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外国小说,完成题目。 维维,往窗外看…… [俄罗斯]格·叶·雷克林 电...

阅读下面的外国小说,完成题目。

维维,往窗外看……

[俄罗斯]格·叶·雷克林

电车里挤得不能再挤了,不论是老爷爷,还是老奶奶,甚至连残废人都站着。

有一位年轻的女读者坐在那儿吟诵着莱蒙托夫的诗句:“海边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

过了10分钟,15分钟,画面依然如故,还是那一页书,还是那一行诗:“海边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姑娘还是那样稳稳当当地坐着,装着在看书。7岁的小弟弟还坐在她身旁的位置上,她小声对弟弟说:“维佳,往窗外看,装着什么也没有发现。”

一位乘客责备地说:“姑娘!你们该让个座。小弟弟也那么大了,站一会儿没事儿。”

姑娘“没听见”,她还是一个劲儿地吟诵着:“海边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

维佳很不好意思,碰了碰姐姐,姐姐却回答说:“没关系!谁也不会说。”

“你可知道……”

“住嘴,你!”

……

他们回到了家里。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喊维佳吃饭,维佳却望着窗外不作声。

“维佳!该叫你几遍?”

维佳望着窗外,还是不作声。

“维佳!”

“住嘴,妈妈!”

“维佳!你这样说话不害羞吗?”

“谁也不会说……”

爸爸回来了,妈妈为儿子的表现同他议论了好长时间。

“他是从哪儿学会这些粗话?”

爸爸煞有介事地说: “是外边呗!孩子是在外边学坏的,是在院子里学坏的!不应该让维佳到院子里去。”

议论到此,他们又觉得心安理得了

维维的形象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说说这一变化给我们哪些思考?

 

(1)维维受缺乏爱心的姐姐的不良影响,由有同情心、羞耻感变得粗鲁、冷漠。(2分)(2)①教育常常是潜移默化的。②对子女言行中出现的问题,父母要客观分析,不能胡乱归因,放任自流。(每小点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维维的言行举止等描写语句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加以概括分析,“维佳很不好意思,碰了碰姐姐,”““你可知道……”塑造出了维维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住嘴,妈妈!”“谁也不会说……”塑造出了维维的粗鲁、冷漠。而前后形象的变化是由姐姐影响的。小说中维维的形象变化给我们的思考,可联系现实,从潜移默化在教育中的作用角度,从看待问题的态度,即要客观分析等角度阐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侑》)

1.孔子认为怎样做才能达成“克己复礼”?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2分)

2.请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习近平总书记边参观校园,边与师生交谈。

在学校主楼教师节主题展的展厅内,习近平驻足在北师大早年一位毕业生的公共课成绩单前。学校负责人介绍说,公共课排在第一位的是“人伦道德”课。总书记笑着对随行人员说,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该是“传道”。

材料二:当听说小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时,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教材翻看。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此前,一些地区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全部8首古诗,引起争议。

请在分析两则材料内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新闻短评。要求:观点正确,理由充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开机关机

叶延滨

每天都有这个动作,电脑打开,看看邮件,上上网,写点东西,然后关机。开机关机,好像睁眼闭眼,一天过去了。这是信息时代我的基本生活姿态。我不微博也不微信,因为我知道,那样的结果会让我完全成为信息链条上的一个结点。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但它控制不了我。

开机关机,能关机很重要,像读书,能打开,也能合上。放在书架上,不声不响地陪着你,不响铃,也不病毒,更不索要你关注转发,大概在今天,能这么绅士地与你相处的,也就是这些书了。

这是我的小世界,一间书房,6架书架上一群沉默的书,还有地上的桌上的书,围住一台每天开机关机的电脑。开机和关机,把这个小世界分成两个世界,开机的时候,这是一个工作室,关机的时候,这是一间书房。

这台电脑用了3年了,应该算在书房里坚持的时间最久的了,它的前辈,不到3年就退休了。我用电脑20年,用了3个台式机和7个笔记本,除了电脑太迅速地更新换代,还有我的喜新厌旧,电脑是工具,是工具中的朋友,也是玩具,是朋友中的玩具。而书不一样,一辈子守望,守望成你的故事,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母亲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从省城被“下放”到大凉山“锻炼”。一年后,她没有回来,留在了那里当一名师范学校的语老师。第二年,我转学去大凉山陪我的母亲。老掉牙的道奇改装的长途客车在高山峡谷中呜呜地轰着油门,跑了三天,在我骨头被抖散架之前,我到了母亲的身旁。山坡上的简易宿舍只有七八平米:一架床,一个书桌,一只竹籘椅,两只旧皮箱,书上桌上有个两层板的小书架。书架上除了课本讲义,还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书很旧,还是竖排版的。母亲是这所学校里极个别的,自费订阅报纸杂志的老师,订了一份《人民日报》,还订了一份《人民文学》。报纸送到家都是一周前的旧报了。杂志上常出现的名字现在还记得的是刘白羽、杨朔、茹志鹃……在那个小屋里,我开始了一生中最初的阅读经历,把从这所学校图书馆能借到的所有书几乎读了一遍。从《林海雪原》《春青之歌》到儒勒·凡尔纳的系列冒险小说,从福尔摩斯到列夫·托尔斯泰……在那个饥饿年月的大凉山,我却凭借书之舟,在另一世界中成长起来。那是我一生中读书最多的时光,如果没有书,那间小屋就是真正的囚室,而一本又一本在这小屋里陪着我的书,让我在另一个世界里穿越。常常是饥饿驱赶我,让从书上抬起头来,抬头就看见窗外山坡上的阳光,从青林的枝叶间泻下来。神秘而宁静的美,又催我埋头读书,带着阳光一样的心境,重新走进书页打开的世界。

