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微 时 代 的 阅 读 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

⑥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

1.下列关于“微时代的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时代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B.“微时代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相比,称得上是一种时尚的“阅读”。

C.“微时代的阅读”具有“撕裂性”,这种“撕裂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有意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图像却在不断地引诱读者“猎奇”的潜意识。

D.“微时代的阅读”媒介必然会把传统“阅读”行为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

2.下列对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也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能做到的。

B.“观看猎奇时代”真正显形,是在电视在中国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纪网络文化普及之时。

C.在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随着阅读媒介的变化,“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引人注目,“微时代的阅读”悄然来临。

D.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标志着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开始,因为它为阅读行为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微时代的阅读,作者对人们是否还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并指出应该从“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B.微时代的阅读使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C.“沉思默想时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却不能像“阅读写作时代”那样通过阅读得以传播。

D.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是阅读写作时代转向观看猎奇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

 

1.D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题干中已经给出对象“微时代的阅读”,学生需要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A项在第六段,原句是“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与选项一致;B项在第六段,原句是“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选项只是把它们倒过来说;C项在第五段,原句是“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与选项一致。D项中“必然会”说法绝对,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5段表述是“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故答案选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辨析能力。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然后到文中找到答案的区域,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A项在第二段,原句是“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与选项一致;C项主要在第四段和第五段,选项是将两段内容进行了综合,一致;D项在第二段的最后,原句是“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与选项一致。B现,原文第3段第1句显示,从全球范围看,进入“观看猎奇时代”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2、3句显示我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却是出现在20世纪末。B项“观看猎奇时代”后缺“在中国”的限制,将中国的情况说成了全球的情况。故答案选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对于这类辨析文章内容的题目,学生一定要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然后将选项与之比较,发现其中的误差。A.文章最后就“微时代的阅读”提出来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确实“对人们是否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但第一个问题并非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文说“……这是一个问题……这更是一个问题”,并没有指出问题解决的途径B.“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错。原文第4段说“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另外,与“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D.无中生有。原文第4段是“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从中找不到“是……发展规律”的内容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故事。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要有细节描写。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3分)

                                                                      3分)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6分)

经过最近几年新股的高速发行,尤其是一批蓝筹公司的发行上市,目前中国股市的规模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 997家,总市值27万亿元。股市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资金吞吐量的扩大,目前中国股市完全有能力接纳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即便美联储的6 000亿美元(相当于4万亿元人民币)全部流进A股市场,也只是相当于股票市值增长15%而已,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母亲河

 

①家乡古城,城南有一河绕城而过,历史上人们称之为响水河,因为它守着这城,也被称为熊岳河。它在辽东,西向渤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传说,那条河是望儿山母亲肩上的一条飘带,连着母亲身上的血管,儿女们依恋响水河就像依恋自己的母亲。仿佛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古城的人们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到响水河边去亲近,沿着繁花锦簇的甬道和垂柳拂面的河堤下到河边,掬一捧水洗把脸,或者洗洗手,作为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②响水河两岸曾发现很多古城遗址和墓葬群,大部分是汉魏时期或更早期的。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只是驻扎军队和囤积军用粮食和武器的营垒。军队撤退,只剩下营盘,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真正发展起来的只有熊岳。

③江河孕育文明。响水河孕育的熊岳平原,土肥水美,气温适宜,降水适中,便于农耕,又提供了便捷的航运交通和生产、生活用水。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母亲河的孕育。响水河两岸沃野,历史上曾属渤海国。渤海国后为契丹所灭,又属“辽”。熊岳城是辽代卢州遗址。

④响水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绿草清新,有着柳暗花明的迷人景致,从杨运山区的老帽山出发,奔腾欢笑一路歌唱,穿过“老鳖把门”的水口,河面开阔了,歌声更加悠扬,清澈的河面倒映着夹岸的半山上的一片片果园,熟透的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挂了满树满坡,紫色的李子,淡黄的鸭梨,如珠的葡萄,争相夺目个个耀眼。顺着山势从高到低,还有笔挺的针叶松,摇曳的老槐树,高大的钻天杨,一直到河岸上的垂柳……天上明净无云,阳光明亮而温暖,与古城相依相伴。清代诗人魏燮均在《早发熊岳》中写道:“道出衫卢郡,分途趁晓行,村烟烘树色,沙路滞车声。流水曲围郭,乱山高护城,前峰白云动,似欲酿新晴。”真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

⑤前些年,我到熊岳,住在响水河的右岸。每天清晨,我到河边散步,雾还在河面上不肯走开,河水显得那么朦胧。许久,山边爬起一轮红日,一会儿就把萦绕在河面上的雾驱赶得无影无踪,响水河像一位刚刚苏醒的睡美人,由沉寂开始梳妆打扮,唱起了动听的歌谣。

⑥黄昏,我曾领着女儿到河边的树林玩耍,响水河更富有诗意,柔柔的光泻下来,给河面镀上了一层华丽的金黄,清波将金黄击成碎片,光片随着河流漂淌,那么迷人,那么令人陶醉!蓦地,落日像一个烧红铜盘掉进了响水河,河面也被烧得通红,是那样柔美,女儿竟忍不住磨我领她去摸一下。然而,我没有答应女儿的请求,响水河已经遭到严重的污染,太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休止的注入,使母亲河的血液充满了毒素,大量的建筑取沙造成河道坑坑洼洼,使母亲河的血管布满了瘢痕,我面对母亲河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⑦多年后再到响水河,午后的阳光直射,河面宽阔好似明镜,清凉的风从河面吹来,荡漾着层层微波。河道内修建了四道橡胶拦水坝,整个河段直到入海口成宽阔的连续水面,呈阶梯状流淌。花岗岩砌筑的河堤和铺就的群众文化广场上矗立着各样的雕塑,摆放着鲜花盆景。室外地板铺成的观景台和垂钓台一直延伸至河心,人们站在河中央,河水在脚下欢唱,母亲河又恢复了她的美丽和健康。

⑧夜晚,彩灯喷泉在河中央尽展风姿,灯光交相辉映,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水柱盘旋飞舞,直冲夜幕飞散满天。漫天星斗向河中洒下无数个倒影,似乎与河中星灯争辉。调皮的小水珠掀起我的衣领,钻进我的脖子……我的心和母亲河一起流动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思路清晰,以的行踪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讲述着响水河的历史和今天,体现出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B本文叙写了作者两次探访响水河的所见所感,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这条母亲河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

C治理后的响水河,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绿草清新,有着柳暗花明的迷人景致。

D段中落日像一个烧红铜盘……河面也被烧得通红,运用比喻和借代手法,写出黄昏的柔美

E本文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语言运用上追求质朴平实,通俗易懂。

2.结合全文,归纳响水河的特点,并做分析。(6分)

                                                                                                                                              

                                                                                                                                  

3. 段引用清代诗人魏燮均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结合全文,探究“我的心和母亲河一起流动”这句话的含义。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2)携来百侣曾游,                   

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4)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撑一支长篙,                

6)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9              ,谁主沉浮?

10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