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3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

诗歌鉴赏(3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1分),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1分)寓意表现了边境局势的紧张。(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给人寒云低压,月色清冷的情景,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令将军与臣有    郤:隔阂,嫌怨         B、刑人如恐不    胜:全、尽

C、其怒,不敢献    会:遇上,恰逢         D、遣将守关者    故:所以          

2.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3.加点的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劳苦而功高如此         

4.下列句中虚词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倚柱  ②今急求子    劳苦功高如此   ④项王按剑  ⑤荆轲和 

⑥因人之力蔽之   ⑦拔剑撞破之     未有诸侯之赏,听细说 

A.①⑤/④⑥/②⑦/③⑧         B.③⑤/②⑥/①⑦/④⑧ 

C.②④⑦/③⑤/①/⑥⑧          D.①④⑤/②⑦/③/⑥⑧

5.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    群臣侍殿上者    ④何厌之有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大王来何操  ⑨具告以事   ⑩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②⑤/④⑥⑩/③⑦/⑧⑨         B.①⑤⑩/②⑥⑨/③⑦/④⑧ 

C.②⑥⑦/③⑨⑤/①⑩/④⑧          D.③⑥⑧/⑤⑦/⑨②④/⑩①

6.翻译下面句子(每小题12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选择题每题1分,翻译每题3分。共21分):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第2页 共5页

(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1.下列画横线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且君尝为晋君  赐:赏赐        B、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肆:扩展、延伸

C、士皆  瞋:眼睛斜视的样子      D、 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车:跟着车子跑

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大王来何操?                       D、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3. 下列各组句子,画横线的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焉用亡郑陪邻                      具告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遂私见樊於期

D、朝济夕设版焉                      于是荆轲遂就车

4.与例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烛之武)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大礼不小让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为?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D、今太子迟之,请别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B.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C.《左传》是编年体著作,《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而《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烛之武秦师》出自于《战国策》。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        我至军中,公乃入。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计不知所出耳。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己不

D、国危矣,使烛之武见秦军               属皆且为所虏

 

查看答案

下列画横线的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      

⑴晋函陵  ⑵越国以  ⑶若不     ⑷越国以鄙  ⑸又而为歌

⑹使使以大王  ⑺太子   ⑻沛公今事有  踞而骂曰 吏民,封府库

项伯杀人,臣 ⑿常以身蔽沛公

A、⑴/⑵⑺/⑶⑹/⑷⑻/⑸          B、⑴⑶/⑵⑺/⑹/⑷⑻/⑸  

C、⑴⑸/⑵⑺/⑶⑹/⑷⑻/          D、⑴⑸/⑵⑺/⑶⑹/⑷⑻/⑼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