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水何澹澹,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3)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4)或取诸怀抱,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8)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1)山岛竦峙 (2)砯崖转石万壑雷 (3)呕哑嘲哳难为听 (4)悟言一室之内 (5)薄雾浓云愁永昼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8)潮平两岸阔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竦峙”(与“耸”区分)、“砯”、“呕哑嘲哳”、“悟”(注意不要写成通的“晤”)“拂”、“陨”等。特别注意形近字,通假字。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随意。

1.上阕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杜鹃?请结合作品简析(4分)

2.从全词来看,作者听杜鹃啼叫,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使 则社 危辩者 使 使 侵。

(选自《新序·杂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诩以惧氐 假:借助

B.太祖征之 比:较量

C.更追之,更战必胜 促:赶快

D.诩于绣坐上谓绍使 显:公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氐果不敢害,盟而送之 嬴而不助五国也

B.进兵交战,大败 蟹六跪二螯

C.夫曹公奉天子令天下 赵亦盛设兵待秦

D.宜从一也 皆出于此乎

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4分)

(2)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4分)

4.这篇文言文中,作者认为传主贾诩“有(张)良、(陈)平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文后题目。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方位复兴之势。应该说,诸多文化复兴的现象代表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自觉,深值嘉许。如果我们放宽视线,平心对待历史,而不仅仅以最近三四百年的成效作为评估的尺度,便不能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过去那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实应反省。

不过,我们也应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并不单一,而是充满了各种异质元素。朱维铮先生在1980年就反复强调:中国并不存在一个“一贯的传统”。首先,不同时代留下的遗产并不一致,既经累积,又常常混杂;其次,即使在某一特定时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也自有特质。即以一个“善”字来说,其内涵固不乏一些超时空的准则,具体表现却不免流动迁移,不但不同社群各有一套道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也取舍各异。因此,面对“复兴传统”的呼声,我们也不能不慎重思考:要“复兴”的是什么“传统”?

据我的观察,近年最受欢迎的一本传统读物似乎是《弟子规》。这本出现于清代早期的童蒙读物在不少人那里已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诵读之声,凡有井水处,无不可闻。这本小册子当然也有一些不错的道理,不光是孩童,即成人开卷,也可受益。

但正如书名所示,《弟子规》不过就是一部“小学生守则”。这即使在传统蒙学读物中,也是简陋之作。更重要的是,其中教授的伦理皆是单向的。作者既立意对“弟子”讲话,自然多言服从,而不思考“父兄”何为。朱熹讨论师弟关系时曾提出所谓“彼此之辞”,即是不要求一方单独尽责,而以双方互相负责为条件;其中强势一方,还应尽首要的责任。比如“父慈子孝”:父先须“慈”,才谈得上“子孝”;若以权势压人,“孝”字又从何谈起?

其实,即使对小小孩童,“服从”也非唯一伦理。若我们承认,一个理想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独立、负责的精神,肯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富有同理心、想象力和道德勇气,则《弟子规》一类以培养服从习惯为目的的读物,实在不无被滥用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高兴与否,今日中国社会面貌早已与传统社会相距甚远。新社会要求一套新伦理,它自可从传统中引申而来,却必须直面现实,经过一套创造性的取舍转化,才可将相对定型的“传统文化”变为具有活泼生命力的“文化传统”,我们这个民族才当得上“旧邦新命”四个字;否则,不过是为社会平添一份混乱,带给我们更多痛苦和自卑。这样的“传统”,不“复兴”也罢。

(节选自王东杰《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1.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异质元素。

不同时代留下的遗产并不一致,这些传统文化既经累积,又常常混杂

“善”具体表达虽然不免流动迁移,但是“善”没有超越时空的内涵。

不但不同社群对“善”各有一套道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也取舍各异。

2.《弟子规》有被滥用的风险,揭示其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弟子规》是一部“小学生守则”,且是一部简陋之作。

《弟子规》是传统蒙学读物,教授的伦理皆是单向的。

《弟子规》强调:父先须“慈”,才谈得上“子孝”。

《弟子规》是一部以培养服从习惯为目的的读物。

3.下列对“文化复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多方位复兴,代表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自觉,值得赞许。

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反省。

复兴传统文化,可以从传统中引申而来,却必须经过一套创造性的取舍转化。

文化复兴就是要将相对定型的“传统文化”变为具有活泼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刁亦男执导了《白日焰火》,获得最佳电影奖。廖凡荣膺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首位华人柏林电影节影帝。

B.一个人的言行,体现家庭的素养,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劝人行善积德,力行勤俭有为,这些积极向上的家规祖训,渗进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C.日前,环保局在统一部署和市民监督下,成都市重新升级了雾霾预警,以应对持续出现的重污染。

D.新节目蓄势待发,老节目精益求精,华丽回归的“汉字英雄”以“用好汉字才是汉字英雄”的主题,新增的“一音多字”、“一类多字”环节让节目更好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