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重湖叠巘清嘉, , 。(《望海潮》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重湖叠巘清嘉,                                   。(《望海潮》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3)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1)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一簑烟雨任平生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4)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小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伊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褒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诸罪,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密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末举于乡,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军事              赞:辅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3分)(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真想做一条金鱼

有时我很嫉妒金鱼,

据说它们只有几秒钟的记忆。

重温一段记忆对它们来说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体验都是第一次,

每一次,假使它们自己无法认知自己的缺陷,

生命就必然变成唯一一段阳光灿烂的故事,一场盛宴,

从早晨激动到夜晚,直至夜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从逻辑学来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几种: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

系;③交叉关系;④矛盾关系;⑤反对关系。根据下列关系要求填出对应的项。

全同关系:朱自清——(                     

交叉关系:青年――(                     

(2)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请根据下面这个“三段论”所给出的大前提和结论,补出一个小前提。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              ,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