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真想做一条金鱼 ...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真想做一条金鱼

有时我很嫉妒金鱼,

据说它们只有几秒钟的记忆。

重温一段记忆对它们来说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体验都是第一次,

每一次,假使它们自己无法认知自己的缺陷,

生命就必然变成唯一一段阳光灿烂的故事,一场盛宴,

从早晨激动到夜晚,直至夜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参考例文: 人生的体验 人的一生是充实的,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懊悔,有欢乐的经历,有悲伤的体会……这都是组成人生的重要结构,都是最珍贵的财富。 纯牙买加蓝山咖啡,非常完美地将咖啡中独特的酸、苦、甘、醇融合在了一起,让人喝下去还不禁回味无穷。人生亦是如此,酸甜苦辣,悲欢忧乐,应有尽有。而人们往往只对成功与喜悦情有独钟,却忽略了生活中的失败和泪水,并对之产生无由的厌恶。可是,人生不就是在这些挫折中得到经验,得到教训,从而汲取养分以不断成长吗?正如咖啡原有的苦涩和醇厚的味道,但真正细细品味这种味道时,又会觉得多了一份芳香,一份香醇,一份浓郁。 人生仿佛短暂虚幻的梦境,如同白驹过隙,当回忆起过去时,总感觉一生碌碌无为;人生其实也很长,每天的太阳都是全新的,时间足以你发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使一生充满意义。 智慧的人善于创造机会,从而取得成功;聪明的人善于察言观色,以获得机会并牢牢地抓住;勤奋的人踏踏实实、孜孜不倦地工作,幸运终会降临。成功没有捷径,生命给予我们同样的机遇与时间,善于把握并努力奋斗才是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一些人在看到有人经营一项事业成功时,总会叹息自己为何没有在他们之前就行动起来,如果那样成功的就是自己。但是,这部分人可曾想过成功是经过奋斗才会拥有的成就,而即使让同样的机遇摆在他们面前,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可见,生活中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并经过艰难的奋斗才会丰收成功的果实。 人生都曾拥有过一种财富——经验,它是精神的财富,是灵魂的财富,是最珍贵的财富。 失败并非完全无益,相反,他赠予我们的正是这种无形的财富——经验。拥有经验,可以避免相同错误的再次产生。每个人都曾失败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上输掉的,却在他描写赌徒心理的小说中极其辉煌地赢了回来。 每个平凡的人生中都肯定存在非同寻常的成长历程,而只有在不断的成长中,才会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文章开头以“这都是组成人生的重要结构,都是最珍贵的财富。”引出全文观点,之后以“人生仿佛短暂虚幻的梦境”展开论证,再后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可以选取的立意很多,最好的是“所有的体验都是第一次”这句话可以得出立意:体验,可据此写作;当然,也可以从“缺陷”、“经验”、“失败”、“记忆”等方面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从逻辑学来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几种: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

系;③交叉关系;④矛盾关系;⑤反对关系。根据下列关系要求填出对应的项。

全同关系:朱自清——(                     

交叉关系:青年――(                     

(2)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请根据下面这个“三段论”所给出的大前提和结论,补出一个小前提。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              ,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查看答案

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不少于100字的新闻短评。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郁孤台笑了

彭世强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⑾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 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2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郁孤台——_______郁孤台——_______郁孤台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的作用,并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⑦段和第⑾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与苏力先生商榷

康保成

最近,“法律与文学”渐渐成为受法学家关注的一块新的交叉学科领域。苏力先生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从司法的角度解读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窦娥冤》,为人们认识这出古典悲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然而,笔者拟对苏文的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苏文提出,在《窦娥冤》中,张驴儿与窦娥“都没有提出而且也无法提出现代司法要求的可靠的直接证据”,“案件审理者只能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判断:谁的话更可信。”苏文认为,张驴儿在法庭上的陈诉较之窦娥的申辩“更言之成理”,而且窦娥后来自己也招认“药死公公”,才导致桃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这“并非官吏无能或腐败的产物”。现在,也让我们“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来分析案情,看到底谁的话更可信,看桃杌是否“无能”。在法庭上,张驴儿振振有辞:“我家的老子,倒说是我做儿子的药死了,人也不信。”苏文认为:“这是‘不存在合乎情理之怀疑’。”的确,张驴儿没有杀父动机。然而窦娥则是没有杀人动机。谁主张谁举证,这在一般的诉讼案中为古今通用之原则,然而张驴儿作为原告,不仅拿不出窦娥杀人的证据,也说不出窦娥为什么杀人。凭什么相信一个足不出户的年轻寡妇平白无故起了杀人之心呢? 这难道符合“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么? 只听一面之辞就滥施刑罚, 说是“无能”实在太轻了些。

