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① 一片春愁待酒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①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①蒋捷,生卒不详。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怀亡国之痂,隐居不仕。晚年过着半隐半僧的生活。长于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1.简析“抛”字表达效果。(2分)

2.本词写景极为出色,看似平凡实为非凡。试赏析上下阕末尾“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个写景句。(6分)

 

1.①“抛”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1分);②表现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1分) 2.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运用“叠词”手法(1分);②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人在旅途的凄苦(2分);③两个“又”字暗示了漂泊是诗人生活的常态(2分)。(②、③两点,任意答对一点即可)下片: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对比手法,用颜色变化,暗示时光流逝(1分);⑤以动写静,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2分,任写两点即可);⑥以自然界花开花落还会再有,暗示故国不再有,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2分,只答“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也给2分)(⑤、⑥两点,任意答对一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词句的能力。对于“抛”的赏析,可从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抛”用的是拟人手法,其作用是写出了时光流逝之快,以表现作者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语句的能力。对于题中指定的四个写景句的赏析,可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方面分析。“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叠词”,“风又飘飘”从视觉和触觉、“雨又萧萧”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人在旅途的凄苦;同时,两个“又”字暗示了诗人经常过着漂泊的生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的是对比手法,用颜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季节的交替;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22分)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庾廞尝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于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不宜夺之。”敦大怒曰:“王处仲①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舒曰:“公听舒一言。”敦曰:“平子②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③复发邪!”舒曰:“古狂也直。昔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鼓,然后事无枉纵。公为胜尧、舜邪?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还地众咸壮之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        (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有删节)

【注】①处仲:王敦的字。②平子:王澄的字。③疢(chèn):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忠亮        重:敬重       

B.事觉,来        谢:感谢

C.种菜自          赡:供养       

D.以强          陵:欺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宗庾廞尝酒忤澄      遣掐其鼻         

B汝辈敢妄动          卿欲

C留屯沌口        逆折舒           

D舜置敢谏          狂也直

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古之狂也直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太守乐凯言于敦曰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卿欲何言                      渺渺兮予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舒年幼时拜师求学,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粗略懂得了为人治学的要旨;乡里人和宗族人都认为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B.郭舒认为,自己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导致使君王澄失败而逃,于是以不忍渡江为由,谢绝了王澄带自己东下的要求。

C.郭舒在王澄的手下曾先后担任领军校尉、别驾、顺阳太守;后来又受到王敦的征召,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及梁州刺史等职。

D.王敦的手下强占了武昌百姓的菜地,引起百姓的不满,后来王敦让手下退还了土地,人们知道原委后,都称赞郭舒为人豪壮。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4分)

(2)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0分)

山村弦歌①                      宋利萍

(1)家有一盆文竹,要长到窗外了,教师节得的,学生特意全体起立唱《感恩》,一百零八支花朵一百单八杯红酒,我那天臭美得四处得瑟。

(2)窗外秋玫瑰开得正好,我的记忆跨山跨水一直通到故乡,村庄小学课堂上。那时我们也给老师送花,五月初山丹丹开成焰火,我们都是采花大盗,家里,老师的办公室桌上,教室里的水桶也栽满了,香气汩汩穿流,我们就是一株株快乐的植物,老师俨然是护佑的“树头”,还必带一束花回家,给他病瘫的老婆看。

(3)他疼爱那个病怏怏的女人,尽力让她活得舒服,每晚为她擦洗躺下,才去批作业。女人不想拖累他和孩子,偷喝了农药,恰好他有事赶回家救了命。他严肃地哄她:“为啥你得稳稳地坐着动不了,你是树根,树头的主心骨,你没了我们活不好。”女人便高兴得做起了树根。

(4)贫困,劳累,睡眠不足,他的脸像松树那样常青着,又永远地穿草绿的衣裤,背草绿的挎包。早起去田间劳动,奔回家做饭侍弄老婆孩子,拿了饽饽路上啃,小跑三五里到学校,用现在的话叫深圳速度。校长吹口哨了,他衣衫整齐,及时站在了课堂上,看他的虾兵蟹将闯进来,细长的眼睛荡起得意的笑。

(5)树头脾气好,但对男生犯错误不客气,脑绷子弹得铮铮响,一脚踹屁股从讲台踹到门外去。乡间的孩子太野,课间也跑到树林里转一圈打一两只麻雀,拔光毛用纸包起来,就地挖坑烧烤,吃得嘴边黑漆漆。要么截水抓鱼,顺便拎几只青蛙水线虫回来捉弄说话咬舌的女生。

