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把下面的散句改写为一组以“他”为开头的主要由四字句组成的整句,可以增删改换词语,...

把下面的散句改写为一组以“他”为开头的主要由四字句组成的整句,可以增删改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的艰难竭蹶中,他丝毫没有改变自己原的志向,真可谓“穷且益坚”了。

 

他艰难竭蹶,不改素志,穷且益坚,难能可贵。(意思相近即可,例如“身处竭蹶”“不易本志”。)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将散句改写为整句的能力。首先必须明白,所谓整句,是指几个句式整齐、字数差不多的一组句子;所谓散句,是指各句之间句式不一致,字数不相同的一组句子。改写时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字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藏书断想               梁晓声

我对书籍的“收藏”是很纯粹意思的“收藏”——“收”就是从书架上“请”下,爱惜地放入纸箱。“藏”则是对更爱惜的书的优待,用钉书器钉在大信封里,大信封再装进塑料袋里……

几天前在整理书籍时,从“藏”的那一类中,发现了一册《连环画报》。一九八六年第十一期……

心里好生纳闷——怎么一册《连环画报》,竟混淆进了我的“藏”书范畴?于是抽出搁置一边……

临睡失眠,想起那册《连环画报》,自己对自己的困惑尚未解释,就躺着翻阅起。自然先看目录——首篇是《只知道这么多》——土人绘。

《只知道这么多》——哪像是文学作品呢?搜索遍记忆,便排除在了名著以外。非文学更非名著,怎么就选作首篇了呢?

于是翻到了这一篇,迫切地想知道《只知道这么多》能使我知道些什么……

第二十八页,彩页的最后一页——海蓝色的衬底,上一幅,下一幅,其间两小幅,以最规矩的版式排满了四幅连环画。第一幅上面的是在海啸中倾沉着的一艘客轮。第四幅上画的是一位年轻的欧洲姑娘——她回首凝视,目光沉静又镇定,表情庄重,唯唇角挂着一抹似乎的微笑,传达出心灵里对他人的友爱和仁慈……我一下子合上了那册《连环画报》……

我不禁地坐了起……

我肃然地看着封面——封面上是放大的第三幅绘画——在一些惊恐的人们之间,站立着一位她……

我蓦地想起了——画的是“泰坦尼克”号客轮一九一二年海上遇难事件啊!……

“坐我的位置吧!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她说完这句话,迅速地就离开了救生艇,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两个儿童……她又从救生艇回到正在沉没着的客轮上去了——回到了许许多多男人们中间。在这生死关头,他们表现了种种将活着的机会让给别人,将死亡坦然地留给自己的高贵品质……

她是女人,她有权留在救生艇上,她却放弃了这种权利……

她成了一千五百多不幸遇难者中的一个。

她的名字叫伊文思。伊文思小姐。

她乘船回自己的家。

关于她的情况,活下的人们——只知道这么多——《只知道这么多》……

《连环画报》中夹着一页白纸。我轻轻抽出——白纸上写着这样几行字:

贵族——我以为,更应做这样的解释——人类心灵中很高贵的那一部分人。或曰那一“族”人。他们和她们的心灵之光,普照着我们,使我们在自私、唯利是图、相互嫉妒相互倾轧相互坑骗相互侵犯的时候,还能受着羞耻感的最后约制……

我自己写在白纸上的。我竟能把这字写得那么工整!使我不免有些怀疑真是自己写的。然而,分明的,那的确是我自己写的。因为下方署着“晓声敬题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行小字……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将这一册十五六年前的《连环画报》归入到自己格外爱惜的“藏”书一类……

如今,“贵族”两个字,开始很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了。这儿那儿,也有了中国式的“贵族俱乐部”。更有了许多专供中国式的“贵族”们去享受和逍遥的地方。一旦经常能去那样的地方,似乎就快成“贵族”了。一旦挤进了“贵族俱乐部”,俨然就终于是“贵族”了……

至于“精神”——“精神”似乎早已被“气质”这个词取代了。而“气质”又早已和名牌商品的广告联姻了……

伊文思小姐“贵族”么?——因为世人“只知道这么多”,也就没有下结论的任何根据。

但是,就精神而言,就心灵而言,她乃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贵族”女性啊!……

她从最高尚的含意,界定了“贵族”这两个字令人无比崇敬的概念。

不知我们中国的“新贵族”们,在“贵族俱乐部”里,是否也于物质享受的间歇,偶尔谈论到“贵族”的那点儿“精神”? ……

第二天,我又将那一册《连环画报》钉入了大信封,同时“收藏”起我对不知是不是“贵族”的伊文思小姐的永远的敬意。

十五六年我自己的心灵受着种种的诱惑和侵蚀,它疤疤痢痢的,已越越不堪自视了。亏我还没彻底泯灭了自省的本能,所以才从不屑于去冒充“贵族”。更不敢自诩是什么“精神贵族” ……

