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也。性好学,善阴阳。初举孝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也。性好学,善阴阳。初举孝廉,再迁白马令。

桓帝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而中常侍单超等五人皆以诛冀功并封列侯,专权选举。又立掖庭民女亳氏为皇后,数月间,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移副三府,[1]曰:“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比年灾异,可谓多矣,皇天之戒,可谓至矣。班功行赏,宜应其实。梁冀虽持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杀之耳。而猥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2]是帝欲不乎?”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云,诏尚书都护剑戟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之。

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愈怒,遂并下廷尉。

大鸿胪陈蕃上疏救云曰:“李云所言,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昔高祖忍周昌不讳之谏,成帝赦朱云腰领之诛。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3],复议于世矣。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并上疏请云。帝恚甚,有司奏以为大不敬。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茂﹑资贬秩二等。时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事。霸诡言曰:“李云野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帝谓霸曰:“帝欲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之邪?”顾使小黄门可其奏,云﹑众皆死狱中。

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 

论曰:礼有五谏,为上。李云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于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夫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故说者识其难焉。

《<后汉书>卷五十七》

【注释】[1]露布:文书不封口。移副三府: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2]尺一拜用不经御省:不经皇帝过目就颁布诏书。[3]剖心之讥:纣王因比干剖心之事而遭受非议。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帝语不                              谛:细察,详审

B.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            考:考察

C.而常侍欲之邪?                        原:宽恕

D.礼有五谏,为上                        讽:讽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云面对频发的灾难,他担忧朝廷的安危,于是直言上书。

B.李云认为现在官位错乱,奸佞小人靠谄媚做官,公开进行货物买卖。

C.李云获罪后,很多人主动为他请命,皇帝因感动于众人的诚心,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D.后世的评论者,非常欣赏李云的行为,认为李云的直谏是五谏中的最高境界。

3.请用两个短语概括李云的主要性格特征。(共不超过10个字)(3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闻之,得无见非?(3分)

(2)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3分)

(3)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4分)

 

1.B 2.A 3.忠君爱国,狂放刚直(狂戆、敢于直言亦可) 4.(1)(3分)高祖得知了这种情况,该不会责怪我们吧? (2) (3分)虽然不知道禁忌,冒犯皇上,违逆了旨意,他的本意属于忠于朝廷罢了。(一句1分,后面两句句意理解错,第一句不给分。) (3) 后来冀州刺史贾琮巡视管辖区域,经过李云的墓地拜祭了他,刻了石碑表彰他。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项,考,通假字,拷问。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B项,“公开进行货物买卖”不正确;C项,皇帝没感动于众人的诚心,只是答应了管霸的请求;D项,论者否定李云的直谏,认为讽谏为最高。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简要概括李云主要性格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找出李云言行举止的语句及议论性的语句,然后用两个短语概括即可。“云素刚,忧国将危”“其意归于忠国而已”“岂古之狂也”及冒死讽谏上书均表现出了李云的刚直、狂放、爱国忠君。由此得出答案。 考点: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得无,见,非,行部,过,祠,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本性喜欢学习,擅长阴阳历算。起初被举荐为孝廉,两次升迁做了白马令。 桓帝延熹二年,诛杀了大将军梁冀,中常侍单超等五人都因为诛杀梁冀有功而一起被封为列侯,专门掌管选拔举荐人才。又立掖庭民女亳氏做了皇后,几月内,皇后家有四个人受到了封赏,赏赐的财物上万。 这时大地多次地震裂开,各种灾难多次降临。李云本性刚直,忧虑国家将要危险,内心不能容忍,于是上了一封不封缄的文书,又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文书中写道:“我听说皇后是天下百姓的母亲,她的美好品德可与大地的灵气相比配,如果不能够拥有这样的皇后就会地动山摇,朝廷不稳。连年的灾难和反常现象,可以说太多了,上天的告诫,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论功进行赏罚,应该与那实际情况相符合。梁冀虽然把持大权很专制,虐待天下百姓使其流离失所,现在凭借罪行进行了诛杀,还应召集他的家臣,封杀他们。但是却随便给谋臣万户以上的封赏,高祖得知了这种情况,该不会责怪我们吧?守卫西北的大将该不会人心离散吧?孔子说‘皇帝是深思洞察之人。’现在官位错乱了,奸佞小人靠谄媚做了官,公开以货财行贿,政治风气日益变坏,颁布诏书皇帝却不过目。这是皇帝想不做深思洞察的人了吗?”皇帝得到奏疏后非常愤怒,下令有关部门抓捕李云,下令让尚书都护押解到黄门北寺狱,让中常侍管霸和御史廷尉共同拷问他。 当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为李云因忠诚进谏获罪而伤心不已,上书愿意和李云同日死去。皇帝更加生气了,于是把他一起打入大牢。 大鸿胪陈蕃上疏营救李云,疏中写到:“李云所说的,虽然不知道禁忌,冒犯了皇上,违逆了旨意,他的本意也是忠于朝廷罢了。以前高祖忍受了周昌的不避讳的进谏,成帝赦免了朱云的冒死责问。现在杀了李云,恐怕剖心的指责,又将在世上传得沸沸扬扬。因此,在下冒着违逆圣意的危险来向您请求。”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也一起上书为李云请求。皇帝很是怨恨,主管官员上奏认为那些人的做法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下诏严词斥责陈蕃、杨秉,罢免了他们的官职,回家种田;沐茂、上官资被贬官,品级降二等。当时皇帝在濯龙池,管霸上奏李云的事。管霸欺骗皇帝说:“李云本是乡野之中的迂腐儒生,杜众是地方小官,只是狂妄愚直,不值得加重惩处。”皇帝对管霸说:“皇帝想不深思洞察了,这是什么话,你想宽恕他们吗?回头让小宦官准了他们的奏疏,李云、杜众都死在了狱中。 后来冀州刺史贾琮巡视管辖区域,经过李云的墓地拜祭了他,刻了石碑表彰他。 评论说:“礼数上有五种进谏的方式,讽谏是最高层次的进谏。李云是乡野一介书生,不懂得丧失生命的意义,于是上不封缄书给皇帝,并将其副本送到三公府,以致被诛杀而不顾及,这难道只是古代的狂人吗!不被信任地进谏,就会认为是诽谤自己,所以谈论者是认识到了进谏的难处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本段文字,请以平买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用过25个字。(5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针对儿童的“爱国教育”中,人们常常将“爱国”变成响亮却空洞的口号,使它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他说到:“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提炼下面材料的主要观点。不超过15字,4

