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将达8%,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企业占95家;《2013年全国各地幸福指数》数据报告显示,江西第一,上海垫底;新版二十四孝中规定,子女一周至少和父母打1次电话……不知不觉,我们已进入了“数字时代”,数据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而且也引起了关于数据的大讨论:

网民甲:“我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网民乙:“数据并非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网民丙:“数据毕竟是生冷的数字,它折射出人间的冷暖”

网民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数据是尺子不是笼子 美国的谚语说道:“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诚然,数据往往是我们用于衡定某些事物的标准,但其终究是把尺子,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的思维却被禁锢于数据中无法脱离。而我认为,数据就像是一把我们所用的尺子而不是禁锢我们思想的牢笼。 的确,我们在储存,记录,或判定某事物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用到数据,因为“测量”终究要用到“尺子”。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数据的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携,人们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带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们不漠视数据但也不能被其改造。数据时代的发展却也将原本恬静淡雅的慢生活节奏渐渐加速,试问,现在还有有谁还会闲适地呷一口清茶在安静的午后捧书浅读?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低头族”永远不停的在手机屏幕前的游戏里流连。数据的发展却带来了别样的社会风气。 移动宽带,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对事物本身具有的潜力有所忽视了呢?在一味以数据作为标准尺度衡量事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又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无价的情感的存在呢? 比如说:数据的利用再如何发展,可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法用数据衡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也是不能单靠数据来评定的。难道说每次受到关心亦或是帮助,我们都要记录在案,然后根据年终评定的数据来决定我得回馈多少呢?我想不必这样吧?每个人的心中自然有自己的标度,它不是数据能说明的,却也比数据更富有人情味。 其次,之所以说数据不能用于衡量一切事物,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潜力。这让我想起了民国时期《现代》杂志的主编施蛰存先生。被他收录于《现代》中的作家不乏有海明威和福纳克等作家。可在当时,他们尚是新星,并不都有完美的惊人的数据和排行,却在后期的写作中出乎意料地有了惊人的成绩。由此看来,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要靠数据来说话的吧? 然而,我们的社会要发展,数据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充分的利用数据的同时不被假数据的表象所蒙蔽,以其作为工具使得生活快捷方便以节省时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不能忽视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便携,只是不要凡事都以数据作为做事的标准,以至于丧失对情感和对事物潜力的判断能力。 普鲁特斯的《追忆逝水年华》中写道:“我似乎任沉浸于过去恬静淡雅的生活中,周围虽然已被时代的变迁所改造,可我的心永存。”如此感人肺腑的一段话勾起了我对那样美好的向往,让我们在数据的时代中活出自己吧!数据是把测量的尺子而不是笼子,我们的心依旧在飞!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从所给材料看,首先列出了一些数据,然后总结过渡,引出网民的讨论。从网民的讨论来看,大家观点各不一致,有人认为应重视数据,有人认为应理性化看待数据,有人认为数据有其合理之处……所以材料的关键句就在于“数据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而且也引起了关于数据的大讨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数据呢?考生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同意材料中某一网民的观点,谈数据是科学的度量,不能漠视数据,要尊重数据;也可以谈理性对待地数据;还可以写数据的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如,数据折射人间冷暖等。也可以不同意材料中网民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就材料本身而言,材料内容局限于数据,所以考生最好围绕对数据的态度来写。如果进行一下拓展,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讨论的感悟,升华为一个普遍的道理——谈一谈全面理性地看问题等,但这就不是最佳立意了。 从文体上看,本题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6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2.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查看答案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9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5分)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①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②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③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④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⑤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⑥落榜考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⑦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⑧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⑨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一直认为,除了《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

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追思、感慨          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      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

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                        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

A②⑤⑥③④①     B②⑤④⑥③①    C③⑤④②①⑥    D③⑤⑥④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从何时起,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各地各部门都把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课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展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2)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和“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崇敬有加。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百姓往往        

3)肉体享乐的干扰——生活快乐舒适,这是       ,要是这些成了你生命中的最主要的东西,你就绝对无法完成你的使命。

A.异曲同工    敬而远之   无可非议

B.殊途同归    敬而远之   无可厚非

C.殊途同归    望而生畏   无可非议

D.异曲同工    望而生畏   无可厚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