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深自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漂泊。”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例文: 感受孤独,享受孤独 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题记 南飞的雁群中,那只被遗留的大雁,感受到的是孤独;百花争艳的春天,那抹未被留意的色彩,品味到的是孤独;喧嚷的人群中,沉静思索的我,享受到的是孤独……孤独中或许有寂寥,但那只是些许;孤独中或许有无聊,但那只是几度;孤独中或许有落寞,但那只是一小部分。我想,孤独带给我更多的却是心灵的平静,忍受孤独比忍受贫困更需要毅力。 我想,认识我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个活泼开朗的人,我爱笑吗,大概是吧。但有谁知道笑脸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你或许会说我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好吧,我承认。只有我知道,我的内心正受着寂寞的煎熬。当我看到别人三两成群,说说笑笑的时候,我感到很孤独;当别人窃窃私语却不告诉我的时候,我感到很孤独;当别人聊得热火朝天,我却插不上话的时候,我感到很孤独……我知道,是正因我有朋友,却不交心;我有笑容,却不真实。是的,孤独,它早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它自由生长,伺机而动,而我无力抵抗。直到那一天,好像是和我朋友闹翻了,原因我已记不清了,总之闹得挺严重,好几天,我们都没有相互说一句话。我知道她是爱面子的人,不愿意主动和我讲话,但是我也是。可笑的是,这一点也是我们当初认识并成为朋友的原因。那几天,我一向都是一个人,突然想说句话,却发现从来就没有能够聆听的人。那次,我感觉心中的孤独好像最后找到了适宜的时机,找到了突破口,它开始了它的侵略,那一瞬,孤独好像吞噬了我的世界,我好像看到了它狰狞的笑脸。我想,那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孤独的味道。 孤独是一种品质,孤独是一笔财富。我想,只有真正感受到了孤独,才有可能去享受它,战胜它吧。把自己埋在沙发里,电视里还在放着那些华美巨制却又让人视觉疲劳的电视剧。烦躁地关掉电视,心里蓦地变得平静,环顾四周,只有我一个人,我轻轻地笑,或许,我已被孤独重重包围,我该恐慌吗?不。随手拿起茶几上的书,《三国演义》,呵,就应是父亲的吧。慢慢翻阅,它跌宕起伏的剧情让我再一次入迷,我仿佛瞬间穿越,穿越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烽烟四起的年代,和他们一齐出谋划策……伸了个懒腰,抬头看钟,时刻已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很远,孤独,早已被我抛之脑后。朦胧中,我仿佛看到孤独狰狞的笑脸渐渐消逝,正因我学会了享受孤独,孤独它再也不敢猖狂。 孤独,它其实并不可怕,当你敢于心平气和的去享受孤独的时候,那么它便不攻自破。它还是人生之中的一道风景,风景之中的你我,正因孤独,因此美丽…… 这篇文章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文章以题记形式引出话题,首段以一组排比句领起全文,然后举出自己的实例,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孤独是一种品质,孤独是一笔财富。”这一观点。接着,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进一步论述了“孤独,它其实并不可怕”的重要性。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 【解析】 试题分析:本材料可以从“立志做大事的人必须受得了孤独和寂寞,按照尼采的思路说,欣然于孤独和寂寞,是伟大的标志。本题可据此立意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你写一段文字来赞颂“书法之美”。

要求:必须使用排比、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不少于50字。(6分)

 

查看答案

苏轼被贬黄州,于东坡之上建房开园以自足,纵游大好河山来排遣其遭贬的愁闷情绪。且将其书房命名为“雪堂”,于其中读书自乐,并吟诗作赋来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请据此为下面对联写一条下联。(4分)

筑室东坡,游壮丽山河遣愁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石头记

夏坚勇

坐落在小西门内的包公祠有一“知府碑”。碑上的名字琳琅满目,有亲王,有大忠巨奸,甚至一些来去匆匆的庸常之辈,却偏偏没有那个本该有的名字。

那个名字叫包拯。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封府的名字是和包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了包拯,开封府才成了平民百姓心中的圣殿,成了“清正廉明、执法如山”的代名词,也成了让一切贪赃枉法的恶徒们胆战心惊的符咒。那又怎么会没有包拯?

