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最强音》的节目中,四川德阳绵竹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最强音》的节目中,四川德阳绵竹18岁女孩温蕊尔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B.少数领导干部对“官煤勾结”的危害性不以为意,致使煤矿事故一再发生。

C.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D.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B 【解析】 试题分析:A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B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C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D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谈论”重复,对……津津乐道。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沧桑        国粹        礼尚往来        粉妆玉琢

B.暇思        启锚        层峦迭嶂        荒诞不经

C.林荫道      自栩        一泻千里        残羹冷炙

D.闪铄        斑斓        销声匿迹        别出心裁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kuàng          脱zhèng          围fèn           护bì

B.薄jí             yín            biē           缱绻qiǎnjuǎn

C.湃péng           红fēi            视chān          弃bìng

D.然lěi            皱zhé            透tì            进bi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A同学说:学校规矩太多,一点不自由。

B同学说:当你做好自己,不去想那些规矩的时候,你就感到自由了。再说,今天你不受约束,明天你只能是“盱眙人”、“江苏人”。而顺应规矩的,明天就能成为地球人,来去自由。

A同学说:我宁愿就守在盱眙,也不愿受太多的规矩。

以上文字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树

阎连科

1978年,是这个时代中印记最深的,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让人以为天蓝是染杂了一些假——忽然的,农民分地了。政府都又把地分还给了农民们,宛同把固若金汤的城墙砸碎替农民制成了吃饭的碗,让人不敢相信。让人以为这是政策翻烧饼、做游戏中新一次的躲猫猫和捉迷藏。

田是我的了,物随地走,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财产和私有。先把树伐掉,抬到家里去,有一天政策变了脸,又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册账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几棵树。这样儿,人心学习,相互比攀,几天间,田野里、山坡上的那些稍大的可檩可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

我家的地是分在村外路边的一块平壤间,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也有一棵越过碗粗的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的掌声哗脆脆的响。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有溜地的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样。为砍不砍那棵树,一家人是有过争论的。父亲也是有过思忖的。他曾经用手和目光几次去拃量树的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的材料和支持,就是把它卖了去,也可以卖上几十近百元。

几十近百元,是那年代里很壮的一笔钱。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在田头笑着回人家:“让它再长长”。路人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小盆一样粗,两丈多的高,有许多“杨眼”妩媚明快地闪在树身上,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化了。各家与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还有一部分政府要重新收回去,分给那些新出生的孩子们。于是间,我家的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家的树。

可在成了人家后的第三天,父亲、母亲和二姐们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还有紧随地面白着的树桩茬。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一家人立在那树桩边,仿佛忽然立在了悬崖旁,面面相觑着,不知二姐和母亲说了啥,懊悔、抱怨了父亲一些什么话。父亲没接话,只看了一会那树桩,就领着母亲、二姐朝远处我家新分的田地去了。

到后来,父亲离开人世后,我念念想到他人生中的许多事,也总是念念想起那棵属于父亲的树。再后来,父亲入土为安了,他的坟头因为幡枝生成,又长起了一棵树。不是箭杨树,而是一棵并不成材的弯柳树。柳树由芽到枝,由胳膊的粗细,到了碗的粗状。在酷夏,烈日如火时,那树罩着父亲的坟,也凉爽着我们一家人的心。因为至今乡村的人多还有迷信,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皆是很好很好的一桩事。那是因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上天和大地才让你的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寂时伴你说话和私语,闹时你可躲在树下寻出一片寂。以此说,那坟前的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人的延续和回报。也正是上天和大地对人生因果的理解写照和诠释。我为父亲坟头有那棵树感到安慰和自足。每年上坟时,哥哥、姐姐也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一下枝,让它虽然弯,但却一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把枝叶升旗一样扬起来。虽然寂,却更能寂出乡村的因果道理来。

可是今年正月十五间,我八十岁的三叔下世时,我们一片雪白地把他送往坟地时,忽然看见父亲坟前的树没了。被人砍去了。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再看别的坟头的树,大的和小的,也都一律不在了,被人伐光了。再看远处、更远处别家坟地的树,原来都是一片林似的密和绿,现在也都荡荡无存、光光秃秃了。想到今天乡村世界的繁华和闹乱;想到今天各村村头都有昼夜不息的电锯轰鸣声,与公路边上的几家木材加工厂和木器制造厂的经营和发达;想到那每天都往城市输运的大车小车的三合板、五合板和胶合板;想到路边一年四季都赫然竖着的大量收购各样木材的文明华丽的广告牌;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的荡荡洁净和富有,也就只有了沉默和沉默,无言和无言。

只是默默念念地想,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只是想,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

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   选自《散文选刊》200910有删节

1.文中四次把树比喻成旗或旗杆,分析这个比喻的含义。(3分)

答:                                                                             

2.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3分)

答:                                                                             

(2)我为父亲坟头有那棵树感到安慰和自足。(3分)

答:                                                                             

3.文章倒数第三段连用 “想到”引起五个句子,有何作用?(5分)

答:                                                                             

4.“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查看答案

名言名句默写(10分)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则芥为之舟。

夫礼禁未然之前,                                      

高山仰止,                                            

                                       ,衣食足而知荣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士不可不弘毅,                                        

质胜文则野,                                          

                                         ,思而不学则殆。

10                                            ,勿施于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