冷了,时间也不允许了,老师过来收走了碗碟,我们为她担心,下午要饿怎么办?她说不要紧,她有饼干,说着就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铝制饭盒,给我们看。饭盒上箍了牛皮筋,里边整齐地放了苏打饼干,满满一盒。她说是她父亲替她放的,我们看见了一双父亲的细心的手。她盖好饭盒,重新箍好,放回书包,走出了教室。那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不要问她太多,她的妈妈和爸爸离婚了。”“为什么呢?”我们问。老师嗫嚅了几句,到底也没说出什么来,只是又叮嘱一句:“不要再问了。”
过了几日,是一个周末,下午没课,吃过午饭,家长们便将孩子接走了。于是,我们看见了她的父亲,一个也是苍白的、斯文的、忧郁的男人,没有一点笑容,却是温柔地将女儿抱到自行车后架上坐好,然后自己从前边跨过横梁,坐上车垫,骑走了。
(摘自《放大的时间》,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在五年级的时候,看刚进校的幼稚新生,实在觉得可笑,他们吃饭时,虽然连筷子都捏不牢,但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吃饭任务。
B.“我们”看见学校的卫生老师在分菜分饭时,忙得汗流满面,又难以分得均匀,看着孩子们祈求的目光,于是“我们”潜进去帮着分菜分饭。
C.“我们”帮助卫生老师给新来的学生分菜分饭,后来又给这群孩子喂饭,这一切都得到了卫生老师的默许,而“我们”自己也乐此不疲。
D.“我们”在与那个父母离异的女生交谈时,她说到她的妈妈,嘴里始终含了一口饭,尖着声音快快地说,这表明她想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
E.小说角度新颖,以一个大孩子的眼光来写一群幼稚新生的吃午饭情况,写出了他们的可爱,尤其那个父母离异的女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父母离异的女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去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问题。
归洛道中 陈与义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2.“牛羊既饱各知家”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休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诱扇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厥围丰州,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以契丹入寇,授安东都护。时中宗在春宫,将行,进启于皇太子曰:“张易之兄弟幸蒙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惟加防察。”中宗即位,顾谓曰:“卿曩日直言,朕今不忘。初欲召卿计事,但以遐远,兼怀北狄之忧耳。”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政,凭附者皆得宠荣,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休璟初得封时,以绢数千匹分散亲族,又以家财数十万大开茔域,备礼葬其五服之亲,时人称之。延和元年七月薨,年八十六,赠荆州大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贼六战六克 克:战胜。
B.恨用卿晚 恨:埋怨。
C.致仕于家 致仕:退休。
D.又以家财数十万大开茔域 茔域:墓地。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B.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C.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D.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休璟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他先在独护山打败叛军,受到朝廷破格重用;后来又在与吐蕃大将麴莽布支的战斗中,身先士卒,以少敌多,大败吐蕃军队。
B.唐休璟声名远播,威震敌胆。他在洪源与吐蕃战斗中,斩杀了对方很多将士,当吐蕃使者在宴席上谈到他雄猛无比时,引起武则天的大加赞叹。
C.唐休璟熟悉边防,受到重用。他能记住从碣石向西绵延万里的山川要害,支援安西时,他所估计的兵马程期和实情一致,于是便被武则天任命为安东都护。
D.唐休璟忧心国事,深得信赖。他在中宗皇帝当皇太子之时向其进言,希望皇太子防备失礼的张易之兄弟。中宗登上帝位后,还记得这番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
(2)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历代正史皆必记“礼乐”史。有心研究中国音乐史的人须进入正史的音乐史中寻宝。不娴熟古汉语,不养成阅读四库音乐文献习惯的人,则不能治中国音乐史。
中国是讲礼乐伦理秩序的文明大国。古书记大禹“以五声听治”,这一制度经夏商周继承完善,提升为普遍的礼乐伦理与礼乐世道秩序。《史记》“八书”中,列“礼书第一”, “乐书第二”。班固《汉书》“十志”中,律历志、礼乐志等六大“志”皆在讲“礼乐”的渊源、哲理和治国治民的纲领作用。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在班固看来,孔子所教“六经”,本质上都是在教化“礼乐”与“行”“政”“世”等的紧密关系,即:“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性情,节万事者也。”礼乐伦理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中国音乐学有完备丰富的美学思想,如儒经《礼记》对音乐之产生、社会作用等都有深刻阐释。“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是讲音乐美的产生与接受都与创作者及受众心境相关。又“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中国音乐曲律学发育早,水平高,作品丰富。先秦时,除宫、商、角、徵、羽五个全音外,还用变调半音。明朝时已懂得十二平均律。湖北“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每枚钟都具两个不同乐音,敲击标音位置便可发音演奏。其定音频率与现代钢琴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同。音域可达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比欧洲键盘乐器平均律之出现足足早了2000年。
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自我,吸收各地音乐,器乐发达,演奏形式丰富。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皆可作乐器。乐曲类型已有祭神乐、宴乐、军乐、节庆乐等区别。玄宗时已有超百人的大型交响乐团,其演员按艺术水平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
中国古代音乐学有其不足,即过度强调音乐的政治性。唐太宗曾认为政治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政治兴衰导致音乐哀乐。“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围绕《玉树后庭花》这一前朝遗曲是否值得保留的问题,他与御史大夫杜淹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辩,《玉树后庭花》遗曲终依唐太宗的意见加以保留。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就必须从中国各朝代的正史中去寻找,因为各朝代的礼乐史都嵌入到了正史中,而这种礼乐史也都为各个朝代所记录。
B.“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的记载说明古人认为礼可用来调节人们的性情,乐能调和百姓的声音,也就是说古代音乐在教化民众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C.中国古代音乐学有丰富的美学思想,比如儒经《礼记》中的“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就阐释了音乐的产生和社会作用。
D.“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中国古代音乐曲律学发育早,水平高。历经传承与发展的中国古代音乐也形成了器乐发达、演奏形式丰富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人要想成为中国音乐史方面的专家,熟练掌握古汉语的能力和阅读四库音乐文献的习惯是必备的,应该说这样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B.从大禹的“五声听治”到夏商周三代对“五声听治”的继承完善,再到《汉书》中礼乐志的记叙,都显示出了礼乐伦理的教化已成为古代中国的治理手段之一。
C.在班固看来,孔子教授的“六经”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标,其中“礼”和“乐”的功用尤为明显,且“礼乐”与“行”“政”“世”关系密切。
D.音乐是从声音中产生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触。这里着重讲明了音乐美的产生与创作者的心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史记》《汉书》《礼记》的内容来讲礼乐伦理秩序在中国这个文明大国的长期存在,它所起到的治国治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B.湖北发掘出的“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定音频率与现代钢琴中央C频率近乎相同。编钟的音阶结构接近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
C.中国古代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继承和吸收,它的演奏形式十分丰富,乐曲类型也有宴乐、军乐、节庆乐和祭神乐的众多区分。
D.过分强调政治性是中国古代音乐学的缺点,《玉树后庭花》最终依据唐太宗的意见得以保留,也正说明了《玉树后庭花》具有政治性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