凡事总有个来龙去脉。一个姓张的被毒死在蔡家,按照“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官府首先要了解的应该是:这两家是何关系,这个畸形的家庭是如何组成的,张氏父子是如何进入蔡家的等等。接着才是对命案本身的讯问。对于这一切,窦娥详细的实事求是的回答显然把张氏父子解救蔡婆、被蔡家收留的事实交代得清清楚楚,她的话才显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比张驴儿简略的胡编乱造更可信。张驴儿没有讲出任何新的事实,只能称作狡辩。窦娥还举出了本案的关键情节和关键证人。张驴儿不是说他不会药死老子么?是啊!羊肚汤本是蔡婆让给他老子的。桃杌如果真像苏文所说,是一个“严格执法”的官员,那就应该抓住这一线索,继而审问当事人蔡婆,张驴儿的杀人动机便会暴露无遗。桃杌如果真是一个“严格执法”的官员,那就应该把杀人未遂的赛卢医抓捕归案,以验证窦娥供词的真实性。同时,卖毒药给张驴儿的赛卢医———本案的惟一证人,即使是污点证人,与张驴儿对簿公堂,真凶便会落入法网。然而,桃杌在听了张驴儿的辩解和挑唆之后,便对窦娥施以酷刑。尽管窦娥发出了“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的合理质询,桃杌却置若罔闻,这难道合乎“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么?

苏文认为“窦娥展示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利他主义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理由作为一个相关的证据”,甚至说,在当时的条件下,窦娥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之王”。而在笔者看来,窦娥三次被打得昏死过去不认罪,到棍棒呼啸着打向蔡婆时,却情愿招认“药死公公”,按照“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法官理应抓住这一细节,详加戡问:被告缘何“招认”得如此反常? 继而解开一位孝顺、善良的妇女何以会“杀人”的谜底,再继而对整个案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苏文提出:如果窦娥不认罪,而让蔡婆去挨那无情的棍棒,“如果蔡婆婆也能挺住刑讯,那么依据当时的法律,就要对张驴儿拷刑,或只能‘取保放之’。”然而笔者有理由提出两种可能性更大的假设:一是年迈的蔡婆熬不住酷刑,屈打成招;二是蔡婆被活活打死。窦娥不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后果才做出这种“不大明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认罪”行为的么?退一步说,即使苏文的假设成立,窦娥和蔡婆在“拷满不承”的情况下被“取保放之”,那又怎样呢?真凶照样逍遥法外,窦娥照样是犯罪嫌疑人。在本案中,张驴儿本想毒死蔡婆却意外使张父被毒死,这就造成了从表面看来张驴儿没有杀人动机。这是本案唯一的一处隐情。但如果一切都已经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还要衙门干什么?

1.下列对苏力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文认为,张驴儿与窦娥都无法提出可靠的直接证据,二人的话究竟谁的可信,只能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判断来确定。

B.苏文认为张驴儿在法庭上的陈诉较之窦娥的申辩更言之有理,因为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逻辑判断,儿子是不会药死老子的。

C.苏文认为县令桃杌是一个“严格执法”的官员,之所以造成他错误判断实为窦娥自己的招认,并不是因为官吏的无能或腐败。

D.苏文认为张驴儿没有杀死自己父亲的动机,所以他法庭上的证词既合乎人情也合乎法理,这是“不存在合乎情理之怀疑”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一个严格执法的官员,必然先要了解这个命案的来龙去脉,然后才是对命案本身的讯问,这样的程序才合乎常情常理。

B.作者认为张驴儿的供词没有讲出任何新的事实,只是狡辩;而窦娥的回答详细且实事求是,她的话才更显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C.作者认为这一命案关键的线索是“羊肚汤本是蔡婆让给他老子的”,如果县令桃杌能据此追问,就会彻底揭穿张驴儿的杀人动机。

D.作者认为本案的关键证人也是唯一证人就是赛卢医,尽管他是个污点证人,但只要把赛卢医抓捕归案,窦娥一案便会水落石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文认为窦娥情愿替婆婆顶罪而死,这种利他主义在当时的社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反而成为她药死公公的一个相关的证据。

B.作者认为窦娥招供过程很反常,窦娥三次被打得昏死过去都不认罪,但蔡婆要挨打时却情愿招认,不合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

C.针对苏文如果窦娥不认罪及蔡婆婆能挺住刑讯的假设,作者认为这种假设更可能的后果是蔡婆婆不是被屈打成招就是被活活打死。

D.作者认为本案唯一的一处隐情是从表面看来张驴儿没有杀人动机,造成了侦破难度,而这也正是需要“严格执法”的官员努力之所在。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云树绕堤沙,                              。(柳永《望海潮》)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6)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天地也!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