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今年春,余统帅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

今年春,余统帅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及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古文观止》序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文中“付诸梨枣”的近义词是(  )(1分)

A.付之丙丁  B.付之厥如  C.付梓  D.梨园弟子

3.序言中,作者认为编撰《古文观止》的意义何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4.《古文观止》中收录了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他的文赋代表作还有      ,     

 

1.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 2.C 3.规范启蒙教育,帮助后世教学 4.《子虚赋》《上林赋》等 【解析】 1.文言断句的解答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疏通全文,了解全段的意义;二是要联系前后文,推断画线句子的含义,根据已有的标点符号,理解句子,推断未知处标点;三是确定句中的重点词语,并关注表句中停顿的常见的语气词。句中“而”连接“精切”和“确当”,用“无不”双重否定修饰,所以“无不精切而确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分句,题中要求限三处,答案就明显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付诸梨枣”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A项“付之丙丁”是指用火烧掉;B项“付之厥如”是指欠缺本应具有之物;C项“付梓”指书稿雕版印行。梓:刻板,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D项“梨园弟子”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根据文意推断,只有C项“付梓”恰当。 考点:了解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次为识记A. 3.本题需对全段内容进行分析,找准写“编撰《古文观止》的意义”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一句中“以此”表明意义所在,全句意思是“用《古文观止》来规范儿童的启蒙教育,帮助后世的教学,它的意义难道会小吗?”可以此概括为“规范启蒙教育,帮助后世教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这类题涉及到历史、文学等相关知识的扩展,特别要注意对篇目和学术上特定称谓等的理解和识记。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考点:了解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次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替你走半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吴冠中

牡丹和梅花,曾是人们印象中的国花。牡丹花朵硕大,色彩艳丽,且高贵荣华之富态。梅花的花朵要小多了,星星点点,或疏或密开满在乌黑而坚硬的干枝上,而且干枝往往曲折多姿,予人风骨独傲之感。更因梅花开于寒冷的季节,那时别的花都不敢吐露,故而引起诗人们的赞美——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造型艺术角度看,形成美感的主要因素是整体构成。梅花之美主要缘于体态多姿。干枝穿插间的粗、瘦对比,故老梅更独具这般风采。梅花盛开或初吐露花蕾时,尚无绿叶衬托,只由花朵与枝干构成点与线的二重唱。“删繁就简三秋树”,郑板桥虽多画兰竹,少画梅花,其实他已道出了自己对梅花的绘画感受;而王冕画梅繁华密枝,引人进入梅花的国度。陈老莲画梅喜表现一段古怪倔强的干枝上着画三几朵,寓秀于拙,仿佛是他的自画像。梵高的向日葵同样是他的自画像,真正杰出的艺术家,总是将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正由于敏感的艺术家从不同视角揭示了自然之美,人们才更深一层感到自然之美。历代有那么多的诗人和画家表现了梅之美,梅在中国人心目中早已登上高雅之宝座。我在故宫曾见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一幅册页梅花,满纸只是淡墨点,其间穿插几笔墨黑的线是干枝,予人以月下梅花或雾中观梅之整体感受。这与西方印象派的效果异曲同工。走完隔膜、封闭的漫长世纪,地球显然日益缩小,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谁也挡不住,梅花和腊梅的西指日可待。

我第一次看到的梅园是无锡梅园,因当年梅园被许多居民的白墙衬托,被明如镜的太湖衬托,因而梅之身段和花之色彩分外醒目。中国传统绘画不涂背景,被绘在白底子上的梅花便尽现体态之美。因而,梅花在园林中往往依素墙而栽。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种在假山洞口之类的深暗背景前,花开时明如观火。

中国大地上到处有梅花、梅园,多少姑娘们的名字爱叫梅。我自己嗅觉不灵,可看梅,赏梅,不知闻梅香。梅之香更吸引了广大的爱好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人未见花就闻到了香味。文人咏梅,凡夫俗子也爱梅,梅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标志之一。绘画中最通俗的题材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缘于她们都象征中国传统中高尚的道德品质,梅居其首,是梅的荣誉。让园林、园艺家们深入研究梅的品种及嫁接等科学课题吧!他们研究出来的成果之花将开遍大漠南北,家家户户。今天,人们渴望草坪与鲜花了,在礼品中鲜花替代了糕点与烟酒。我从来不过自己的生日,连这个诞生时日也忘了。但不意有一回,居然邮局送来了一束鲜花,是外地有人邮来贺诞辰的。花簇大都是月季、郁金香之类。如果是一簇梅花或腊梅,当别有一番风姿了。

今年五月间,我到太湖一个小岛上的园林 果木产寻寻觅觅,发现梅园已是青绿一片,郁郁葱葱。细看,满树已隐藏着小小的青梅,才使我醒悟谢了还有青果子。不过青梅是褐色的干果了,可能是作陈皮梅之类的佳品吧。梅花展示了青春的美丽,有奉献了成熟的果实,这是梅的品质吧。

正因着眼于花、干、枝的点、线组合之美,我更爱腊梅。腊梅洗尽脂粉,只剩下并不鲜艳的暗黄之色,近乎蜡黄的病色了。然而在绘画的寰宇中,局部永远臣服于整体,在整体中体现价值。由于对照的绝妙效果,腊梅花朵之“蜡黄”,呈现了无价的物种黄金色。三味书屋后园的那株腊梅花给鲁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似乎也是令我独钟情于腊梅的姻缘。

1.请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梅之美”,请加以概括。(6分)

3.简要分析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4.文章以“说梅”为题,请探究作者通过“说梅”寄托了哪些深刻的意蕴。(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陛下亦宜自谋,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左牵黄,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

2.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李邦华传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精神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

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宋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为南京刑部队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

崇祯元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一小营至四五百人,且有卖闲、包操诸弊。虚冒者,元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锋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营马额二万六千,至是止万五千。他官公事得借骑,总督、协理及巡视科道,例有坐班马,不肖且折橐入钱,营马不耗。邦华首减己班马三之一,他官借马,非公事不得骑,自是滥借为希。

京营岁领太仆银万六千两,屯田籽银千六十两,犒劳制器胥徒工食取给焉。各官取之无度,岁用不敷。邦华建议,先协理岁取千四百,总督巡视递节减,自是营帑遂裕。

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未几,贼逼都城。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京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本朝赐谥忠肃。

                                   (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五十三,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指邹元标为党  魁:    或劝其委蛇  委蛇:

闻者益      嫉:    岁用不      敷: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3分)

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4分)

先协理岁取千四百,总督巡视递节减,自是营帑遂裕。(3分)

3.阅读第二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李邦华的主要品质。(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