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5分) “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 清王朝自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5分)

“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

清王朝自建立以来,为了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对知识分子的经世思想进行残酷的摧折。知识分子被迫走上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埋头古籍的考证与整理。而魏源和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一批敏于时事的士大夫,在“通经致用”的口号下,率先将视野从故纸堆转向矛盾丛生、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兴起一股生机勃勃的经世思潮。

魏源关心社会,主张经世致用,是锐志进取的改革家。魏源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选编《皇朝经世文编》,耗时一年多,从清初至道光五年的各家奏议、文集、方志等文献中,选录了“存乎实用”的文章2236篇。此书印行后,“数十年来风行海内,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书为矩镬,几于家有其书”,经世致用之学渐渐深入人心,空疏之风逊减。

道光五年,受江苏巡抚陶澍、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委托,魏源筹划海运一事。他反复调查论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阐明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雇商船为粮船,大大减轻运输成本,是为国家根除痼疾的长远之策。先后写成《筹漕篇上》《筹漕篇下》,形成一整套漕运改革的理论。道光六年,装载漕粮的海船从上海吴淞口发出,共装裁谷米163.3万石,用商船1562只。首次海运成功,震动朝野。不仅在惩治漕运腐败、革除陋规、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见了成效,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魏源还用漕运扰官累民及贪污中饱私囊已成百年痼疾的事实,从反面说明漕运不可取,海运应永行。但由于这项改革侵犯了一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结果还是重返故辙,积弊如旧。

道光十二年,两江总督陶澍采纳幕僚魏源的建议,在淮北实行票盐制。实行票盐的最大优点是,任何人都可以购票行盐,改变了盐商垄断盐利的弊病,而且手续简便,清除了许多陋规。魏源自始至终参加了淮北盐政改革。淮北推行票盐成效显著,不仅政府盐课收入增加,而且百姓可以买到廉价的食盐,是利国、利民、利商、除弊的改革善举。

道光二十一年,鸦片战起,清王朝上层集团在长期封闭状态下不问世界大势、迷信“天朝声威”可以慑服蛮夷,主战干将林则徐遭贬斥,战争失败。魏源忧愤交加,随即开始以文字为武器,为战胜敌国、救亡图存而寻找道路,在道光二十二年完成了他那部探索清代盛衰并为抵抗侵略提供借鉴的发奋之作——《圣武记》。这一年,林则徐充军伊犁,途中巧遇老友魏源,郑重地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一书的手稿交给他,嘱托他进一步搜集研究外国资料,为开启民智、方便国人睁眼看世界而编撰《海国图志》。此后魏源开始搜集资料,经过五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五十卷约57万字的《海国图志》并撰序。魏源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在序言中说:“《海国图志》五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海国图志》较《四洲志》内容增加5倍多,它以编排文献资料、酌加按语的方式,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和民俗文化,是鸦片战争后的一部最为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是一部划时代的睁眼看世界的奇书。冠于全书之首的纲领性文章《筹海篇》,一反根深蒂固的华夷传统观念,勇敢提出“师夷以制夷”主张,对中国有效地反对侵略与富国强兵提出了积极见解,对近代中国的国防、军事、外交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道光二十九年,魏源权知扬州府兴化县事。兴化县是扬州府里下河一带地势最为低洼的地方,一到秋天,湖水必涨,威胁堤防。多年来官场腐败,河费多被河官贪污,河堤失修。秋天湖涨,河官便不顾下河附近七县百姓死活,动辄下令启坝放水,农民遭灾,兴化最甚。为下河民生长远计,魏源实地调查下河水利,并汇查历年案卷图说,找出防水患之策是急需培筑运河西堤,连续两次上书总督陆建瀛,终于获得批准,魏源亲自负责这项工程。这一永久性水利事业,使下河七县百姓安居乐业,《兴化县志》称赞魏源是“淮阳保障,千载寡俦”。                            (摘编自夏剑钦著《魏源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清代晚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埋头故纸堆,而魏源、陶澍、贺长龄等人倡导经世致用,并进行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改革。

B.在魏源的精心筹划下,道光六年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取得成功,朝野震惊,此后利国利民的海运成为漕粮运送的主要方式。

C.鸦片战争失败后,充满忧患意识的林则徐嘱托好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并将自己编纂的《四洲志》赠给魏源。

