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②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③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1)             。诚然,有时,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2)    。这样,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⑤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 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⑥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从全文看,生命隐逸着哪些暗示?请分点概括。(4分)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这句话的理解。(4分)

3.联系所在段落,分别说说对下面两个使用对比手法句子的理解。(4分)

(1)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2)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4.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散文用抒情的笔调告诉我们,生命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并努力去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B.第一段中“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响起了悠长的钟声”,这里把生命的暗示形象化了,给人们以美感。

C.第4段说“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另一把生命长度的量尺。

D.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是能最早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让瞬间的生命在永恒中定格,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E.最后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与第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首尾呼应,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

5.研读本文第③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1.分点概括。(4分) (1)要珍惜生命,必要时应不惜牺牲生命以维护它的神圣。 (2)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 2.说你对“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这句话的理解。(4分)生命的价值不以时间长短为标准,而以它对社会的贡献,以历史的肯定为标准。 3.(4分)(1)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通过“死亡”与“延续”、“毁灭”与“永生”的对比,突出了精神生命的可贵。 (2)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通过对比,说明不同的生命价值,历史和人民会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也即揭示了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 4.AD 5.(4分)(1)答案示例:海伦·凯勒在失聪、失明、失语的情况下,没有绝望,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作家、教育家。 (2)答案示例:文天祥被俘后,不屈从威逼利诱,宁死不降,从容就义。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并整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然后把思路中最主要的内容整理概括即可。“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可从人要珍惜生命的角度概括;“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可从要重视生命的价值角度概括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生命长度”“生命价值”,联系下文“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即可理解这个句子的含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极其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对比手法的作用入手,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具体分析。组织答案时,可结合着“死亡”与“延续”、“毁灭”与“永生”从文章主题,即精神生命的可贵等角度概括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悟散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散文的语言、表现手法、结构等角度分析选项是否正确,B.只谈到了生命伟大的一面,漏掉了渺小的一面;C.“任何时候”说得太绝对,且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E.最后一段是反问,作者激励人们像哲人那样(而不是“必须由哲人”)努力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所以选AD。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散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具体内容,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中找出与语段意境相符的人物事迹概括组成答案即可。可从海伦·凯勒、文天祥、岳飞等人物及人物事迹中筛选概括组织成答案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后面题。(6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非能也(游水)               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清楚)               今之众人(许多人)

C.而学于师(以……为耻)       江河(横渡)

D.吾尝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士大夫之(类)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不传也久矣                    欲人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                  犹且从师问焉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智乃反不能及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

3.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运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B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C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1)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

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1)a (2)a    B.(1)b (2)b     C.(1)b (2)a     D.(1)a (2)b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C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D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贾平凹的《秦腔》的确是一部优秀作品,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其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B在此次碰撞测试中,帝豪EC7不孚众望,以468分的优秀成绩超越奇瑞A3等自主品牌竞争车型,创造自主品牌轿车得分新纪录。

C一位去过颐和园的小朋友在展板前绘声绘色地向路人讲述自己在颐和园里游玩的感受,引来阵阵笑声。

D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来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