没有人做过定量的统计,告诉我们报纸出产的新闻在整体新闻中所占的比例。可是,随机找些资深读者估计,他们说这个比例不会低于80%。可能电视的影响力更大,但根据笔者在央视工作的经验,电视记者常常是在报纸上找新闻。再看大家鼓吹甚力的新媒体,有多少妙笔生花的博客评论是建立在报纸提供的新闻上的?虽然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有用性毋庸置疑,但这些服务的用户大多不会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所以虽然新媒体有着海量的内容,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漂亮、时尚而又有个性的手机越来越多,这对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可以择善而从,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手机。

B.十年,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处在二十一世纪初的社会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C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现在的中学生更加轻视书写能力的培养,字写得东倒西歪,龙飞凤舞,潦草不清,这主要是思想上对书写的认识不足所致。

D大学自主招生很火,但是否适合参加“自招”还需深思熟虑,瞻前顾后,建议考生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慎重报考。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fāng       (nǎn)    清冽       名声凋敝

B.精suǐ         quǎn  馋言       黯然销魂

C.蕴(jiè)        (lù)     璀璨       金榜提名

D.直(zhuàng     (jiān)染   蛊惑       山清水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从来中国小说,十九以喜剧散场。其能破此习惯者,不能不首数《红楼梦》。说者对于此事,一半归功曹雪芹,一半归功续后四十回之高兰墅,吾以为红楼之得传,初固毋待于后四十回之绩,然真正赚得天下后世儿女一副眼泪者,一大半在后四十回。天下莫不知有曹雪芹,知高兰墅者果有几人。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

文章而言创作,非难。文章而续人之业,实难。何则?盖续人之作,我有笔墨,不能写我欲说之话,我有思想,不能发我欲说之主张。必以我之心,置人家心腔中,而代为思之书之发挥之,始得无咎。如此续书,能吻合原人之意,已觉不易,况传之后世,赚得天下儿女一副眼泪乎?高所续红楼梦四十回,其写王熙凤,史湘云,甄香菱等人,虽未能合曹雪芹之原意,而宝玉之走,黛玉之死,袭人之嫁,宁国府之被抄,以及惜春一大部分人之下场,皆能与前八十回之草蛇灰线,水乳无痕。不但此也,其言语动作,甚至一小习惯,一口头语,亦莫不然。写贾政仍是贾政,写王夫人仍是王夫人,写宝玉等一切人物,仍是宝玉等一切人物,至其一样注重白描,犹余事也。然则其绞脑滴血,对前八十回之诵习揣摸,果至何等程度哉?

冥冥之中,曹是否引高为知己,吾不得而知。若俞仲华之于施耐庵,关汉卿之于王实甫,则真应对高而自愧矣。人生得一知己难,求得为文一知己尤难。吾于曹高之事,不禁长叹焉。

(选自张恨水《文论语丝》)

1.作者为什么说“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2.解释第二段中的“草蛇绳灰”的含义。(3分)

3.高鹗所续《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与曹雪芹原先的意图有较多出入,请结合王熙凤和香菱的

判词进行分析说明。(6分)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