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文章。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参考例文: 心要在焉 心在,则无所不能。——题记 心在何处? 阿基米德说,我的心在数学那儿,于是有了“让我画完这个圆”的千古绝唱。钱钟书说,我的心在文学,于是有了目不窥园,名满天下。“扫把姐”说,我的心全在那一把扫把上,于是那把扫把像有了灵性,与她共舞出无限曼妙风情。 心要在,在所爱之处。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文天祥的浩荡正气,仍激励着炎黄子孙。砰然令我心动的,是他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他将一颗心安放在日渐式微的国家上,一切行动便都有了落脚点。一切战役,一切悲愤的诗,便都有了共同的根源,那便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心系国事,便有了那份勇气,以匹夫之力,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林觉民何尝不爱妻子?只是对国家的大爱使他抛却儿女私情,投身于挽救危亡的事业。心在所爱之处,即便雷霆轰击,亦不动摇丝毫。 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那种力量,能够承受众人的冷眼,即使荆棘遍地,也踽踽前行。还记得那个潦倒的老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当屡试不中的蒲松龄开始各处搜集奇闻逸事时,人人都以为他疯了,但在看过《聊斋志异》后,却不得不感叹那是一部“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旷世奇书。正是有着那份信念,一心扑在文学上,他才能不理会众人的非议,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纵使险阻无数,他只坦然视之。 有些人将心放错了位置,便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唐玄宗爱着杨贵妃,沉迷于“温泉水滑洗凝脂”,换来的却只是“此日六军同驻马”,马嵬兵变,大唐风光不再。现在的一些人爱着名利金钱,向往高官厚爵,换来的却只是贪婪的双眼与累弯了的腰杆,却再也找不回“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可见,选择所爱,也应慎重。 心在何处? 有些人不知心在何处,便只能“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些人找错了所爱,便只能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而有些人,找对了心的位置,方不惧艰险,矢志不渝。 找回自己的心吧,找到你所爱的地方,将他安放。别再羡慕别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只要心在,你也能做到。 心在,则无所不能。 这是一篇立意准确,构思巧妙,既有独特思想,又有流畅文采的考场佳作。本文作者首先运用设问的方式,举阿基米德、钱钟书、“扫把姐”的例子,自然巧妙地对“心要在焉”做出准确而个性化的解读,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观点“心要在,在所爱之处。”这个立意开口较小,利于作者进行自由发挥,体现了很强的思考能力和驾驭能力。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那里淘沙掘金,举文天祥、林觉民、蒲松龄、唐玄宗之例,分别阐释分论点: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勇气;心在所爱之处,便有了即使千次失败、万人非议也不动摇的决心;要将心慎重安放。作者或引证,或例证,或正反论证,对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文章材料丰富,分析精到,对比鲜明,有力地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张。文章的亮点还在于语言流畅自如有文采。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或提挈下文,或诠释形象,或表明情感立场,不但使论证严密,而且增加了文章内涵,使内容更加丰厚。当然,古诗词的运用也不能刻意为之,水到渠成就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则材料的审题,可从生活层面的含义和哲学层面的含义入手。生活层面:1、心无旁骛,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2、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的为官境界;3、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般闭门谢客,十年苦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境界;4、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的研究境界;5、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的人生境界。 哲学层面的含义:1、是儒家强调的“诚意正心”: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2、是佛家强调的“初学者心态”;3、是道家庄子所强调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4、是宋·程颢、程颐强调的“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5、类乎宋张载的“心不正焉,虽学无成”;6、类乎西哲尼采所言“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3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韩愈《师说》)

4)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5)三人行,                                                。(《论语·述而》)

6         ,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9       ,不仁;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不武。(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查看答案

把下列在第一模块所学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3分)

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分)

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4分)

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任真自得。尝著《五先生传》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脱不,任真自得      群:合群    B.州召主簿,不  就:接受

C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悠闲    D复屈身后代    耻:以……为耻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            乐琴书消忧

B.贤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长江也

C.汝旦夕费,自给为难                师道不传也久矣

D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若事之不济,此天也

3.以下六句话中,全都直接表现陶潜志趣的一项是(

①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④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⑤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⑥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像陶潜一样安贫乐道,但时人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是实录。

B.因亲人年迈,家里贫穷,陶潜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

C.陶潜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的妻子和他志趣相同。元嘉四年,陶潜将要接受朝廷征聘,却恰好去世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3分)

②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B.田横,齐之壮士耳。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亮见权于柴桑。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一项是(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C.积水成渊,蛟龙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D.微夫人力不及此                     ,烟炎张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