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摈(bǐng)除 掣(ch...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bǐng)除    (chè)肘     (biào)马    (bì)自用

B.(shěn)笑    (gēng)米    黢黢(xū)      (shī)酒临江

C.(niǎn)知    (shǔn)吸    牛皮(xiǎn)    繁文(rù)节

D.(pèn)香     (jiàn)或    (huá)不来     忍俊不(jīn)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摈(bìn)除,B.粳(jīng)米,黑黢黢(qū)。C.谂(shěn)知 牛皮癣(xuǎ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个小题)

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论语》)

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丰草绿缛而争茂,                。草拂之而色变,                。(《秋声赋》)

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他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后终以功封定远侯。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王所杀,年仅二十余。

1.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4分)

 

 

2.全诗紧扣“望”字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1分)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其才。”礼遣还。后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克勤“空印”事诛        坐:因……获罪

B.王以殊礼                 尊:尊贵

C.延数日                   稽:拖延

D.当其才                   老:用到老

2.文中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吴沉、揭枢荐,召见     资政殿学士行

B.后仇家所连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

C.陈瑄以战舰降燕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必为之辞

D.命磔                 渤海之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孝儒从小机警敏捷,后来跟从宋濂学习,表现优异,超过宋濂门下的许多知名文士,连先辈胡翰、苏伯衡也自认为比不上他。

B.方孝儒举止端庄,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欣赏,太祖不但在方孝儒因仇家检举牵连而被逮捕到京师时保护了他,还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正学”。

C.当燕王兵临南京城下时,有些人劝说惠帝逃跑,但方孝儒坚持守卫京师以等待援兵。最终,京师被攻陷,惠帝自杀,孝儒被抓。

D.父亲被诛时,孝儒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哀情感动了路人,燕王篡位后,他的悲切哀恸的哭声响遍大殿的台阶,可见孝儒忠孝至诚。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2)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1分)

母亲的来信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特点。(2分)

 

 

2.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并说明产生这一变化的深层原因?(4分)

 

 

3.本文题目为《母亲的信》,而文章是以文卡为主要人物展开的,可否将题目改为《不孝的文卡》?(4分)

 

 

4.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5分)

 

 

5.展开想象,请你用第一人称描写文卡收到母亲寄来的三卢布后的心理活动。(100左右)(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