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成语是古汉语的化石,至今在许多成语中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情况,例如:“衣锦还...

成语是古汉语的化石,至今在许多成语中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情况,例如:“衣锦还乡”的“衣”是名词用作动词,“车载斗量”的“车”、“斗”是名词用作状语。试把下面成语按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加以归类(填写字母)。(4分,每小题1分)

A.不下问       B.春      C.不之地   D.牛充栋

E.       F.理万机      G.   H.不万里

⑴名词用作动词:                   ⑵名词用作状语:              

⑶使动用法:                       ⑷意动用法:                

 

(1)BC (2)EF (3)DG (4)AH (每小题1分,每个选项0.5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⑴B.开花,结果实C.由用“不”修饰,可以判断活用为动词了,长草木。(2)E.在道路上,地点状语F.每天。(3)D.使牛出汗G.使月闭,使花羞。(4)A.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为耻H.不认以万里是远的。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例子,用恰当的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3分,每小题1分)

如: --钦( 点石成金 

⑴念--含(           ⑵杭--航(             ⑶记--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楼上楼下

刘玉秋

我在广州居住的商住楼坐落在郊区,上下七层,虽然有电梯,但是一直当成摆设,谁都没有去用它。

我是一年前搬到这儿的,来这里买房子,全是看上房价比市区便宜。楼上楼下都是平头百姓,各自为了养家糊口辛劳奔波,平常很少来往。自然而然,由于无人清扫,整个楼道变得杂乱冷清,满是灰尘。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半年前。二楼小陈的太太被单位公派到加拿大进修三个月,小陈工作紧,孩子没人照顾,他就把老家的父亲接到了广州。陈老伯是典型的山东人,古道热肠,整天笑眯眯的,见人就主动打招呼,关切地问寒问暖,使以往静如止水的楼道骤然间起了波澜,有了笑声,有了生气。

陈老伯勤快,整栋楼数他起床最早。一大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等大家上班时,整个楼道从上到下干干净净。时间久了,大伙过意不去,对老人说,这么大年纪还让您受累,怎么好意思呢?老伯笑了笑说,在乡下劳动惯了,也是借机活动一下筋骨。

三楼的李辉坐不住了。一天晚上,他把整个楼道的住户召集到一块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咱不能让陈老伯当杨白劳,要不每月给老人一些补贴吧。”大伙一拍即合,最后确定除小陈自家外,其余十三家每户拿出三十元钱,也算是对老人的一种补偿。可是,等真把钱凑齐送到老人跟前时,老人居然很生气地说:“这人和人能住在一起是缘分,如果啥都钻钱眼里,活得还有啥意思,你们硬给我钱,就是瞧不起大伯……”

老人倔强,大伙无话可说。从此,再没人提起给老人发补贴的事情,大家只是默默把感激埋在心底。

日子在无声无息中流淌,三个月转眼过去了,小陈的太太如期从国外返回。陈老伯返回山东老家那天,楼上楼下的邻居依依不舍地相送,直到老人搭上车,慢慢在视线中消失。

陈老伯走了,楼道又恢复了沉寂,灰尘也逐渐多起来。起初,还有人打扫一下,时间久了,也就懒得搭理,慢慢就回归了旧时模样。

昨晚,四楼的郝大妈意外召集大伙开小会。

郝大妈开门见山地说:“老陈回山东老家了,现在整个楼道挺杂乱的,不如我把这活儿揽下来,你们象征性给我点辛苦费,要不就每月三百九,按原来打算给老陈的那个标准吧。”郝大妈原来胸有成竹,没想到话音落地,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没人响应,结果不欢而散。

第二天,郝大妈就找我诉苦。她说:“咱这楼上都是怪人,当初陈老头不要钱,硬是想塞给人家,现在我想揽下这差事,反倒没人舍得给钱啦。兄弟,你是个文化人,昨晚开会也是一言不发,你说说这到底叫什么事儿啊……”

望着一脸茫然的郝大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本文第2自然段写楼上楼下的居民“平常很少来往。自然而然,由于无人清扫,整个楼道变得杂乱冷清,满是灰尘”,作者描写这样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陈老伯是一个怎样的人。居民为陈大伯送行的情节,体现了居民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小说后半部分宕开笔触,描写郝大妈的故事,作者用意何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注】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②鲜:少。  ③里:居。  ④“知”通“智”,智慧。

1.孔子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概括孔子在这两个语段中所阐述的观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减字木兰花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世人的告诫。

 

查看答案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1931年   (选自《猛虎集》)

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