D.具有前瞻意识的魏源是当时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才能御侮图强。

E.本文撷取魏源的人生片段,记述了他关心社会民生、国家命运的事迹,塑造了勤于著述、敏于时事、放眼世界的思想家、改革家的形象。

2.作为锐志进取的改革家,魏源的改革实践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对魏源提出的“师夷以制夷”的主张,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提出漕运改革理论,筹划海运,首运成功;②建议并参加了淮北盐政改革,兴利除弊;③在兴化县兴修水利,使人民安居乐业。④选编《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等书,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 3.①以“师夷制夷、开启民智”为编写宗旨;②用编排贯串文献资料、酌加按语的方式编写;③内容丰富,是当时最为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是一部划时代的睁眼看世界的奇书。(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这一主张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①凝聚着反对侵略和富国强兵的爱国情感;②突破“华夷”传统观念,具有进步性;③提出向西方学习,具有前瞻性。 观点二:这一主张以“我”为中心,具有局限性。①“师夷以制夷”仍是“天朝声威”思想的表现;②“师夷”是为了“制夷”,短视功利;③是狭隘的民族观念。(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首先要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B项“此后利国利民的海运成为漕粮运送的主要方式”错误,文中第三段说“魏源还用漕运扰官累民及贪污中饱私囊已成百年痼疾的事实,从反面说明漕运不可取,海运应永行。但由于这项改革侵犯了一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结果还是重返故辙,积弊如旧”,此句说明又“重返故辙”。D项“是当时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错误,文中第五段写到“林则徐充军伊犁,途中巧遇老友魏源,郑重地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一书的手稿交给他,嘱托他进一步搜集研究外国资料,为开启民智、方便国人睁眼看世界而编撰《海国图志》”,由此可知魏源并非第一人。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锐志进取的改革家”和“改革实践”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间,然后根据分值分条概括。第二段的开首写到“魏源关心社会,主张经世致用,是锐志进取的改革家”,此句提示我们,改革的措施应在后面,“魏源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选编《皇朝经世文编》……经世致用之学渐渐深入人心,空疏之风逊减”,第三段的开首“受江苏巡抚陶澍、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委托,魏源筹划海运一事”,第四段的开首“道光十二年,两江总督陶澍采纳幕僚魏源的建议,在淮北实行票盐制”,第五段有“完成五十卷约57万字的《海国图志》”,第六段有“这一永久性水利事业,使下河七县百姓安居乐业”,找到之后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的筛选能力。首先根据《海国图志》四个字到文中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分条概括。由此找到第五段“完成五十卷约57万字的《海国图志》并撰序”,然后确定后面应是关于《海国图志》的内容,依据后面的内容在结合分值的提示分条作答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找到与“师夷以制夷”相关的内容,然后再展开分析。答题的模式为:观点(一般顺着作者)+理由(可以直接选用文章的内容)。答题的要求:观点一定要明确,理由一定要来自文本,不能凭一己之见随意发感慨。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景翳翳以将入,              。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鸪天  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上元②,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释:①向子諲:字伯恭。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于是被贬还乡。

②上元:元宵节。③驾回龙:龙驾回宫。

1.本词以“愁”字作结,凝重含蓄,发人深思。请品析“愁”字的深沉意蕴。(5分)

2.从整首词来看。本词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蔺相如病               笃:深重

B.赵军固不战                 壁:营垒

C.纵奇兵,败走             详:假装

D.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     约束:束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赵括不可将兵的一组是(   )(3分)

①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②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③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④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⑤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⑥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于是秦就使用反间计,唆使赵王以赵括为将,赵王中计,并以赵括来代替廉颇。

B.赵王起用赵括为将时,遭到蔺相如、赵括父母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多次劝谏均于事无补,最终造成秦军坑杀数十万赵军的惨痛结局。

C.赵母将赵奢与赵括进行对比,认为赵括不如父亲体恤部下,不能以国事为重,并已预见到了战争的失败,恳求赵王免于连坐,最终如愿。

D.秦将白起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四十多天,赵军饥饿难耐,赵括亲自与秦军搏斗,死于战场,赵国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D.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C.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 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D.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渤海口有一只小鱼,它下定决心要一路溯回到黄河的发源地。这只小鱼泳技精湛,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穿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追踪,好不容易游到了山顶,可它还来不及喘口气,刹那间就被冻成了冰坨!一万年后,一群登山队员在山顶的冰封中发现了它。立刻有人认出了这是产于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赞道:“真是一只伟大的鱼啊!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了不起!”一位老者却说:“不!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所以换来的只有死亡。”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