包拯的名字是有的,导游小姐指着石碑中间的一块告诉我:“包拯的名字在这里。”千百年来,由于人们敬仰包公的大名,在观赏石碑时经常指指点点,天长日久,竟将包公的名字磨去了,只留下一处起明发亮的深坑。

我不禁肃然。是一些什么样的手指,竟将坚硬的石头磨出了这么深的印痕?要知道,那些手指不是戳,更不是抠,只是轻轻地指点。可就是这轻轻一点,甚至可能是轻轻一抚,竟形成了这样令人惊叹的奇迹。可以想见,在每一次的寻找、指点和抚摸中,都传递着一份景仰和感慨,传递着一份心灵的温煦和沟通,也传递着一种呼唤——对公正、清廉和神圣法律的呼唤。

当然,也有见了“知府碑”上的名字而畏缩不前的,例如,金末元初的文学家王恽在一首《宿开封后署》的诗中感慨道:

拂拭残碑览德辉,

千年包范见留题。

惊乌绕匝中庭柏,

犹畏霜威不敢栖。

包,即包拯;范,即范仲淹,将包、范英明喻为“霜威”,而“惊乌”则是天下的贪官污吏。虽然时隔200余年,贪官污吏见了石碑仍惊惧,仍不敢正视。因为这对他们是一场灵魂的审判,走近审判台,他们的目光是那样恍惚游移,步履亦是那样踌躇畏怯。

这是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的感慨。但实际上,平民百姓们在瞻仰“知府碑”时,寻找的、指点的只是包拯。这也许不很公平,在冷峻的历史学家那里,包拯的名字远不及身居高位又文才兼具的范仲淹响亮。正史上的包拯并没传说的那么神。他任开封知府一共只有一年半,这期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举动,也没有什么有强烈震慑力的大案。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包拯不仅比不上范仲淹,甚至不能和“知府碑”上的其他有些人物相比(比如寇准,蔡襄)。

那么,人们为什么只寻找包拯呢?

答案在于,包拯虽非挥手起风雷的政治改革家,也非落笔惊风雨的文章高手,却以他的峭直清廉和刚正无私而名世。人们寻找的正是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所渴求的品格。民众的渴求和这种有着金属般质感的坚挺品格的碰撞,激起了黄钟大吕般的共鸣。渴求愈是强烈,共鸣也愈加亢激,中国老百姓心底的“包公情结”亦生生不息。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过:“产生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我想,膜拜清官的人民大概就更不幸了。在中国,反腐败永远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话题,至少在小民百姓的生活空间里,它的分量要比那些经邦济国的改革纲领重要,也比那些产生了很大“轰动效应”的诗文辞章重要。小民百姓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衣食温饱。因此,为官的清廉与贪酷,往往成为他们对政治最朴素的评判,至于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大抵只是精英伟人们关心的事情。民众对腐败的切肤之痛和切齿之恨,集中反映在舞台上那些以包拯为题材的戏文中,且看看那些剧名:《铡美案》《铡赵王》《铡国舅》。为什么都是“铡”?因为这些当官的太不像话了,不铡不足以解心头之恨。再看看铡刀下的那些头颅,差不多都是炙手可热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反腐败就是要敢于动真格的,就是要从这些有分量的头颅铡起。那么就一路铡下去吧,铡他个血溅簪缨、尸横朱门、谈贪色变、大快人心。随着包拯那一声回肠荡气的“开铡”,民众心底的情绪也得到了淋漓酣畅的宣泄和释放。

看罢了包拯在舞台上的亮相,再到“知府碑”上找出包拯的名字,指点着感慨一番,除此而外,中国的老百姓还能怎么样呢?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写道:开封府知府碑上的名字琳琅满目,却没有本该有的包拯。作者这是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为后文写包拯名字因受触摸而被磨去的事件做铺垫。

B第3自然段的画线句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对包公的敬仰和对公正、清廉的呼唤以及人们对开封府的畏惧。

C身居高位又文才兼具的范仲淹在小民百姓中没有包拯名气大,是因为他缺乏包拯那样的

峭直清廉和刚正无私的品性。

D文中引用王恽的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贪官们面对“知府碑”时的惊惧,同时又增加了文

章的文化底蕴。

E作者用问句收束全文,说明中国的老百姓除了看看舞台上包拯的亮相,指点“知府碑”上包拯的名字等方式表达对清官的渴望和崇拜外,似乎别无他法,含有对现实生活中反腐不尽如人意的感叹。

2.文章多处采用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3.正史上的包拯没有戏文中的那么神,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还对他那么敬仰?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4.文章第10自然段,作者写道:“我想,膜拜清官的人民大概就更不幸了”。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 6分)

(1)同心而离居,         。(《古诗十九首》)

(2)          ,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3)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4)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5)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6)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8)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 分)

尤袤

清溪西畔小桥东, 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 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 舞破山香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 马蹄香雪衬东风。

注释:尤袤(mào),南宋诗人。当时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五夜:即五更。玉树:即南朝陈后主所创的《玉树后庭花》。山香:羯鼓曲名,唐玄宗好羯鼓。

1.首联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有何作用?(4分)

2.颔联中说到“五夜客愁花片里”,请结合全诗说说作者的“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