(6)树头对女生就宽容多了。课间休息时间长,我和女伴也上山了。男生摘杏女生坐在树下吃。吃完把水泡泡的嫩瓤冷不丁地挤到别人的脸上玩闹,牙酸倒了,方想起还上课中,妈呀一声跑回去。

(7)树头的眼光似立秋的剑,穿透几个女生冷而不滴血,“下次注意!”转到男生处立刻霜降了,全部面壁,一屁股一脚,写三篇深刻检查。一篇班上念,一篇拿回家,一篇留底,敬待期末表现。

(8)树头作文课上格外活泼,声音敲大缸似的,震得土墙都掉渣,总算换了白背心,讲出汗了便撩开去挠挠肚皮。小学老师很累,两个年级同上复式班,要变幻多种角色教所有的课程,我是觉得好的,早早做完作业听高年级课文,趣味得紧。

(9)蛤蟆骨朵儿在黑板上游来游去,音乐课上,他摆弄五线谱,想给榆木脑袋们开开仙窍。我们这些笨拙的牻牛儿苗针,没一个走得准,干脆画小人描张飞赵云去了。老师看情形不对,立刻又张开大嗓门:“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声震林樾,一群亢奋的鸟呼拉拉扑过来。他的青黄的脸也变红了,像年轻的没有任何压力的男孩,在田野小径上自由地奔跑。忽而眼睛湿了,他转身出门。我们仍扯着吼“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10)黄昏,我们值日锁门,听到幽怨的二泉映月,树头老师坐在台阶上拉二胡,专注,颓废,忧郁,满目悲伤的水汽。地雷花静静开着落着。空旷的校园,后面萧条的秋草坡。是整个小学时光最寂寥的一瞬。

(11)我们不懂他的忧伤。

(12)不久小学撤了,给钱少又拖欠,没有老师来,几岁的娃就得过山过梁找学上。封山育林了,拖拉机种地,牛群也没了。孩子老早不念书,打工嫁人去,山丹丹花开了,艳也无人采。树头老师和他的老婆孩子怎样了,我不知道。

(13)有时路过他们村庄,白墙红顶都是新房子,他大概早脱贫了。也老了。还能拉得动二胡不?                                    (选自2012年10月《美文》上半月刊,有删改)

注:①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古代传授《诗》学,均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②牻(máng)牛儿苗:别名太阳花。

1.文章开头写学生“唱《感恩》”有什么作用?(3分)

2.文章第⑽段波浪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4分)

(1)我们就是一株株快乐的植物,老师俨然是护佑的“树头”。

(2) 我们仍扯着吼“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4.概括树头老师的形象。(6分)

5.这篇散文以“山村弦歌”为题,联系全文和注解,谈谈其中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从内容上看,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理论的抽象性和纯理论性特征。如果说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更多地体现了哲学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因而其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么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由于是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则更多体现了哲学观念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因而其理论的现实性特征相当明显。

中国哲学近代转型的历史极短,最多只有不足80年的时间,并且其内容主要局限在历史观和文化观,并初步涉及到政治哲学领域。这就使得近代形态的中国哲学极不发达,中国哲学以西化的形式进入了现代形态的发展阶段,造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中国哲学之间的某种断裂:中国现代哲学不再“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就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是以“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它并不是哲学反思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直接来自于传统哲学的困境,而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反映。“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的紧迫性不允许中国哲学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其近代形态。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在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的根本性变革、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彻底性批判,使中国现代哲学家具有一种自由的活跃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使他们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和以前的中国哲学家更能深入地研究哲学问题,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对于同一哲学问题,中国现代哲学家有着不同的回答,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哲学思潮,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就以各种哲学思潮相争论的形式展开的。无论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还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的思潮相互争论、交流和发展。可以说,众多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就是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促使了中国现代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反复思考这一时代的问题。不仅如此,能否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还是中国人接受或支持某一哲学思潮的主要理由。在“科玄”论战中,科学之所以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并不是因为“科学”派从理论上驳倒了“玄学”派,而是人们普遍相信科学比玄学更有助于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实际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衰成败。

(选自《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作者都兰军,有删改)

1.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的背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和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

B.它的目的是为了从哲学上回答“中国向何处”的时代问题。

C.它的产生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

D.它的作用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宗明义,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性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B.第二段运用对比,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特点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特点加以细致比较,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

C.第三段指出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的哲学之所以形成某种断裂,并非全然由于西方哲学的影响,而更多是因为中国现实社会的危机。

D.第四段意在说明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众多现代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

3.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出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存在的不足。(3分)

 

查看答案

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作简要说明。(6分)

 

查看答案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列微博语录的四个共性特点。(不超过20字,4分)

  包: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觉得空虚。

指南针:立场坚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