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

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的恐惧。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

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

B.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子的厌战者形象。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

E.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

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6分)

3.小说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6分)

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8分)

 

1.EA(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 2.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2分)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2分)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2分)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2分)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紧张气氛。(2分)侧面表现人物恐慌和痛苦的内心世界,与他所向往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2分) 4.认为可悲:①施那夫斯参加作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逃;②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③醒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④他是一名侵略者。 认为可爱:①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②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③他饥寒难耐,潜入法国人的城堡,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④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 (观点明确给1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语句流畅、论述严谨给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项加以分析。C项,“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D项,“但他的内心却十分痛苦,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人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B项“贪恋安逸”不十分确切。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文中的有关叙述中加以概括即可,如“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等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小说中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这样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某种画面,渲染某种气氛,同时,联系主旨,从写法技巧等方面加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回答时,注意结合题干,亮明观点;概括情节,照顾问题;联系背景,概括主旨;明确小说创作意图。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文章主旨,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1.“叫起离情,敲残愁况”一句中“敲残”二字有何妙处?(5分)

2.本曲是如何通过描写景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题目。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是(3分)   

A令闻而之,即解出亲  怜悯)

B选举不,请托无所容  偏袒

C.由是乡里                

D.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  引退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3分)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成功但后因窦太后的庇护,自己被迫害而死。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4分)

(2)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3分)

(3)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不折腾”

“不折腾”,一句百姓俚语,成为国际国内热议的新的政治词语,似在意料之外,实乃情理之中。这句最寻常的老百姓自己的话,却最不寻常地反映了历史演进的规律,道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凝练了为实现伟大目标而持守真理的坚强决心!

百姓俚语用于政治领域,也使得“不折腾”成为汉译英的难题,在现代英语词汇中,确实找不到能够达意又传神的对应的词语,于是不得不将“不折腾”的汉语拼音“buzheteng”直接用于英译,人们甚至预言,“buzheteng”将成为一个新的英语词语收入英文词典。“中国因素”在世界的显现,这又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其实,在中文的语境中,特别是在中文的政治语境中,“不折腾”的含义,干部群众和政治家一样,都是心领神会的,人们相互的会心一笑,表达的是高度一致的政治认同。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积近代以的历史教训,中国之所以在近代落伍,从先进国家一步步衰败为落后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饱受内忧外患的“折腾”,百余年间没有获得安稳和平的发展环境,生产力遭到毁灭性破坏,中国人民在被“折腾”中从根本上丧失了使自己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权利和机会。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共和国赢得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机遇,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一扫内忧外患的衰败国运,国家的发展进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然而,“文革”十年内乱的“折腾”,使中国又一次中断了快速发展前进的步伐,又一次与经济起飞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又一次延缓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文革”结束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实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近代以中国最少“折腾”的时期,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人民得实惠最丰厚的时期,综合国力增长最快捷的时期,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时期。

在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中,总的看,中国的机遇大于挑战。甚至不同立场的人士对中国的这种历史际遇的看法也越越具有共识,在国际媒体上,还不乏认为中国面临的是百年不遇、千年不遇的大机遇的声音。历史留给中国的大的发展机遇并不很多,机遇稍纵即逝。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这样的机遇,本质上是如何选择好未的发展路径。

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历史告诉我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是不通之路;新中国建立以的历史告诉我们,教条主义的封闭发展之路,对于中国也是不通之路。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搞社会主义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世界近代以的发展史,看看所谓发达国家的世界版图。当年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是当时的发达国家,今天,八国联军中的八国,去掉奥地利,换上加拿大,就是7加1的八国集团。这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就是近代以,世界强国和弱国的格局总体上保持了一种超稳定结构。

这样的世界发展格局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矛盾与冲突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制度之争,即中国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一定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者走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封闭僵化之路,就不可能发挥中国特殊的制度、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势,就不可能打破近代以被资本主义国际体系牢牢控制的强国与弱国的超稳定结构。另一方面是国家利益之争,即中国的发展,被西方世界认为是一个大国的崛起,是从资、市场到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对既有的世界格局的重组。归根到底,国家利益之争是西方世界压制中国发展的原动力。

因此,中国不会因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消解西方国家的压制,而中国一旦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再经受一次极大的“折腾”,最终将彻底失去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何弃阳光大道而不行,却择泥泞歧途鹜趋之?我们没有这样的道理,也没有这样的权利!

2009年01月19日《红旗文稿》)

1.1.下列关于“不折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折腾”是一句表达老百姓心声的寻常俚语,又是我们国家新的政治词语。

B.“不折腾”就是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不折腾”就是不屈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压制。

D.“不折腾”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折腾”虽是一个朴素的词语,却表达着祖国人民操守真理的坚定决心。

B.中国近代以逐渐由先进国家沦为落后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饱受内忧外患的折腾之苦。

C.“文革”十年内乱的“折腾”,使中国彻底失去了实现现代化的机会。

D.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之所以成为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因为那是近代以中国最少“折腾”的时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是走不通的。

B.只要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走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封闭僵化之路,就一定能打破近代以被资本主义国际体系牢牢控制的强国与弱国的超稳定结构。

C.西方世界之所以压制中国发展,就是怕中国对既有的世界格局进行重组。

D.我们要想不再经受一次极大的“折腾”,专心致志地进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就必须不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