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30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

文言文阅读(30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⑴顾视无可                      ⑵室洞然

⑶旧时栏楯                          ⑷客庖而宴

⑸墙往往而是                        ⑹余稍为修葺

2.第一段项脊轩的环境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之。(4分)

3.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另外第二段中写了哪几件可悲之事?(4分)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5分)

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5分)

 

1.(1)置:放置,摆放。(2)始:才。(3)栏楯:栏杆。(4)逾:越过(5)往往:到处(6)修葺:修补 2.环境:幽雅。优雅: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幽静: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 3.作用:承上启下。第二段又写了三件可悲之事:叔伯分家,对母亲的怀念,对祖母的怀念。 4.(1)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树木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2)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是利用语境来推敲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可以利用课内迁移、成语迁移。(1)中的“置”我们在《逍遥游》中学过,“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是“安放,搁置,摆放”的意思,语境相同。(2)中的“始”主要有两大意思:开始,才。联系学过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3)栏楯,纵为栏,横曰楯。两个字结构相同。(4)“逾”,越过,超过。可以联系课内“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往往”在古文中主要有两个意思:常常,到处。一表示时间,一表示方位。此处是指方位。同时课内学过“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6)“修葺”指修理(建筑物)。此处可以根据语境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注意审题。题干中的信息有“第一段”“项脊轩的环境”“结合内容分析”,这三点信息既有提示也有要求。环境主要通过景物来体现,文中的句子有“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从“兰桂竹木”这四种景物上,可以看出环境的优雅,因为在文学家的笔下,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朴”、“贤德”、“贤贞”、“俊雅”之类的象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桂花象征胜利、崇高、友好、吉祥;竹子象征着正直,高洁的品质,与梅、兰、菊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竹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也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从“庭阶寂寂”中直接体现了环境的幽静或静谧,“万籁有声”以动衬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文言句段的作用。句段的作用既有结构上的,也有内容上的。根据题干的要求可以知道,本题只需要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即可。结构上的作用与句段在文中的位置有关系,“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在第二段的开头,属于文章的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或过渡,“多可喜”紧承上文第一段项脊轩的变化(从阴暗变得明亮、从漏雨变得不漏、从破旧变得幽雅),“亦多可悲”引起下文第二段的三件令人悲伤之事(诸父异爨、亡母音容、先大母厚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翻译题。文言文翻译主要采取直译法,要求字字落实。特别关注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还要关注特殊句式,尤其是被动句和倒装句。(1)句中的关键词是“栏楯”“胜”。栏楯,是指栏杆;胜,形容词做名词,指胜景,新的光彩。特殊句式“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于”状语后置标志,正常语序是“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2)句中的关键词是“瞻顾”“号”。瞻顾,瞻仰回顾;号,号哭。特殊句式“不自禁”,否定词(不)+代词(自)+动词(禁),正常语序是“不禁自”。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0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陈情表》

(2碧云天,          ,西风紧,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兄弟之亲    莫之夭阏     彼且奚适也   重为乡党所笑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腹犹果然      B颜色憔悴       C以为智穷罪极   D凭几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零丁孤苦      B冥然兀坐       C诎体受辱         D小大之辩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又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C 采取各种方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