愿别的中国人比我幸运,不但皆渐渐的“贵族“起,而且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精神可言……

感谢“土人“先生,正因了他的绘画奉献,那一册《连环画报》才值得我珍藏了这么久。我要一直珍藏下去。我会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文中《连环画报》的首篇标题《只知道这么多》,朴实却又新颖,起到了很好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同时,它也很好地衬托了伊文思小姐高贵的精神品质。

B.看到《连环画报》的内容后,“我不禁地坐了起”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看到画上的内容后内心的震惊,也为后面写对“贵族精神”的思考作了铺垫。

C.故事中的伊文思小姐在大危大难之际表现出的那种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和仁慈之心,看得出她是一个“贵族”。

D.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说,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已经很好了,但是精神方面的涵养还不够,需要我们时时自省,以成为真正的贵族。

E.这篇文章从作者的“收藏”开始写起,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而展开对“贵族精神”的思考,切入点小,但却切中时弊,引人深思。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贵族精神”的含义有哪些?(4分)

3.文中描述到伊文思小姐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4.作者在文章最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愿别的中国人比我幸运,不但皆渐渐的‘贵族’起,而且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精神可言。”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5)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注]长是,系行舟。

【注】谩:徒然。

1.“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4分)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南朝·齐]祖冲之

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簖。旦往视之,见一材头,长二尺许,在簖中而簖裂开,蟹出都尽。乃修治簖,出材岸上。明往视之,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王又治簖出材,明晨往视,所见如初。王疑此材妖异,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至家当斧破燃之。”

未之家三里,闻中倅倅动,转顾,见材头变成一物,人面猴身,一手一足,语王曰:“我性嗜蟹,日实入水破君蟹簖,相负已多,望君见恕。开笼出我,我乃山神,当相佑助,全簖得大蟹。”王曰:“汝犯暴人,前后非一,罪自应死。”此物转请乞放,王回顾不应答。物曰:“君何姓何名,我欲知之。”频问不已,王遂不答。家转近,物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名,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王至家,积火焚之。后寂然无复异。

土俗谓之山魈,云:知人姓名,则能中伤人,所以勤问王,正欲害人自免。

(选自《述异记》)

【注】 ①山魈(xiāo):一种猿猴。②穷渎(dú):小沟渠。③簖(duàn):插在沟渠中用拦捕鱼蟹的竹围栏。④材头:木头,木材。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材头变成一物                          向:原先

B.日实入水破君蟹簖                        比:最近

C.此物转请乞放                            顿:顿时

D.家转近                                  去:距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山魈奸诈的一组是(3分)   

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   君何姓何名,我欲知之   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   我乃山神,当相佑助    频问不已,王遂不答    后寂然无复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魈为了偷吃河蟹,毫不顾惜地把王某辛苦做成的蟹簖弄裂,弄裂后还要幻变成一段木头留在簖中,造成是上游冲下的一段木头把蟹簖撞裂,以致于蟹全部逃走了的假象,以此捉弄王某。

B.开始王某不以为意,后有所察觉,最后开始怀疑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呢,放在岸上的木头怎么会自己长腿反复撞入蟹簖中呢?于是,他把木材带回家准备烧掉,这样一,山魈弄巧成拙,现出了原形。

C.山魈被王某抓住后,先是变成人面猴身恐吓王某,接着以佑助其捕蟹诱骗王某,最后频频问王某的姓名想设计加害王某,幸亏王某知道山魈的鬼蜮伎俩,最终将它烧成灰烬。

D.文中的山魈是世上恶人的写照,自己非但不劳而获,还要欺骗愚弄、甚至设计陷害他人,但恶有恶报,山魈被王某积火焚烧,“后寂然无复异”,曲折地表达了人们除恶务尽的愿望。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明往视之,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3分)

(2)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至家当斧破燃之。”(3分)

(3)开笼出我,我乃山神,当相佑助,全簖得大蟹(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私。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

(节选自苏轼《倡勇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2013年1月 《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通常数值越大吸附能力越强。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易与常说的“正比”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PM25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主要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