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禽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乱,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  出身

C.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危:  危险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弛 : 延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禽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阴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禽贼,斩以徇。(3分)

(2)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3分)

(3)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4分)——《六国论》

 

1.B 2.D 3.C 4.D 5.(1)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示众。 (“阴”“部勒晓”“徇”各1分) (2)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向”“预”“殆”各1分) (3)想想他们的先人祖辈们,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因此拥有了一小块土地 。 “厥”“ 先祖父”“ 暴”“ 以有尺寸之地”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奇”,觉得了不起;C“危”,端正、正直;“弛”,松懈、荒废。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两个“乃”都是“竟然”之意;A前“其”代词做定语“他的”,后“其”副词,加强反问语气;B前“之”代词做宾语“他们”,后“之”结构助词“的”;C前“以”介词“凭”,后“以”连词“因为”。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①说的是李迪深沉厚道,有才干;④迪被贬之因“朋党傅会”,与胆量无关;⑤是说李迪欲为皇上祈祷长寿,无需胆量。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A. 避五代乱,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的不是李迪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 “阴”,暗中;“部勒”部署;“晓”,晓谕;“徇”,示众。 (2)“向”,先前;“预”,参与;“殆”,大概。 (3)“厥”,他们;“先祖父”,先人祖辈们;“暴”,冒着;“以”,才;“尺寸之地”,一小块土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宋史 李迪传》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全家迁徙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对此很惊奇,说:“先生是辅佐的人才。”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州,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让全部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李迪)曾经回家休假,(仁宗)忽然传诏(李迪)去内东门,(仁宗)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报年度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会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当初,皇上将要册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多次上疏劝谏,认为章献出身寒微,不可以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怨恨他。天禧年间,李迪出任事中。周怀政的事件,皇帝非常生气,想责罚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悟,于是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与之结党附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迫害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对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地步,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去县通过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一定不要让他前往。”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人凭着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允许,但却很是赞扬他的想法。 李迪是贤相。正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要有专制的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从这可以看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6分)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给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感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         。        ,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

1.该语段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作者是      (国籍)的       (作者)(2分)    

2.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简洁且句式恰当的句子。(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同一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大概)      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

B.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加快)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C.①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谷仓)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大多数人)

D.①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长矛)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突然)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我国的一次文体改革运动,到了宋代继续提倡这种改革,先后出现了被世人称颂的“唐宋八大家”:韩愈、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B.“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杜牧的《阿房宫赋》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属于此类文体。

C.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以同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的,比如苏洵、苏辙的《六国论》,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后来编成《呐喊》《彷徨》《野草》三本小说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