那是个非常年代,边地的蛮荒,四处漫延的饥饿,还有跌落于社会底层的无助,笼罩着母亲和我同住的这间小屋。如果没有书,这小屋无疑是间囚室,囚禁着母亲的不幸和我的童年。然而,母亲带着她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里骄傲地过着一个乡村教师的生活。我抱着一本本芜杂而没有选择的书,喂养着饥饿精神和身体。

想到那间小屋和我的读书状态,真如那个成语:如饥似渴。少年不知愁滋味,世事艰难,身处逆境,捧上一本书,就全然沉浸于其中。能有其他的东西,代替书为我解忧与我为伴吗?没有!这个经历让我一辈子无论在哪里,都有一个底色读书人

读书人读书与学历无关,从小学到大学,规定的教材虽然可以烂熟于心,但那样的书读得再多也与“读书人”之读书不同。一种是禽鸟的野觅食,或是鹰,或是雀,食肉或食谷,都是天性;另一种是鸡或鸭,流水线配餐或填塞,与快乐无缘。

也许这是一种命运,是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所以,我以为,在今天以读书抑或不读书,去评价和观察一个人,不合时宜。

开机,这个世界多精彩,有那么多机会和秀场,也有那么多牢骚和错愕!关机,这个世界多安静,一屋子的书守着我,宽厚而沉默地守着我的心事。他们能听懂我的心事,因此才不离不弃。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3年第11期)

1.根据文意,说说“底色:读书人”的含义。(5分)

2.“我用电脑20年,用了3个台式机和7个笔记本”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3.第6段为什么要写母亲“下放”到大凉山?(6分)

4.文章为何要以“开机关机”为标题?(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碑学的精神

西中文

碑帖之争无疑是当代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情。清中晚期以来,书坛出现震古烁今的大家,其中碑派阵营的居多,充分说明这个书坛新流派具有深厚的潜质和强大的生命力。 

清季以来的碑学大家,他们往往并不知名碑志取法,尽管原来的范本可能荒疏粗率,然而经过他们的手,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原作中的靡怯被塑造为柔美,荒率被升华为清新自然——呈现出雄健清新、儒雅典丽的气象。

帖学的兴盛大抵是实行科举制度的时期,科举制度的保守性质使书法失去了创造的需求和动力。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帖学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可以说,体系的封闭性、技法的自足性、传承的递减性,是帖学理论的先天缺陷。这种缺陷使书法只能在一个既定的有限范围内传承,从而失去了创造性,这应是帖学式微的根本原因。

碑学则不然,碑学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系统,它的取法对象远比帖学丰富而芜杂,其师法的触角几乎遍及书法史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和帖派的取法虔诚膜拜、心摹手追的心态不同,碑派更多的是涉取、化裁、改造和蜕变。对前人留下的作品和取得的成就,帖派奉为经典,怀着守成和奉祀的心态;而碑学则视为资源,用于取法和创造。创造精神正是碑学最可贵的精神。 

创造精神原本是在中国书法古典时期形成的。古典时期书法没有权威、没有经典,也没有“取法乎上”的传承信条。从上层的文化官吏到民间的匠役,大家都在师法前贤、借鉴别人中探索前进。一些新的笔法(如波磔)、新的技法(如捻管转折)、新的书体(如隶变和八分书),被某些人发明试用,随后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群起仿效,而逐渐成为书法的新元素。最初发明这些技法、笔法的人不但没有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反而被逐渐淡忘。

到魏晋时期,随着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书法也实现了人性的觉醒,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性情、襟度、风格寓于书法之中,使书法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这对书法品格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作用。就人文精神的建立而言,王羲之的功迹无疑是巨大的。然而这种人文精神势必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所谓技术,即书体的成熟和技法的完善。这些当然不是王羲之一人的功劳,而是许多前人共同创造的结果。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靠两种精神支撑:一是           ,一是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书法的品格、艺术高度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在当代的流派格局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似乎帖派对碑派的不满和抨击更多,而少见碑派对帖派的不屑。帖派绝不会向碑派学习,而碑派倒是很乐于向帖派借鉴,甚而不排斥奉王羲之为圭臬。这种似乎不对等的流派格局其实也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二者所秉持的观念的差异。  当然,碑派最应该向帖派学习的还是其人文精神。帖派是一个充溢着人文精神和书卷气息的艺术领地,代代相传的“取法乎上”的传承信条保证了他的艺术高度和纯粹性。而碑派所取法的多是未经开发的原始书法资源,要把他们提升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并赋予其人文精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碑派书法家的成功率是相对较低的。尽管“取法乎下,而得其上”并非绝对不可能,但毕竟需要超乎常人的修养和智慧。作为一个书家,倾毕生精力能在某一个点上有所突破,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只要能坚持碑派的创造精神,这样的成就就是值得期待的。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8月第16期,有删改)

1.文中划横线处,应填的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是                         。(4分)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中晚期以来,书坛各派出现震古烁今的大家,这说明碑学流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帖学兴盛于实行科举制度的时期,但科举制度的保守性以使帖学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C.在王羲之的倡导下,魏晋文人把性情、襟度、风格寓于书法之中,使书法品格提升。

D.帖学虽然封闭、自足,但代代相传的“取法乎上”的传承信条保证了它的艺术高度。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季以来,又碑学人物,从并不知名的碑志取法,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碑学大家。

B.帖学拒绝向碑学学习,因而造成其体系的封闭性、技法的自足性和传承的递减性。

C.在中国书法的古典时期,人们探索前进,看重的是不断的创造,而不是膜拜权威。

D.碑学、帖学都应以开放的心态互相借鉴和学习,书坛发展的势头,才会愈加强劲。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荆轲刺秦王》)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氓》)

(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