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共15分)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每题3分,共15分)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史记·伍子胥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         猜贼:猜忌狠毒

B.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怨望:怨恨情绪

C.子胥其计谋不用                      耻:羞耻、羞辱

D.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               隙:隔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卒伐之有大功                 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B.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作《师说》贻之

C.且嚭使人微伺                   不知日

D.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着重记述了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弃小义而灭大恨的事迹。司马迁饱蘸笔墨。略貌取神,立体化地突出了伍子胥的精神风貌。

B.他被赐死前对门客说的一番话,是预言,是现实,是政治远见,是身遭诬害的愤慨,也是对吴王昏庸的憎恨。这使伍子胥的形象达到了新的高度。

C.伍子胥是智勇双全的人物。他为吴国率兵打仗,为吴王称霸一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大夫和军事家。选文叙述了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亲自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的事实。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3分)                                                                      

5.断句:(3分)

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

 

1.C 2.B 3.D 4.你做了国王之后,想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本来就不敢有这种想法。可现在你竟听信谄媚小人的坏话来杀害长辈。 5.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 【解析】 1. 试题分析:耻:对…感到羞辱、羞耻。这里“耻”是意动的用法。做这个题时我们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和通假现象,要注意结合语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 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B连词,表目的。C代词,指代伍子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 于是/竟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判断时找出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语句,比较意思是否一致,要注意以下情况:时序错乱,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等。 D选项应是“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句中要注意“若”译为你,“顾”译为本来,“长者”译为德高望重的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文言文中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参考: 吴太宰嚭早就与伍子胥有嫌隙,因而毁谤子胥说:“伍子胥为人生硬凶暴,没有感情,好猜疑,爱嫉恨,他对大王的怨恨不满恐怕早晚要成为大祸害的。前次大王准备伐齐的时候,伍子胥就认为不能伐,但大王终于出兵向齐国发动了进攻,结果大获成功。伍子胥对自己的计谋未被采纳感到羞辱,反而因此怨恨大王。现在大王准备再次伐齐,伍子胥刚愎自用,强词夺理地进行拦阻,不惜诋毁和诽谤大王,一意孤行,他只不过是在幸灾乐祸地希望以吴国的失败来证实自己的计谋的高明。如今大王亲自率领大军,出动国内全部军队去伐齐,而伍子胥由于谏议未被采用,便不再来上朝,他假装生病而不跟大王一道北上,大王不可不防备呀!这个时候他要惹祸闹事可太容易了。况且我派人暗中注意着伍子胥,他出使齐国的时候,已经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了。伍子胥身为臣子,在国内不得意,便到国外去投靠诸侯,他自以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重用,就常常心怀不满地怨恨大王。希望大王及早采取措施。”吴王说:“你不说这些话,我也早就在怀疑他了。”于是,吴王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属镂”宝剑,说:“你拿它去死!”伍子胥仰天长叹道:“啊!奸臣伯嚭在作乱了,大王却反而要杀掉我。是我曾经使你的父亲成为称雄诸侯的霸主;当你还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各公子争抢着要当太子,又是我用生命在先王面前为你争取,差一点就不能把你立为太子。你做了国王之后,要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倒也并不指望着那样。然而,你今天竟然听信奸臣的恶语中伤要杀害你的长辈。”伍子胥便告诉他的舍人说:“我死了以后,一定要在我的墓上种上梓树,让它长成之后可以派用场,把我的眼睛摘下来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寇的入侵、吴国的灭亡。”说罢便自刭而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外与天         际:边界   B.到则草而坐   披:披露

C.蹙累积         攒:聚集       D.觞满酌         引:引进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悠悠与颢气俱               相与枕藉舟中

B.徘徊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凌万顷茫然                  句读不知

D.施施       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3.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顺流而

A.吾从而                          B.望武昌

C.方其破荆州,江陵            D.学而大遗

4.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何为其然也?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2分)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按创作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名,“长沙”为标题。

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著有《昌黎先生集》。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C.郁达夫,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集》。 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__________,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

①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②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③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④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⑤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⑥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⑤①⑥②③④    B.③⑤①⑥④②     C.①⑥②③④⑤    D.④①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B.命题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劳动,要编出一个好的试题或一份好的试卷,命题者除了要掌握学科全部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命题技巧。

C.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到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对于追求高额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煤矿来说,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是万万不行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安土重迁,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纳入今年的政府计划之中。

D.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